首页 理论教育 微课程:设计、制作和应用于翻转课堂

微课程:设计、制作和应用于翻转课堂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对微课和微课程的概念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微课就是微课程的简称,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两回事。1)认为:微课程是微课的简称。我们研究认为,①没有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也可以开展微课程教学,现在云计算实际上并没有普及;②目前,国内外相关专家公认一集微课只讲授一个知识点,这是微课的重要特征之一;③在一门课程中,知识点是分层次的。

微课程:设计、制作和应用于翻转课堂

目前,对微课和微课程的概念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微课就是微课程的简称,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两回事。分析研究美国原始文献和国内教育术语后,我们认为,微课和微课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微课程与慕课有很多异同点。

1.课程的定义与内涵

查阅相关文献可知,目前关于课程的定义有15种之多,综合研究这些定义和内涵后,给课程做出一个相对科学、适用的定义为“课程(Courses)是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和。”其内涵如下:

1)课程是教师、学习者、教材、教学环境条件四大要素之间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情境,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系统,是满足学习者学习和发展需求的活动总和。

2)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图1-1所示。

978-7-111-52708-4-Chapter01-1.jpg

图1-1 课程的结构要素逻辑关系图

3)课程是基于一个学科、一个职业岗位或一个系统项目而构建的,一门课程由若干密切关联的知识点、技能点或能力点构成,以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4)在各类学校中,通常一门课程的进程是一个学期或更多学期,每学期安排56课时以上,一般不少于30课时。

微型课程(Mini-courses)是相对一般课程而言,也称为短期课程。其进程一般小于一个学期,安排1~2个月或1~2周等,总课时在20以内。有些微型课程可能就是一个专题讲座(Micro-lecture)。

2.微课程的定义与内涵特征

微课程(Micro-courses)是微课课程的简称。微课程指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微课和教学资源构成的一门系统性、完整性的课程。并通过信息技术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1)微课程的构成要素

微课程由以下7大基本要素构成:

1)课程知识/技能系统导图。课程中所有章节/单元模块中的一级知识点/技能点按照一定逻辑关系,采用层次关系图、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表述,并注明设计制作成微课的知识点/技能点,同时应标识出该微课的编号、级别等。

2)微课。包括微课视频、微课教案、微课脚本、PPT课件和相关辅助教学资料。

3)导学案或任务单。用于指导学习者自主学习、课堂学习的方案。(www.xing528.com)

4)进阶作业与诊断系统。学习者对自学效果进行评价,确保学习效果和学习进度。

5)微课程教学系统软件平台。用于开展微课程教学、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效果诊断等的软件平台。

6)翻转课堂教案。指导教师有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7)综合性与创新性/探究性训练课题。使学习者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创新性应用,使所学知识内化为职业能力、创新能力。

(2)微课程的特征

微课程的特征除了涵盖微课的4大特征之外,还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知识点/技能点的系统性。作为一门课程必须具有其内在的学科性/系统性,由课程中所有知识点/技能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规律,有机构成一门系统性的课程。

2)微课的碎片性、独立性。由于只是将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技能点(重点、难点、疑点等)设计制作成微课,而其他的知识点/技能点由学习者自学掌握,导致了各个微课之间不一定存在密切关联性,使其具有了碎片化或相对独立的特性。

3)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微课程包括一系列微课之外,还包括微课程教学系统平台、翻转课堂教案、导学案或任务单、助学资料、进阶式作业和创新性探索课题等一系列课程要素内容,是一门完整的课程。其中,课程的进程和实施控制是课程内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对微课程定义的误解

目前,对微课的定义和内涵基本上得到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对微课程的定义和内涵还存在一些误区或误解。主要表现在如下3个方面。

1)认为:微课程是微课的简称。误将一堂课和一门课程混淆。

2)认为:微课程是将传统的课堂按照学生学习的特点,制定相关步骤体现课程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学习资源、课后作业、社会媒体交流与反思等新型课程体系。我们知道,课程与课程体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应该混淆。

3)认为: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持这种观念的人进一步解析道:有关单位课时界定为小学讲授一个知识点,中学往往讲授数个知识点,5~10分钟之内即使囊括若干知识点也不会对可视化学习带来任何不利的影响。我们研究认为,①没有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也可以开展微课程教学,现在云计算实际上并没有普及;②目前,国内外相关专家公认一集微课只讲授一个知识点,这是微课的重要特征之一;③在一门课程中,知识点是分层次的。这里的5~10分钟之内可囊括若干知识点,实际上是本书中定义的教学焦点。

教学焦点是对一集微课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二次分解后得到的重要或有学习难度的二级知识点/技能点,或是知识点/技能点的重要支撑点。在2.3节中对教学焦点的命名原因和目的进行了详细诠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