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超弦的概念,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弦。在字典中,弦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是“弓弦”,指系在弓背两端,能发射箭的绳状物;第二是“琴弦”,指乐器上能发出美妙声音的长线或者金属丝。在初等数学中也有两种“弦”:第一,圆中的弦,指连接圆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其中通过圆心的弦叫作直径;第二,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所对的边叫作弦,另外两边分别叫作“勾”和“股”。
这里所谓的“弦”,既不是新华字典中的“弦”,也不是初等数学中所定义的“弦”,而是物理学家为了解释微观世界的基本构成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弦理论中的弦。弦理论认为,大至沙粒、山丘、海洋、地球、太阳、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小至微生物、细菌、病毒、分子、原子、原子核中的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乃至构成质子、中子的夸克。那么构成这些物质的基本砖块是什么呢?答案是“弦”,就连构成电场、磁场、强场、弱场、引力场的基本砖块也是“弦”。
在弦理论出现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砖块,是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然而这些都是点状粒子,是没有形状和大小而只有质量荷、电荷的几何点。弦,既有形状,又有大小。其形状,是线状的或薄膜状的、直线或曲线、平面膜或曲面膜;其大小,可以与普朗克长度相比拟。一个普朗克长度约等于1.616×10-35米。
按照弦的形状分类,弦分为开弦和闭弦。开弦有两个端点,如果一个端点载有夸克,另一个端点必然载有相应的反夸克;反之也一样。闭弦呈现圆圈状,没有端点;而从拓扑观点看,是圆。按照弦的性质分类,弦分为玻色弦和费米弦。费米弦,包括轻子和夸克,是构成星系、沙粒、原子等具有实物形态的物质的基本砖块;玻色弦,如光子、胶子、W±、Z0粒子、引力子,是传递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基本砖块,是媒介粒子。
开弦和闭弦都在不停地运动,包括非缠绕式运动、缠绕式运动和振动。非缠绕式运动的轨迹是一个平面或曲面的薄膜,叫作世界片;振动能产生不同振幅、不同频率的波,从而生成具有不同能量的粒子,即新的弦。弦的缠绕式运动类似公转和自旋。公转是偶尔绕着某个瞬时中心的整体转动,自旋是弦绕着自身的转轴的转动,有点类似地球的自转。闭弦运动的轨迹类似空芯粉,扫出一个圆筒状的东西,请看图2.1。(www.xing528.com)
图2.1 弦以及弦的轨迹
研究弦,不论开弦还是闭弦,玻色弦还是费米弦,都应该根据物理假设建立数学模型。图2.1 相当于图形式的物理假设,应该在此基础上写出弦的作用量、拉格朗日量、哈密顿,以及正则运动方程和能量—动量张量。这涉及许多数学知识。对于一般读者,谈何容易?不过,本书并不涉及高深的数学,仅就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进行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