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需要自由活动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之所以需要这种时间,是为了使学生可以学习得好,不经常感到有落后的危险。
说学生只有不把全部时间用于学习,而留出许多自由活动时间,才能学习得好,——这乍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但这不是自相矛盾,而是符合教学过程的逻辑。学生的工作日越为学校的课业所填满,用于思考与学习无直接联系的事情的时间留得越少,就越有可能造成负担过重和落后。
自由活动时间问题,不仅在教学上是个最重要的问题,而且在智力培养和全面发展上也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需要自由活动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之所以需要这种时间,是为了使学生可以学习得好,不经常感到有落后的危险(你知道,情况往往是:只要学生病上几天,他便落后得很多了)。自由活动时间是学生智力生活丰富的首要条件,能使他们生活中不仅有学习,而且意味着使学习富有成效。
自由活动时间产生于课堂教学中,有头脑、好思索的教师是这种时间的创造者。教师创造自由活动时间的首要助手是学生自己,知识处于什么状态——是积极活跃状态还是僵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但是,还有一个决定这种时间能否造成的条件,是作息制度。
首先,我想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告诫,在脑力劳动制度中什么事情是不容许的。使学生在学校上课之后马上看书和做练习几小时,使高年级学生往往在下半天实质上从事跟上课一样紧张的脑力劳动三四个甚至五六个钟头——这是绝对不容许的。为回答教师的提问而每天读书、听讲、理解、记忆、回想、复习10~12个小时,是一种力所不及的繁重劳动,归根结底会损害体力和智力,造成对知识的冷漠态度,使一个人只有学习而没有智力生活。
经验表明,可以把脑力劳动安排得使下半天摆脱教科书和作业本。下半天应成为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可以阅读课外书,参加科学小组的活动,在野外干活,观察自然现象和人们的劳动。(www.xing528.com)
我尊敬的同事们!你们会要问:那么学生什么时候做家庭作业?
早睡早起,在早晨上学之前完成家庭作业,是我们学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我们多年向家长们解释:科学证明早睡早起是必要的,醒后8~10个钟头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有好处。新一代父母成长起来了,我们在家长学校向他们传授教育知识,其中首要的是孩子们脑力劳动的文明和卫生。我们使90%的儿童、少年和男女青年遵守下列作息制度:低年级学生晚上9点睡觉,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晚上10点睡觉。低年级学生早晨6点起床(睡9个小时),少年和男女青年早晨五点半起床(睡7个半小时)。在简短的建议中不可能充分科学地论证这种制度的合理性,但应当说,一天之末(晚上12点钟以前)入睡的时间越长,睡眠就越能解除疲劳,醒来也就越容易,投入脑力劳动也就越迅速。学生在睡醒后和上学前有两个至两个半钟头可用于准备功课,这是我们作息制度的中心因素,但也只是全部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多年的经验使我们的教师集体坚信,高年级学生每天做全部家庭作业不需要两个至两个半钟头以上(中年级和低年级学生需要的时间更少些),不过要有先决条件,即学习要在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广阔背景中进行,知识能在各种智力活动中不断获得发展,学好知识的过程,形象地说,有一整套求知能力作为工具予以保证,每个学生的个人力量、天资、才干在他所喜爱的课程中都能得到发挥,因为这一切是互相联系着的。没有这种条件,绝对不可能采用我讲的这种经验。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而企图只做到一件事——迫使学生早起从而在上学前完成家庭作业,便会一无所获(许多学校的大量事实使我深信,即使最宝贵的经验,由于“移植”在不合适的环境里,就不可能用得上。例如,如果学生还不会很好地阅读,教师没有看到这一点就教他们写作文,便会毫无效果)。
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以后上学,走在上学的路上就是休息,然后开始最紧张的脑力劳动时刻——上课。应努力在要求智力高度紧张的各类课之间,以改变活动性质的形式(如体育、绘画、唱歌、劳动等课),穿插一个钟头或可能两个钟头的休息。
早晨两个至两个半钟头的脑力劳动比课后四五个钟头看书和做练习的效率高得多。然而,问题不仅仅在于效率,还应考虑到学生的健康,考虑到我想称之为一天脑力劳动制度中的平衡。为使一天里的一部分时间可以充满紧张的脑力劳动,另一部分时间就应摆脱紧张的脑力劳动。在作为学生自由活动时间的下半天里,应安排能照顾学生重大兴趣特点的脑力劳动。这些特点是什么,怎样照顾这些特点,下一条建议将要谈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