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现兴趣的关键:接近与挖掘事物本质

发现兴趣的关键:接近与挖掘事物本质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近”和“挖到”事物本性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主要的兴趣源泉。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源泉像潺潺的小溪流入我们的眼帘,你走近一瞧,大自然奥秘的美妙图景便展示在你的面前;在另一些情况下,兴趣的源泉隐藏在深处,需费力才能找到它、掘出它,而且情况往往是:“接近”和“挖到”事物本性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主要的兴趣源泉。

发现兴趣的关键:接近与挖掘事物本质

“接近”和“挖到”事物本性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主要的兴趣源泉。

每个教师都渴望使自己课堂上的学习令学生感兴趣。怎样把课上得令人感兴趣呢?是否每节课都能令人感兴趣?兴趣的源泉何在?

课上得令人感兴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还感到兴奋和激动,对发现的真理不仅诧异,有时甚至惊讶,意识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智力,体会到创造的愉快,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自豪。

认知本身是一种最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事物的本质、事物的种种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人所创造的一切,都含有无穷无尽的兴趣源泉。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源泉像潺潺的小溪流入我们的眼帘,你走近一瞧,大自然奥秘的美妙图景便展示在你的面前;在另一些情况下,兴趣的源泉隐藏在深处,需费力才能找到它、掘出它,而且情况往往是:“接近”和“挖到”事物本性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的本身,就是主要的兴趣源泉。

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课程的兴趣,那就永远培养不出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要使学生亲自发现兴趣的源泉,使他们在这种发现中感到自己付出劳动并有进步,这本身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兴趣源泉。没有积极的脑力劳动,学生的任何兴趣、任何注意力都是不可思议的。(www.xing528.com)

求知兴趣的首要源泉和头一颗火星,包含在教师对课堂讲解的材料,对被分析的事实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中。学生在思想上明白道理,来源于认识了事实和现象的接触点,认识了联结这些事实和现象的线索。我备课时经常尽力考虑和领会的,正是一些接触点和线索,在这里,由于种种念头互相联结,在认识周围世界的道理和规律方面就会揭示出某种新的、意外的东西。例如,下一节课将要学习植物的根部系统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学生无数次见到过植物的根部,看来,教材中未必会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兴趣却在于认识隐蔽的、一下子看不出来的事物。我给学生讲述,纤细的根毛怎样从土壤中吸取植物所需要的物质。我把注意力放在事实的一个接触点、联结点上,即土壤中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活动在土壤的深处不论盛夏和严冬都永不停息;约10亿微生物好像都在为众多的根毛服务,没有这种复杂的生命活动,树木便无法活下来。我对学生说:“孩子们,让我们仔细看看这种复杂的土壤生命活动,仔细想想,这种生命活动是怎样依靠周围环境的物质的。你们面前展示着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非生物怎样为生物提供建筑材料,我阐明开集中注意力于这一点,便是在学生面前揭示出某种新东西,能促使他们对大自然的奥秘感到惊异。少年学生越是被这种惊异感所吸引,他们就越想知道、理解、明了更多的东西。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运用知识,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率事实和现象,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知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消失。我认为,不断扶植和加深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通过特殊的工作方法实现他们这一愿望,是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在课堂上激起学生对土壤中不能直接观察到的过程产生兴趣后,我们便来到田野,以专门考察土壤的剖面情况。学生们惊异地观看小禾本植物的根有2米长。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真正的发现。但实际上,他们还只是刚踏上发现者和探寻者的道路。我把几种草地的草根和草原的草根指给孩子们看。这些草根连茎都没有,其中许多草根乍看起来像完全枯死了。我们把这些草根种在地里,它们终于复活,长出了芽,变成了青草。葡萄藤的根也生长发芽了。

这使学生们兴高采烈,他们的思维变得好钻研、不平静了。他们体验到作为人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自豪感,并认为我们主宰着事实和现象,知识在我们的手中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具有使人高尚起来的力量——很难找到比这种感觉更强烈的刺激来推动求知兴趣了。可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不折磨学生,不把他们弄得筋疲力尽,对一切抱冷漠态度,而使他们的全部生活充满愉快,是多么重要啊!自然,学生在直接进行研究并有所发现时,在了解了一些具体事实和现象时,便会产生最强烈的知识主宰者之感。不过,纯粹的思维活动,即智力对材料进行综合和系统整理的活动,会带来愉快感。

对于读过许多课外书籍的学生来说,课堂上所学的任何新概念、新现象,都装入了他得之于书籍的知识体系中,于是,课堂所讲的科学知识便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这种知识被视为必不可少的东西,有助于弄清楚“头脑中已有”的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