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审美活动特点与美育实施:研究与实践

审美活动特点与美育实施: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审美感知活动的特点和美育审美活动总是对事物的美的形象和初步感知开始的,但即使是最初步的美感中,它已包含了社会的价值观和积累了已有的理性认识,就渗透了感情的因素。(二)鉴赏判断美的能力和美育审美的感知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美的事物能否感知。总之,对美的鉴赏力和判断,是各种复杂教育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不是孤立的活动,而是通过整个教育活动来实现的。

审美活动特点与美育实施:研究与实践

美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如果说智育的价值主要在于可以获得征服自然和社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德育的价值主要在于使人们遵循一定社会的行为准则,那么美育的价值则主要在于能激起人们对现实生活产生一种美好的欢悦和振奋的情感,这就是美感。审美活动是极为复杂的一种心理活动,如何根据审美活动的基本特点来开展审美的教育呢?

(一)审美感知活动的特点和美育

审美活动总是对事物的美的形象和初步感知开始的,但即使是最初步的美感中,它已包含了社会的价值观和积累了已有的理性认识,就渗透了感情的因素。它一开始,就是在认识活动和情感体验中交叉进行,并在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由于审美能力首先是建立在发达的审美感知能力基础上的,因此在进行美育时要重视训练主要的审美感官。优美的音乐,诱人的景色,对一个感官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来说,在美的感受能力上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就必须通过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形成有音乐感的耳朵(听力)和能感知形象美的眼睛(视力)。音乐欣赏,在发展学生的听觉能力、曲调感、节奏感等方面就有较大的作用,而绘画,在发展学生的视觉能力、培养他们的辨别形状、色彩,以及提高他们对事物的形体、比例、空间透视能力方面,则有它独特的作用。

其次,要发展学生对美的事物及其属性的联想、想象的能力。任何美的生活及其表现总是形象的、整体的,当它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被我们同时认识后,往往会产生许多复杂的观念和思想。想象和联想,可以使人们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透过呈现的形象而捕捉到更多的东西。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和艺术的美没有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没有再创造的能力,就不能深刻、全面地去感受它。例如,同样面对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象,善于联想和想象的人就能得到更多的美的享受。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发展和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实践经验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头脑中储存的表象越多样化,接触的生活面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联想和想象。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培养想象和联想能力重要的一环。有些著名的古画,之所以让人爱不释手、细细琢磨,就是由于透过画可以使人联想到画外之画。

再次,任何美感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这是美感的一个特点。美感的发展是从简单到复杂,从笼统到精细的过程。美感中的快感虽然总是以生理快感为基础的,但绝不等同于生理的快感,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如果把美感只停留在感官的舒适和物质享受上,这是一种最低级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美育,就是要使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情绪体验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的内容和形式逐步过渡到复杂的高级的内容和形式,从培养他们对优美的色彩、声音、线条、形象等美的初步体验,逐步过渡到高尚的精神生活,如对理想、情操、志趣道德、信念等方面的情绪体验。

(二)鉴赏判断美的能力和美育

审美的感知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美的事物能否感知。而美的鉴赏和判断,则不但要肯定事物的美丑,而且还要能从理论上去论证它为什么美,这就必须有逻辑思维活动参加。对美的判断往往受着时代、社会阶层、民族意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和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和艺术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审美判断力往往是上面各种因素的综合。

审美标准要受时代的影响。今天的男青年,谁要是还在脑后留着长辫子、头上戴着瓜皮帽、身穿长袍马褂在街上走,大家一定会把他看成是个怪人。处于不同社会地位、不同阶层的个人在判断美丑的标准上也往往有所不同。此外,由于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具有各自的特点,也就历史地形成了不同民族对美的鉴别和判断上的差别。这里就有一个民族性的审美标准问题。

总之,对美的鉴赏力和判断,是各种复杂教育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不是孤立的活动,而是通过整个教育活动来实现的。(www.xing528.com)

(三)体现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和美育

在审美活动中,体现美和创造美是感受美、鉴赏美的巩固和提高,同时也是把审美的趣味和审美的理想体现在实践活动的过程。美的创造才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发展的。在活动过程中,人的视觉、听觉、思维和语言不断完善发展,因而才有能力去理解并表现客观现实中的美。人们的实践活动“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人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改造了客观世界,使人化的自然越来越符合人类的理想、愿望,成为人类审美的对象,同时也改造了主观世界,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包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就应该让他们参加各种实践的活动。

培养学生体现美和创造美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几乎包括了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总起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组织学生把审美的情趣创造性地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例如,用自己的劳动美化学校,建立一个整洁、舒适、幽美的环境,这不仅可以改善学生学习的条件,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也是培养学生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的绿化、净化,教室走廊、宿舍的布置都体现了一种精神,是反映学校精神面貌的一个方面,同时只有通过学生自己辛勤劳动建立起来的美好环境,学生才会珍惜它,爱护它,不轻易去破坏它。

更为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在审美的理论中就十分强调人的关系美,他主张学校对孩子从小就要进行爱父母、爱师长、爱同伴的教育,培养儿童和亲人之间的精神联系,要为自己的行为“站好岗”“放好哨”。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展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其中“四美”中的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实际上都是对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中美的要求。例如在态度上的诚实、真挚、和蔼、谦逊、热情等总的说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而这种态度又主要表现在语言和行为两个方面。文明礼貌的言行不是生来俱有的,而是在后天环境中熏陶下逐渐形成的。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学校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尊师爱生的关系,同学之间形成的和谐欢乐的集体以及集体生活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风气

这都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美的创造,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生活又成为一种无形有感的力量,对进一步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产生巨大的作用。

其次,要组织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活动,如吟诗、歌咏、绘画、演出等。这些活动一般来说都是通过模仿、练习、想象、创新来实现的,只有把已学的东西和要追求的东西联系起来,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任何艺术创作的表现都是从创作动机开始的,教师要善于发掘儿童的创造因素,细心地加以浇灌和培养,使创造的幼芽开出绚丽的花朵。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都是一个在模仿中练习、在练习中模仿,在想象中创新、在创新中想象的过程。教师只有遵循这样一个创作过程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美的体现和创造能力是以一定的审美观点为基础的。创造美的过程中,又使自己的审美观点更加明确、巩固、深化,因此表达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也就是审美观点加深和巩固的过程。

从以上分析中说明美育的进行应该符合审美活动的规律,但美育又不同于一般审美活动。在美育过程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教育者依据美学的要求和教育的规律,对学生施加审美影响的过程。这一任务,不是某些承担艺术教育的教师或任何个人所能完成的,而是学校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但长期以来,由于对美育的重视不够,不仅在各科教学中没有认真进行,而且在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中也还不能说都在进行美育。

美育的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育问题,怎样发挥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怎样遵循审美活动的规律来进行美育,这是放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值得大家进一步去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