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卓越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索及实践

卓越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索及实践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基本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因素、教学的进程的反思性认知。依此观点,对卓越课堂教学基本策略的内在结构进行以下简要梳理。

卓越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索及实践

(一)卓越课堂教学基本策略的概念

1.卓越课堂教学基本策略的内涵

在卓越课堂文化研究中,我们认为,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是一组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首先,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各有自身的内涵,在具体内容或环节上有交叉、重叠部分。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教学策略的制订、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选择与运用时,又必须通盘考虑教学的整个设计。其次,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之间也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学思想位于较高层次,属于理论、观念形态;教学策略虽包含有理论,但本质上是属于操作形态的东西,是对教学思想观念的具体化。另外,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虽都具有可操作性,但单从这一点并不能认为这二者是等同的。从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的转化,是从教学理论到教学模式再到教学策略,再到教学方法,再到教学实践,可见教学策略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具体化,教学模式包含着教学策略。最后,教学策略从层次上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则包含有监控、反馈内容,在外延上要大于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卓越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定义为:卓越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为了达成卓越课堂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对课堂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卓越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基本操作过程。

卓越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不是具体学科的具体策略,而是在研究各学科具体教学策略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总结,概括出的具有学科共性的、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基本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因素、教学的进程的反思性认知。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进程及其中的变化而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调节活动。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第二,教学基本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订、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2.卓越课堂教学基本策略的特征

卓越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是卓越课堂文化的“神经”和“血管”,是基于“以学为本,有学无类”的基本理念形成的,旨在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主发现与创造,在对话与沟通中自我反思与完善。它具有以下特征:

(1)教学共性与师生个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作为教学策略制订、实施、调整的主体,必然使教学策略染上自己的个性色彩。制订教学策略必须充分考虑和调节教学共性和师生个性间的关系。卓越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作为一种较好的教学策略,不仅反映了教学的共性,也充分兼顾到施教者和被施教者的个性;不仅遵循教学规律、符合教学的共性,而且尊重教师个人的教学习惯、特长以及与教学相关的思想观念和性格心理,更尊重学生个人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和认知模式,从而使教学共性与师生个性达到融合一致。

(2)教学策略指向与变通的统一

教学策略不是“万金油”式的“教学处方”。不存在一个能包揽一切的大而全的教学策略。它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灵活的变通性。卓越课堂教学基本策略的指向性是指,教学策略的方向和目标一定是指向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掌握特定的教学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任何教学策略都指向特定的问题情境、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目标,规定着师生的教学行为。不存在适合一切问题和内容的万能的教学策略。只有在具体的条件范围下,才能发挥教学策略的价值。当完成了一定的任务,解决了相应的问题,这一策略就达到了目的,与其相应的手段、技巧不再继续运用,而转向新的教学策略。其指向性和变通性和谐统一于策略自身之中。指向性保证了教学策略的方向和目标;变通性则疏导了达到目标的道路,从而使教学策略行之有效。同一策略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策略也可以解决相同的问题。教学策略的灵活性还表现在教学策略的运用要随问题情境、目标、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教学中不同教学策略面对同一学习群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即便是采用相同的教学策略教同样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群体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3)教学策略中观念与技巧的统一

教学策略是直接与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相关联的,任何一种教学策略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教学观念做支撑,而思想观念则要通过具体的方式、程序、手段来体现。卓越课堂教学基本策略中,观念和技巧的关系应该说是绝对统一的,教学观念支配决定教学技巧,教学技巧则从属于一定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的。可以这样认为,教学观念是教学策略的灵魂,教学技巧是教学策略的血液。

(二)卓越课堂教学基本策略的内在结构

任何教学策略都有其内在的结构。教学策略的结构是由它所包含的诸要素有规律地构成的系统。研究认为,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实施程序、操作技术。

依此观点,对卓越课堂教学基本策略的内在结构进行以下简要梳理。

1.指导思想

卓越课堂教学基本策略所依据的思想基础是“以学为本,有学无类”,这一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体现的是“参与者知识观”。这种知识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认为知识不仅仅是被授受和被发现的,更是学生积极探究、自主发现的结果。这种知识观认为,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真正有效的知识是在探究过程中内化在学生心中的“个体化知识”。第二,体现的是“能力导向的研究性课程观”。这种课程观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经验作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主张以学生的经验为核心组织学科知识,倡导学生是课程的实施者、知识的建构者。第三,强调教学功能从“理解和接受知识”到“发现和质疑知识”的转变,从“记知识”到“用知识”的转变。

2.教学目标

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是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创立的。教学基本策略无论其细节、活动的方式,还是活动的程序及其每个环节,都是指向教学目标的,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存在。卓越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根本目标。“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把学到的间接知识内化为自身经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展。有趣的是,卓越课堂教学目标把一切相关的教学策略引导向自身,最终却让它来“消除”自身。譬如主体参与策略,它是指向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创造和谐宽松的氛围等方法。一旦这个目标已经实现,所有的相关手段即不再继续运用,教学策略则立即指向另外的目标。

3.实施程序

实施程序即教学策略按时间展开的逻辑活动步骤以及每一步骤的主要做法等。教学策略是针对一定教学目标相互组织起来的程序化设计,因此有其自身的操作序列,它指出教师在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教学策略的实施程序只能是基本的和相对稳定的,而不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与卓越课堂教学模式一样,卓越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程序有一定的前后顺序,但没有定式,可以随着教学条件的变化以及教学的进程及时调整和变换。

4.操作技术

操作技术即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方法和技巧。卓越课堂教学基本策略中的操作技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师方面,能对教学进程进行有效干预和及时的调适。

二是教学内容方面,由“教学内容的数量”向“教与学的质量”的转移。

三是教学手段方面,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在智能化的学习平台上生师互动、生生互动,可以实现学生个性化的练习检测与评价反馈。

四是使用范围方面,充分考虑学科性质、问题性质或年级层次等。

在卓越课堂教学基本策略内在结构中,以上几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它们完整地构成一定的教学策略。

(三)选择与使用卓越课堂教学基本策略的依据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仅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是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卓越课堂教学的精髓的,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教学策略的种类繁多,如教师课堂提问策略、观察策略、决策策略,学生学习的预习策略、练习策略、解题策略等。

面对如此多的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着如何准确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的问题。教学策略的制订、选择和运用必须有一定依据,坚持一定的原则。

1.教学具体目标与任务

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教学策略去完成。教学目标不同,所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不同,即使是同一学科的教学也是如此。

2.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不同学科性质的教材,应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而某一学科中的具体内容的教学,又要求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3.学生实际情况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策略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所以,制订和选择教学策略要考虑学生对某种策略在智力、能力、学习态度、班级学习氛围诸方面的准备水平,要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态度。

4.教师个人风格

教学策略的运用是要通过教师来实现的,每个教师在制订和选择教学策略时都要考虑自身的学识、能力、性格及身体诸方面条件,尽量能扬长避短,选择那种最能表现自己才华,施展自己聪明才智的教学策略。

5.教学时间

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教学的最优化就是要求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实际教学中,制订和选择某种教学策略,还应考虑教学过程的效率,做到省时高效。好的教学策略应是高效低耗,至少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具体的教学目的,并能使教师教得较松,学生学得愉快。

6.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各种终端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使用时,需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四)卓越课堂教学的策略

卓越课堂教学的策略包括主导策略和一般策略。主导策略是一般策略的主要导向,一般策略是主导策略的具体化实践。

1.主导策略

问题导学是卓越课堂教学的主导策略,是落实“以学为本,有学无类”理念的切入方式和最重要的措施,因此也是卓越课堂教学核心标志。

(1)问题导学的内涵

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对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就构成问题。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和教师组织教学的支架,是教学目标实现的桥梁

卓越课堂的“问题”,具有四个特质:①能统摄学科知识,贯穿学习全程。②能促进能力形成,培养学习方法。③能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学习兴趣。④能培养意志品质,形成质疑精神。“问题导学”就是要用“问题”促进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学习活动的激活、维持与深入。

“导学”主要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强调智力是一种处理信息的身心潜能,这种潜能在文化情境下将被活化,以便解决问题或创造具有文化价值的产品。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的开发及确定都不能脱离问题情境。“问题导学”就是要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开发其多元的智力潜能,发展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2)问题导学的关键(www.xing528.com)

问题导学的关键在于主导问题的设计。

主导问题的设计确定着学习的方向,直接影响着学习方法的成效。“六学”课堂中的主导问题,一般是一条包含核心问题和重要问题的问题链,串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核心问题往往是预设的,它的提出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二是结合学科内容,提出想深入研究的问题。三是关注社会热点,提出对比研究的问题。

重要问题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生成的,根据学法和学情,要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感悟理解、提高学习能力。重要问题的提出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导学的重要性之一就是对重要问题的选择和及时认定。重要问题的来源,其一是课前预设学生学习中的主要任务及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二是课中生成的,具有普遍而重要意义的问题,需要全体学生继续学习和反思的内容;其三是学习方法的努力方向;其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忽略,但对于学科体系建构具有较大作用的问题。

(3)问题导学的实施

主导问题的设计为课堂教学确立了主线,奠定了基调。问题导学策略的实施还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导学,思考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如何反馈和反思问题。二是活动设计,以主导问题为核心,怎样的活动让学生更为有效地思考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成果得以恰当展示,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学科素养。三是激励机制,促进学生更为深入地思考问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形成反思和自我提升的良好习惯。

2.一般策略

一般策略的主要依据和来源是“以学为本,有学无类”理念和“问题导学”主导策略。教师在课堂上要重点用好以下六项教学策略:

(1)个体自学

个体自学的积极意义在于自学的过程是学习主体充分实践的过程,主体参与的过程和全员(全程)活动的过程。

个体自学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程阶段。

课前的个体自学就是学生对新知的结构化预习。结构化预习不同于我们以前的课前预习,它是成体系的,是环环相扣的。卓越课堂教学初步形成了“结构化预习五步法”,具体为:第一步,详读文本(仔细阅读教材);第二步,标注重点(动笔圈点);第三步,操作实践(动手实践);第四步,尝试解决(例题习题);第五步,再提问题(难点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概念、字词、公式、对文本的基本思考和理解、对基础问题的解决等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和解决。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把“例题”变“问题”。如果是“例题”,学生潜意识里认为,这道题是教师给出的一个范例,只要听懂就可以了,这是一种被动的状态。而“问题”是学生要通过学习和思考自主解决的,学生就要主动。

课后的个体自学,包括对文本的消化和对工具单的整理,对问题的梳理等都可以采用自学的方式。老师要进行具体的布置、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进行指导。

学生的个体自学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课前预习和家庭学习;二是某些课时的集中自学;三是每一节课都既有学生的充分自学,又有交流展示、教师导学等其他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段特点灵活安排,如小学阶段一般应多采用第三种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体自学,教师一定要全面关注学情。注重观察、倾听、询问、检视。要在把握学习动态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及时反馈,随时指导,保证实效。

(2)合作探究

实践证明,合作探究教学策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创设情境,促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课程教材,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探索如何解决问题;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探究学习的范围;运用多种探究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提出观点的能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持学生持续探究的动力。

选择和使用这一策略,卓越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研讨式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大胆解放思想,敢于放手,善于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探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互动互助,积极推动合作学习,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师加强科学规范教育和有关的技术性指导,在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由质疑、合作探究机会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在课堂中,讨论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用学科语言表达的机会越多,学生的能力形成得就越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敢于质疑、辩论的品质,并较好地加强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了交流表达等能力。

运用合作探究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合作探究教学策略是教师“授之以渔”的过程,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3)展示交流

展示即发表,展示即暴露,展示即创造,展示即提升,展示是卓越课堂教学模式中最重要、最精彩的地方。它是既体现学生个体活动又是体现学生小组活动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的基本方向是“多向互动,动态生成”。学生不仅是“对象”“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

展示交流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善于使用“展示式体验学习”的学习方式,高度关注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充分认识展示交流的独特育人功能,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搭建多种形式的展示交流平台。引导和激励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体验和收获等进行大胆地展示分享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完善和强化知识建构,锻炼沟通交往能力和思辨能力,提升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果敢自信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使用展示交流教学策略,要注意个人展示和小组展示相结合,不同形式的展示活动相结合,常规展示与多媒体展示相结合,要注意展示的层面性和适度性,教师要提高对展示交流过程的驾驭能力,要善于积累和运用教学智慧,准确和巧妙地把握各种有利的教育教学契机,使学生在展示交流中不断得到提升。

(4)智慧导学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与他人的合作,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卓越课堂文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因此,卓越课堂教学的教师智慧导学确立了“导预习”“导学程”“导作业”的“三导”策略。

①导预习:问题引路,做到“四有”

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包括学习基础、时间分配)出发,精心设计预习指引,问题引路,使学生的预习有目标、有兴趣、有方法、有收获。

②导学程:合作交流,突出“五环节”

教师搭台,学生唱戏。

教师导引——教师提前发给学生优质导学案,并指导学生明确目标。

分组探究——先独立学习,然后通过组内合作交流或组外相互答疑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途径、方法。

代表展示——对已获得解决的典型问题安排学习小组代表进行展示、讲解,并由组外代表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相互释疑——组内合作未能解决的问题交全班讨论。此环节鼓励学优生积极参与,普通生可以进行前面学习过程的回顾与巩固。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分层发展,体现学习的可选择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充分的参与空间。

总结提升——教师综合本节课的情况,释疑、总结,提升,并组织各学习小组进行拓展训练。

③导作业:分层设计——强化“三要素”

作业需要减负增效,各科协调。因此,对作业进行各科目、教师之间的统筹就显得非常重要。各科作业量有一个总规划,根据班级学情,由任课教师互相协调、监督,做到各科兼顾,减量增质,同时又按照学生的具体习惯和需要突出重点。

教师精心挑选作业,才能做到控制作业总量。

分层布置作业——从学生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出发,按2—3个层次布置。

个性拓展——对有特长、特质的学生给予单独的指引,包括探究方向、阅读书目等。

在指导过程中,卓越课堂教学还有意识地进行分层指导。分层指导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的教学策略,在班级课堂教学中,学生因多方面差异(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背景习惯、智能特征等)的客观存在,给课堂教学增加了一定难度,只有遵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学生实施分层指导,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要求。

(5)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策略是指师生在教育教学的双向活动中及时进行信息回馈与交流的教学策略。及时反馈策略是根据系统论的反馈原理提出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抓住反馈信息,把握好教育时机,可以有效地克服或抑制学生的遗忘现象,充分巩固和强化已学的知识和已初步获得的技能技巧。

教学反馈的方式和渠道通常是灵活多样的,如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来实现及时快捷的信息反馈,教师也可通过课堂观察、提问沟通、座谈交流、谈心互动、作业练习、学业检测等,获得学生学习的翔实信息。及时反馈策略能有效地克服班级授课的一些弊端,使教师及时掌握最新信息和动态,及时矫正教学行为,调整好教学的难度和起点,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6)激励评价

激励评价策略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激励(肯定、鼓励和赞扬等)手段,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激励评价具有引导功能、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要重视多元评价和系统跟踪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特长和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运用激励评价策略不仅为学生构建了安全的心理环境,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质疑、探索的创造性潜能。

运用激励评价策略,教师要学会赏识每一位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之处、成功之处和创新之处,同时也不能迁就学生的错误,要善意地提出要求和改进意见。

六项教学策略中主体参与策略是主干、是精髓。在课堂教学中各项教学策略教师要相机运用,坚持效益优先原则。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力戒浮华,要立足于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过程不仅为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还要使学生有参与过程与方法的经历和体验,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升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