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卓越课堂文化实践研究成果

卓越课堂文化实践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课堂课堂传承人类文化的场所慢慢变成了训练人的场所。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师生之间,文化是课堂的养分,离开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定义至少有三百多种。因此,对课堂的研究恰恰是教育文化最不可缺的一部分,优秀的教育文化,最终必将在课堂中体现出来。教育文化的提出,是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演进而被各界所认可的。教育文化这一概念在本质上反映了主流文化取向和经济变革的观念。

卓越课堂文化实践研究成果

(一)课堂

课堂传承人类文化的场所慢慢变成了训练人的场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课堂教育的目的逐渐丰富起来,传承文化越来越成为培养人的目的之一,而非唯一目的。直到近现代教育在我国产生,课堂的功能才被进一步扩充,课堂的“实然”性才有了新的发展。这就是近代以来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的发展与演变。

课堂最少有三种主要的理解。第一种是指课堂教学的场所,即教室,在以前的教学论研究中常把它作为教学环境加以研究。第二种是指课堂教学,就是发生在教室里的教学活动。由于传统的课堂中课程是刚性的,课堂教学研究只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加以考虑,传统教学论重点在于研究教学活动及其构成要素。第三种是指课堂是一个学习型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学生成长、发展和教师专业提高的共同体。“传授知识”是“人才培养”的手段,也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课堂的“实然”在课堂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中始终存在,而课堂的“应然”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就相应地有什么样的目的、内容与方法,就会形成相应的课堂模式。

课堂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最主要、最直接、最适宜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场所。课改的关键在课堂,课堂的深处是文化。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师生之间,文化是课堂的养分,离开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课堂主要是指教学共同体在一定时空中形成的结构化的关系。这里有四层意思:第一,课堂是一种场所,这个场所承担教学活动,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还可以在阅览室或者车间。第二,课堂的产生必须有教学的共同体,只有发生教学的空间才是课堂,这种课堂可以是教师教学生学,也可以是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自学,还可以是同学间的相互讨论。第三,课堂的实质反映出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教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等要素之间的关系。第四,课堂所反映的关系具有结构性,是结构化的关系,而不是松散的、零碎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存在着明确的主客体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等。

(二)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文化不尽相同,他们对于文化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使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定义至少有三百多种。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也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各种遗存,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综合。

(三)教育文化

随着对文化功能的重视以及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近几十年开始有专家学者提出“教育文化”的说法,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教育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教育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人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并开始重视教育发生的文化基础,重新审视人才成长的规律。

教育与文化息息相关,相互影响,文化依靠教育代代相传,而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文化常常又反过来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实际上,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文化。文化存在于教育的方方面面:从精神层面上讲,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学校的各种制度、行为规范便是教育的文化表现形式;从物质层面上讲,大到校园的建筑小到课堂,甚至是学生的校服,也是教育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尽管不同的专家学者对教育文化的诠释不尽相同,但是对教育文化的重视却是相同的。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作为文化形态,又反作用于文化整体,使自身体现出深刻的文化上的意义。教育的文化表现形式,受到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的影响,并最终体现在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中。教师是教育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文化又直接影响着课堂。因此,对课堂的研究恰恰是教育文化最不可缺的一部分,优秀的教育文化,最终必将在课堂中体现出来。可以这么说,课堂文化是教育文化的最基本的体现,它引领着教育文化的方向。

教育文化作为社会(行业)文化的一种,鲜活地存在于客观世界中。它与学校特色和人才培养相伴而生,与主流文化的影响相生而动,与主流政治的规则相映而行,贯穿于对校长文化“魂”的影响上、特色取向文化品牌的作用上、教师文化的创新功能上、学校文化的导航意义上、幼儿园文化对“胚芽”呵护的使命上、动态静态的校园文化的育人影响上等方面。

教育文化对于教育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引领,是一种育人规律的挖掘。它整合我们的感觉,冲击我们的固有理念,拨正我们的育人视角,弥补人才培养的缺陷,并在生成中造就一种蓬勃向上的氛围,产生独有的特色,让社会认可,供历史鉴证。教育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不是源自贪婪地、不择手段地寻租高分的刺激,更不是知识填充的牺牲品,而是要在文化育人、教育文化产生“力”的思路下,来精粹校长文化的意志、提升特色育人取向文化和班级文化的精华、沐浴学校文化的春风、感受动静结合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冲出考试文化的涅槃、支持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和超越。

教育文化的提出,是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演进而被各界所认可的。教育文化这一概念在本质上反映了主流文化取向和经济变革的观念。从战略角度看,它把握着时代方向,挖掘着教育规律;从价值取向看,它体现着教育的特色发展和品牌的作用;从适应主流文化的态势看,它延伸着经济社会在对人才培养理念和思维方式上的要求,并由此而影响和约束着“育人世界”,造就着新时代的人才。人才培养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文化上的与时俱进才是理性的选择。

(四)卓越教育文化

卓越教育的提出,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卓越管理模式不无关联。这是一套综合的系统化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丰富的优质教育”内涵丰富深远,就是要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出发,不断增加教育的选择性、适应性和卓越性,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自主、适切、卓越的发展。这是新时期我国对教育卓越性和优质化的呼唤。(www.xing528.com)

从教育功能的角度而言,卓越教育是一种从尊重人性的基点出发,旨在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发挥受教育者个性化潜能并使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卓越教育追求各要素均发展到卓越,如每一位学生的卓越、每一位教师的卓越、每一所学校的卓越、课程的卓越、教学过程与评价的卓越等等。

首先,它强调现代大质量观,即卓越教育受顾客需求的驱动,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强调从系统的角度和从组织的所有方面看待质量问题,不仅重视结果,而且重视过程;其次,卓越教育确立了持续改进的内在运行机制,基于系统的观点并以结果为导向;再次,它支持基于目标的诊断和评价,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标准。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具有在所有教育组织实施的普遍适用性。

综上所述,卓越教育文化就是学校在长期的培养卓越人才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成为其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环境的总和。

(五)课堂文化

在复杂的多元文化冲击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文化构建的角度审视课堂教学问题。关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评价手段的争论与日俱增,成为课堂教学变革的焦点问题。课堂文化构建的重要意义开始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多元文化教育研究开始进入到课堂文化构建的研究领域

对于课堂文化的研究成果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第一,具体研究某种类型的课堂文化,如构建对话型的课堂文化,构建主体间的课堂文化等。第二,将课堂文化置于具体的某一学科之中进行研究,如构建语文课堂文化,构建政治课堂文化等。第三,从课堂文化的某一主体入手,研究课堂文化,如教师在课堂文化中的角色等。第四,从跨学科的视野出发探讨课堂文化建设,如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课堂文化等。

就现有研究的内容看,对于课堂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其一,课堂中的文化,例如,吴康宁教授认为“课堂实质就是一个由异文化构成的社会体系”。其二,教学作为一种文化的研究,包括课堂文化的内涵研究,课堂文化的构成因素研究以及课堂文化的功能与建设研究等。其三,跨文化研究和对课堂文化本身的研究。

如何理解当今的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课堂文化建设以科学的教学观为前提,以课堂为主要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促使学生逐步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文化意识形态。可以说,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

课堂文化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观,包括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评价方式以及课堂中师生的精神状态,是师生的思想、行为的总和。一般来讲,课堂文化可以从精神的、物质的和制度的三个层面来分析。课堂精神文化是课堂文化的本质所在,是课堂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思维范式等;课堂物质文化是由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物质要素构成的,如教室的布置、教具的使用等;课堂制度文化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用来调节和规范师生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规则,既有显性的守则和条例,又有隐性的师生达成的共识。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了课堂文化的内容体系。上述对课堂文化的描述至少包含以下两层意思:首先,课堂文化不等于课堂教学本身,但课堂教学是在一定的课堂文化中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深受课堂文化的影响。其次,课堂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构成的集体所产生的集体文化,是集体主体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教学中的集体作为主体创造出来的。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之一。教学观念影响甚至制约着课堂文化的产生;反过来,课堂文化又往往制约着教学方式的发生。教学文化的实施需要借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在一个以生为本的教学文化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必定不可能是满堂灌式,而同样,在一个以应试教育为文化基础的课堂文化中,教师很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由此可见,课堂文化又常常反过来左右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课堂文化是课堂教学的文化体现,它受课堂教育观念、价值的影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氛围。从文化学角度讲,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课堂文化再造的过程,只有从课堂文化的高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够收到实质性的效果。因此,重建课堂文化,追求卓越的课堂文化,是新时代的呼声。

(六)卓越课堂文化

追求卓越是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卓越教育以卓越课堂文化为中心,最终又将以卓越课堂文化建设来践行卓越教育。

在理论和实践上构建卓越教育体系,既借鉴了国际教育的先进经验,也突出了中国教育的时代特征,更彰显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卓越教育要求:每一所学校都创造自己的卓越,每一位校长都创造自己的卓越,每一位教师都创造自己的卓越,每一个学生都创造自己的卓越。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卓越,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从而实现教育的卓越,收获卓越的教育。

卓越教育既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谋划未来发展的价值目标,也是一个推动区域改革的发展模式,还是一个指导教育实践的操作体系,更是一个促进质效提升的评判标准。卓越教育有它质的规定性,也有它的量的要求。例如,班额情况、师资力量、设施设备、中高考成绩、学生健康指标、学生全面发展,都已包含其中,同时,也考虑了理论体系、价值目标、发展模式、操作体系、评判标准等等。

卓越课堂文化建设是卓越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卓越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总结+提升、继承+创新、巩固+发展、既有+借鉴、本土+国际”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卓越课堂文化建设,不是要否定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位校长、任何一个教师,是要否定过了时的东西;是要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校长、每一个教师都自我改进、自我超越,要我们都能够从合格走向卓越。

卓越课堂文化追求的是以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幸福的课堂,启迪智慧,让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对话中,运用已有知识,智慧地构建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