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人创造的,人之所以创造文化,不是因为别的,而在于它是人的生活或人的美好生活所必须。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离开自然,人类片刻也无法生存下去。为了正确地认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人们观察自然现象,借助理性,通过归纳来证实或者证伪假设,揭示自然规律,这便是科学。
狭义的课堂,并非自然界中天生就有,它是人创造出来的,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之所以创造它,并使之延续和保存下来,那是因为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富有成效地进行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并以此为中介,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实现课堂成员个体由自然状态到文化状态的转变。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和个体状态的转变,是课堂文化的两大基本功能。
(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知识,就其本质而言,是经验,包括经验的过程及其结果,是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主体的理性和客体的属性。以柏拉图、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者,强调主体的理性而忽视甚至否认客体的属性,以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者,强调客体的属性而忽视或否认主体的理性,以至于形成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在知识观上的长期对峙。以詹姆斯和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家跳出了在知识观上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认识论老路,另辟蹊径,主张知识不是在贵族的沙龙里辩论的东西,而是行动的工具,认为它(知识)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
任何经验,无一不是与特定的时空、特定的主体、特定的活动不可分割地紧密关联在一起的,具有境遇性。时间不同,同一主体在同一空间所进行的同一活动所产生的经验可能不同。同样,主体、活动和空间发生变化,经验也可能发生质或量的变化。把经验和与其关联在一起的条件割裂开来,犹如活鱼从水中被捞起会变成死鱼一样,是形而上学的做法,必然导致僵化的教条主义,这在理论上会禁锢人们的头脑,在实践上则是相当危险的。在现实中,知识永远是待证的假设,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是未完成的而非已完成的。封闭的、已完成的知识,只存在于抽象之中。(www.xing528.com)
把知识当作开放的、未完成的经验,抹去了长久以来笼罩在知识上的神秘面纱,使人们有机会接触到知识的本来面目,这有利于真正的知识传承。如果我们传承的是被神秘面纱层层包裹的知识,那么,也许我们传承的只是包裹知识的面纱,而不是面纱包裹的知识,因为知识早已由于这些面纱的包裹而窒息了。把知识当作开放的、未完成的经验,意味着知识本身是可以质疑的,需要讨论的,有待完善的,是应该与时俱进的,是应该随着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由此,人们的精神摆脱了对知识的盲从,甚至迷信,理性获得了解放;知识需要被重新放在理性的天平上加以衡量,这就是知识的启蒙。理性的解放,使知识的批判成为可能,因为理性是人类拥有的唯一值得信赖的批判武器,没有了这种武器,人类只能成为知识的奴隶,而不是主人。知识的启蒙,使知识创新成为可能,因为知识本身存在的缺陷,是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合理基础,如果知识本身已经是完成的、完善的、无可挑剔的,那么,再锋利的批判武器也没有用武之地。
(二)个体状态的转变
以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为中介,培养人们的独特性、理性,符合伦理规范的自由意志以及批判态度,实现个体由“自然状态”到“文化状态”的转变,是课堂文化的另一基本功能。
个体由“自然状态”到“文化状态”的转变,其实质是个体独特性的形成,行为符合理性的要求,追求合于伦理规范的自由人生,对外界影响保持独立的理性批判态度。实现这种转变,可以经由多种途径,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日常生活的、工作的、社会交往的等等。在众多的途径中,学校里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有效的、专门的途径。这条途径之所以是有效的,主要是因为有教师的引导,同伴之间的课堂讨论,以及精心选择和组织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实现这种转变,而且还可以少走不必要的弯路,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这种转变。它之所以是专门的,是因为经由其他途径,个体虽然也可能实现这种转变,但是转变常常是附带的、自发的,而课堂教学活动则是专门为实现这种转变而有意识地设计出来的。如果不能实现个体的这种转变,那么,课堂文化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