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将实验依照学生认知结构特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实验条件的实验,其迁移的发生主要以学生自身认知结构及已有能力为基础进行设计实验。单个实验中知识及能力的迁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迁移顺序,影响迁移的因素也不尽相同。另一类是实验仪器、实验操作及实验中要观察记录的内容相似,具有共同特点的实验。这类实验能力的迁移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其相似性,积极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防止相似性对迁移的负面影响。下面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进行分析。
1.案例分析及学习迁移方式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学生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整体的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化合价、电子转移这类深层次概念理解较难。但是如果能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讲授中将理论与化学实验融合起来,同时利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常识,可以达到加快学习迁移的目的。氧化还原反应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迁移的代表性案例。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在实验中穿插讲授理论概念,并逐步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垂直迁移,同时能促进部分学习迁移能力较强的学生将一般迁移转化为特殊迁移。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发挥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的优势,对学生已有的常识和理论知识进行相互转换,在氧化还原反应定义的引入中利用同化迁移将原有知识转化为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顺应迁移深入到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从而达到重组迁移的效果。
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该教学中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学生所具有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原认知结构,以及认知水平对实验结果分析影响的程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教学策略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式,从而影响学习迁移的顺利进行。(www.xing528.com)
3.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应以知识及学习能力的顺利迁移为主线。在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案例有很多,应通过收集生产、生活中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案例,拓宽学生的认知结构,同时将化学中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想象的化学实验生活化。这样,既能增加化学知识的现实性,又能增加学生对于实验的好奇心理,为实验认知发生正迁移打好基础。
实验,应引导学生中明确实验目的并且通过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总结实验现象验证自己的猜想;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分工合作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一起合作的学生产生共鸣,为接下来的合作实验提供一个和谐的实验环境。明确的目的、合理的设计思路、和谐的环境是迁移顺利的前提。能否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促进迁移的正确进行,前期有序的实验程序和良好的环境是必要条件。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边看边记录并找出在实验中的疑问,有利于培养学生做的科学态度,为他们能力的顺利迁移做积累。
课后,应让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及现象记录实验报告,巩固实验操作及有关知识。课下学生自己设计氢气与氧化铁的化学实验,完成实验操作技能的顺利迁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应通过学生自我概括、总结、归纳的过程,完善实验的不足,促进学习迁移的顺利进行,将有关能力顺利迁移到日后学习过程中。
本节课的学习迁移的路径为:课前教师及学生明确实验内容及实验目的,有意义地收集相关资料—教师与学生课堂组织资料及知识点,方便知识的提取—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记录与思考—总结实验现象—教师讲授实验现象产生的理论原因—学生根据理论尝试解释实验现象—教师指正不足——课后总结,学生书写提交实验报告,教师检查并对学生知识点缺陷进行补充,学生根据所学继续收集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