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资源是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基础。任何课程要想获得理想的结果,都需要有资源课程作保障。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撑,课程的实施只能是空谈。目前,学术界对化学课程资源主要做了以下分类。
(一)文字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按照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的不同,化学课程资源可分为文字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随着文字的产生、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文字记录着人们的思想,保存着人类的文化,延续着人类的文明;随着学校课程的产生,文字资源就是课程资源的核心,以教材为主的印刷品传递着人类的智慧。所以,直到今天,文字资源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开始出现,它以信息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等特点成为其他课程资源无法替代的巨大资源宝库,也是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交流分享的重要平台。
(二)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同,化学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1]。
校内课程资源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硬件与设施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多功能教室、信息中心、校内工厂等,还包括各种知识资源、人力资源和活动资源。校内各种人力资源可综合作用形成校内人文资源,如校内各种学生团体、校风校纪、校容校貌、师生关系等。教学活动资源,如各种兴趣小组、座谈讨论等。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化学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也是最便利的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化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和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各地市的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等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学校是整个社会的组成单元之一,课程教学就不可能孤立在社会大环境之外,所以,校外课程资源正好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为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要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三)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www.xing528.com)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不同,可以把化学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和来源,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方面面的因素。最常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有化学教科书、教辅资料、报纸杂志、音像资料等。
条件性课程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却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通常包括与课程相关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场地、时间、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及对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四)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的存在方式不同,化学课程资源还可以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显性课程资源是指可以直接运用于化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化学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学课件、教案、教辅资料、化学实验室等。这种资源看得见、摸得着,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可以直接成为教学内容或教学手段,容易开发和利用。
隐性课程资源是显性课程资源以外隐蔽的、潜在的课程资源,如校风校纪、师生关系、家庭关系、教师人格魅力、教学风格、课堂气氛等,它们均以间接、隐蔽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影响。虽然不会直接构成教育教学内容,但它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有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开发与利用隐性课程资源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化学课程资源的各种分类不是绝对的,各类化学课程资源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不论如何分类,课程资源包含的内容都是广泛的、开放的,需要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