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歌唱中,气息是共鸣的基础,位置是共鸣的准绳,发声器官是共鸣的依据。其中,气息与位置两大要素关系到不同音区共鸣的塑造效果,二者共同构成了共鸣效果的客观技术条件;而发声机能则关系到所有声区共鸣的整体风貌,它单独构成了歌唱共鸣的主观能动条件。下面就详细介绍歌唱中如何运用共鸣三要素塑造良好共鸣。
(一)不同音区共鸣气息与位置的准确应用
1.中低声区共鸣气息与位置运用
歌唱时,中低声区的共鸣大多由位置较低的胸腔共鸣、腹腔共鸣或胸腹联合共鸣实现。歌唱者要将腔体打开,以唱高音区的气息充盈度来应对中低音区,在保障气息高位置的同时制造中低音无头声的缓慢低沉感。确定了共鸣位置的上下后,歌唱者还要找准相应位置腔体打开的程度,防止因腔体打开过大而造成音色空洞。在实践中,歌唱者在对气息走向进行把握时,还要注意中低音区真声多、声音易分散的特点,调节气流走向,使之贴着共鸣腔体,营造出哼唱的感觉,这样能有效防止腔体位置开合不当导致的声音空洞、懒散等问题。哼唱状态时歌唱者的机体处于自然兴奋状态,共鸣位置会相应提高,这一过程是通过“小舌抬起—气息大量涌入腔体—位置扩张”来实现的。练习时要关注到这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嘴型既要张开又不能过大,控制气息流入量,同时找准腔口位置、扩张腔体体积,聚拢发出中低共鸣音。
2.换声区共鸣气息与位置运用
由于换声区分布于各声部交界位置,因而较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多是歌唱者认为换声区的共鸣应通过转换唱法实现,从而就出现了气息上提,共鸣位置上升,音色挤、卡、压等不自然状态,若是这种状态长期持续势必导致声带肥厚、喉头结节等不良改变。而要有效解决换声区的共鸣问题,就要处理好不同位置共鸣腔体的气息状态。只有保证气息的稳定支持,才能放松咽喉部位使之达到自然松弛、稳定扩张的理想发声状态。除此之外,歌唱者还要保证一定的歌唱兴奋状态。只有这样,口、鼻、咽腔等脱离肺部的高位置腔体才能气流活跃、通畅。在实际歌唱时,歌唱者还要灵活处理换气点位置,合适的换气点位置可以使声音集中,保证头声准确,消除换声区共鸣的不适感。总体来讲,换声区共鸣的气息与位置运用可以概括为“二腔一体,立体共鸣”,即气管逐渐扩张,保障气流通畅,调高头胸腔位置,适度打开腔体,以两个位置的腔体联合共鸣实现歌唱。
3.高声区共鸣气息与位置运用(www.xing528.com)
高声区假声使用较多,歌唱者难以把握,因而对共鸣的气息与位置要求也较高。在唱高声区时,声带处于边缘震动状态,假声比例逐渐增大。若是完全以假声共鸣,气息将无以为继,易出现声音虚弱、单薄的现象;若是完全采用真声,则音色会过于板直、不轻巧。因而,歌唱者要实现高声区共鸣的灵巧圆润、饱满平稳,就要合理处理真假声气息、位置及二者的关系。具体而言,在唱假声时,歌唱者要在高位置上不断加气、给气,此时的感觉像打哈欠一样打开腔口,使气息充盈于前后空间。另外,歌唱者还须注意共鸣时声音强度不能过大,避免唱宽或破音问题的出现。一般而言,加气入腔时共鸣位置提升,送气发声时共鸣位置逐渐下降,在这一过程中,演唱者不要刻意拉低位置、扩大音量,否则将会导致高音区美好音色的丧失。
(二)发声机能的整体把握
声带基音是人类肌体与生俱来的自然发音,共鸣管是机理基础艺术化的结果,二者共同构成了共鸣产生的发声机能。
声带作为第一振动体是声波的源头,它关系到歌唱者的声带基音能否良好发出。如果在歌唱时,声带应有的闭合、拉伸受到限制,声带基音将产生虚、散、空等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将直接导致共鸣质量下降。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歌唱者要注意训练声带的稳定性,有效培养平稳的基音,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舒适的基音声带位置。具体操作方法是:歌唱者通过打哈欠的方式吸气,吸满气后用手触摸咽喉部位,然后持续放松发声,记住发声最为平稳自然的音段,此时的声带位置就是个体基音的位置。找到个体基音位置后歌唱者就可以做最基础的元音共鸣练习以此来测试声带基音的好坏。元音共鸣最贴近基音的发声机理,歌唱者可通过声带位置的控制,放低喉头,理清每个元音共鸣的发声机能,这对于今后的共鸣歌唱大有裨益。
共鸣管区别于共鸣腔体,它是共鸣效果传导的通道。共鸣管以其柔软易变的特性左右着歌唱者的发声机能。在歌唱时,共鸣管在歌唱者有意识的神经反射调节下发生相应的变化,改变处于传输通道中的声音。在实际训练中,歌唱者要认真把握共鸣管的作用机理,采用吸气发声、哈欠共鸣等方式平衡共鸣管的易变特性,避免通道挤压共鸣音,努力维持住良好的共鸣效果。具体来讲,吸气发声可使歌唱者共鸣管下压,淡化共鸣管的变形振动,始终保持稳定声波的输送;而哈欠共鸣能使共鸣管的根部贴近后脖颈,给共鸣的传导带来有力的支点,既能保证歌唱者共鸣稳定,又能使共鸣的转换更为自如。
共鸣作为声乐艺术的必备技能,是展现人声美的重要手段,它能够美化歌唱者的声音,使之圆润响亮、富有穿透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声乐歌唱者要善于分析影响共鸣的因素,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加强共鸣练习,塑造歌唱中的良好共鸣,提升歌唱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