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遍性原理与特殊性原理
歌声的鸣响,在音响学中归属于强迫振动共鸣一类。所谓强迫振动共鸣,是指以物体做媒介,把声波传导到另一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共鸣。自然界的物体共鸣原理是当某一种声音在振响时,附近与这种声音振动频率相同或成倍数的物体接受了这种声音的感应作用,也就同时振响了。另外,对于这种振动的声音如果投入振动频率相同的空气柱,同样会把空气柱振动鸣响。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它们两者的振动频率相符,产生了感应作用,所以这种共鸣叫作感应振动共鸣。
在歌唱活动中,歌声的共鸣并不仅仅是某种单一形态。一方面,当气息冲击声带振动后,产生的声波首先就近在声带周围的骨头(或软骨)上产生共振,或是由骨头与肌肉传导到较远的口腔前部与鼻咽腔,以及声带下部的气管、胸腔等地方振响;另一方面,在喉咽、口咽、鼻咽所组成的发声管道内同样充满了空气,如果把这个发声管道通过某种手段(技巧)予以调节,使管内空气柱的固有频率与声带发出的声波频率相同或形成特殊的倍数关系,那么,最后由口腔透出的声音实质上已得到美化与扩大了。所以,歌声的共鸣原理既归属于强迫振动,同时也具有感应振动的效能。正确的歌唱发声,既要有自然深入并富于高压力的气流去促成声带振动后形成高效能的声波,同时也必须恰当地调节各共鸣腔体,使声波获得最佳的共鸣,才能提高发声能力。
(二)喉咽腔共鸣
根据歌唱发声管道的结构,歌声可以在声带以上的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各窦)处构成共鸣,亦可同时在声带以下的气管、支气管、胸腔等空间里形成共鸣。在这些共鸣腔中,喉与喉咽腔产生的共鸣是最重要的。正如有人形容声音共鸣器的形状很像扩音喇叭筒,那么喉头就是喇叭芯。声音从喉头到嘴唇经过的通道就是共鸣腔,共鸣腔的形状大部分决定于喉和口的形状。由此可见,对喉咽腔形态的调节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发声管道中歌声共鸣的质量。[3]
目前仍有很多歌唱家和声乐教师不主张把喉与喉咽部看作一个共鸣腔,理由是喉咽部离声带距离太近,如果在这里形成共鸣会把声音关在喉咽腔而透不出来。事实上,既然喉咽部是发声通道内的一个腔体,就必然会产生共鸣(只要它的构造合乎科学道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科学运用喉咽共鸣腔。换句话说,从声带发出的声波要想迅速到达鼻咽、口腔等高共鸣部位,首先必须有一个节能高效的起点——喉咽腔。而要使喉咽部既节能(声波在这里得到迅速传播)又高效(形成的共鸣对歌声起到理想的净化、强化、美化作用),就必须从改变喉咽腔的形态与结构入手。前面谈到,喉头既是发声器官也是共鸣器官,它在颈前垂直向下运动的位置决定喉咽共鸣腔的长短。而根据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力学效应,当管壁内气息流速增加时,管壁会受到由外向内的力而口径缩小。这就是说,可以通过选取合理的喉头位置与增加气息的流速来改变喉咽腔的体积,而这种体积的改变又必须与喉内声带振动的长度成正比关系,才能获得科学良好的喉咽部共鸣并由此打散到其他腔体的共鸣。
从音响学角度看,咽喉管壁质地结构密度越大,则共鸣性能越好,传播性能越快;咽喉管壁质地结构密度越小,则共鸣效果越差,传播性能越慢。这就是说,咽喉肌肉如果在发声时质地疏松,不能有力收缩,那么声带上放射出的声波就会就近在其周围扩散振动,传播速度就慢;如果咽喉肌肉收缩有力,管壁比较坚固,那么声波在光洁的腔体内必然会获得良好的共鸣,其传播性能亦佳,这样喉部在发声歌唱时亦会感觉舒畅轻松。
然而,喉咽腔的肌肉并非收缩力越大、肌肉越紧张、发声效果越佳,这里还有一个用力适度的问题。正如吕白克在《声乐研究》中所言:“要是那时的收缩是用上了很大的劲,把喉咽腔的肌肉挤僵硬了,声波就给堵塞住不能到前方去了。这时声带上的声波仍在不断放射,前面去不了,就只能仍在那里振动了。只是这时由于肌肉的挤紧,所得的音响效果与肌肉放松时完全不同,就像小提琴加上了弱音器。所以肌肉放松(紧张度适当)时的音色是明亮的,挤紧了咽喉的声音是闷暗的。这足以说明,歌声的音响效果,不仅仅是声音振动地点的问题,振动地点的肌肉松紧适当也是关键。”显然,要想使咽喉肌肉能够自然而紧张适度地运动,就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歌唱训练。经常做喉部肌肉保持相对放松的口鼻腔“打喷嚏”练习,可以使喉头相对稳定地向下挡气,肌肉松紧适度地竖起喉咽管口,达到获得良好共鸣的目的。
(三)口腔共鸣
口腔在歌唱时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一方面,通过口腔的调节可使发声通道内获得良好的基础共鸣——喉咽腔共鸣、口腔前后部共鸣,并以这两腔的共鸣为基础去发展更为丰富的胸腔共鸣与头腔共鸣。另一方面,歌唱时的咬字吐词等语言表现形态也要依靠口腔内各器官的阻气来完成,同时还要协调语音与喉部发声的复杂关系。如果语言咬吐与发声共鸣不能有机协作,势必造成歌声与语言脱节致使词义表述不清而失去应有的艺术感染力。
在口腔中虽然有很多地方都能引起共振而获得美好的歌声,但考虑到它的多种特殊使命,声波在其中的共振区域必须有所选择,这种选择需要考虑到:第一,有利于使鼻腔、鼻咽腔各窦的共鸣与口腔共鸣相联系并融合成共鸣;第二,有利于歌词的咬吐,并与发声机能相协调,发出的语音清晰且共鸣性能亦佳;第三,对歌声音色起良好的美化作用,为嗓音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口腔的上部分为硬腭和软腭两部分。软腭是硬腭的延续,像一个远远伸向口腔后部的软板,在距后咽壁不远处向下弯,终止在悬雍垂(小舌)。软腭既是口腔后部的顶,同时也是声波通向鼻咽腔的重要关口。口腔的下部是舌头与下颚。“声音和光一样,在一个弧形的墙上反射时几乎集成一个方向传播,而不是向各方向散播。”根据这个原理,教堂的房顶都盖成拱顶形态。自然张开的口腔中,软腭有力提起使口腔内部呈拱顶状,其声波从喉头发出时,在口腔的集中点正好在硬腭与软腭交汇处,也就是说,此处是口腔内形成共鸣的最佳选择点,也是口腔内的最高共鸣部位。
(四)胸腔共鸣
当人们在演唱低音时,只要发声方法正确,用手轻轻地按住胸腔,便会感到有种麻麻的振动感,这便是声波在胸腔产生共鸣的缘故。这种振动感在不同类型的歌唱者演唱时体现的程度各有不同。中低音歌唱者振动感较明显,高音歌唱者较薄弱;男歌唱者较强,女歌唱者较弱;花腔女高音歌唱者几乎没有。具有胸腔共鸣的歌声宽厚、深沉、浓郁,听后给人以庄重威严之感,这是一些中低音歌唱者悉心追求的歌声共鸣。
要想构成良好的胸腔共鸣,首先必须有一个扩大了的胸部共鸣腔。胸腔扩大时喉部、颈部、气管,乃至锁骨部、两胸肋部均应保持自然放松,没有挤压和紧张的感觉,才能使声波在这些地方顺利通过并形成共振。否则,声带上产生的声波就会在这些地方受阻而不能形成良好共振。另外,胸腔共鸣还应当与口腔下颌骨的声波振动取得联系,这样,声波的振动才不至于仅仅落到喉咽腔里去。使声波到下颌骨振动的基础是声波的振动也向上离开喉咽腔。演唱中低音时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声波已离开了喉咽腔,口腔张开时,把心理感觉放在下颚,声波就会到那里去振动。这是因为,在胸腔内各气管与支气管振动的声波,虽然是从声带上直接放射而来的,并不是下颚振动的那些声波回窜过来的,但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声波同时向上与向下传播,当低音振动频率使各分音呈某种耦合关系时,相邻近的声波就产生相互关联的音响效果。这时如果呼吸压力减少,胸腔扩大,就会构成良好的混合型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不仅能增强歌声的音响效果,而且能增强情感气氛。即使唱很轻的音,如果加上胸腔共鸣,所获得的情感气氛就完全不同了。胸腔共鸣的另一大重要作用是能调和声音色彩。一般唱到高音时,可能产生尖锐刺耳的声音(尤其是女声),如果增加微量的胸腔共鸣,这种刺耳的声音就会得到改善。所以胸腔共鸣并不单纯为中低音歌唱者所追求,它对高音歌唱者同样也很重要。(www.xing528.com)
(五)头腔共鸣
头腔共鸣是指声波在鼻咽腔上部各窦中所形成的共鸣。由于头腔各窦及鼻咽腔的上部空间较小且远离喉头声带,声波从喉头发出后,一方面在这些较小的空间能获得音响学上所说的高泛音共振,使歌声得到净化与美化后具有丰富的泛音光彩,且音域也得到进一步拓展;另一方面声波获得共振的区域远离声带,发声时会感到喉部很省力,演唱很持久。
具有头腔共鸣的歌声高昂嘹亮,声音灵巧而富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无论何种声部的歌手,都需要这种极富魅力的歌唱共鸣,只是由于各人的嗓音结构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获取头腔共鸣的途径与标准略有差异。
(六)混合型共鸣
在歌唱活动中,声波的振动与传播是在一个特定的发声通道中进行的。因此,为了协调各共鸣腔内声波振动的关系,使它们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就应该运用“整个管道混合共鸣”的办法,使获得的声音具有丰满、圆润、明亮、音色统一、发声通畅的艺术效果。事实上,声音从声带发出后,经过喉腔、喉咽腔、口咽腔、口腔、鼻腔、头腔各窦等共鸣腔时,基音是在不断得到扩大的,当它最终从口腔发出时,已经是包含着多种腔体共鸣的混合体。如果歌唱时片面地追求某种单一共鸣,必将造成发声上的缺陷,破坏了歌声的整体效果。例如:唱低音区时,如果片面强调胸腔共鸣,喉头就会受到压迫,胸腔就会僵直,声音就会粗糙难听,甚至唱不下来;唱中音区时,如果片面强调口腔共鸣,声音就会过分靠前而失掉了与整个发声管道的联系;唱高音区时,如果片面强调头腔共鸣,声音就会脱离基础而变得尖锐刺耳。所以,共鸣音响的混合运用是歌唱发声的一个重要原则。
运用好混合共鸣的关键是如何根据音高合理地调整各共鸣腔,使之从整体上符合一定的比例,以适应高、中、低不同音高对共鸣的要求。很显然,高声区应偏重于上部(头部各窦)共鸣,特别是鼻腔共鸣,因此,口腔相对中声区要更张大一些,软腭要抬起得更高一些,以利于声波从喉头发出后,能迅速达到口腔上部各窦去产生共鸣。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男高音歌唱者在演唱很高的音时,会感到头前上方的鼻梁眉心一带有明显振动感。演唱低音时,应偏重胸腔共鸣,所以男低音歌唱者唱低音时胸腔有明显振动感。毋庸置疑,演唱中音时应是口腔共鸣起主导作用。但是,为了获得既统一又丰富的整体共鸣效果,无论演唱高、中、低声区的哪一个音,均应该是头腔、口腔、喉咽腔、胸腔共鸣所组成的混合体,各共鸣腔中的空气柱均应有规律、按比例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第一,低声区,也称为胸声区。虽然胸腔共鸣所占的比重很大,但喉咽共鸣、口腔共鸣的比重也不可忽视。更主要的是,即使最低的音亦应该具有一定的头腔共鸣(尽管头腔共鸣所占的比重极少),这正是意大利美声唱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头声应贯穿整个音域的始终。
第二,中声区,也称为混声区。虽然应以喉咽共鸣、口腔共鸣为主,但头腔共鸣与胸腔共鸣的比重也很大。可见这是歌声共鸣的基础声区。一旦这个声区的共鸣结构调节合理,往往到高声区就可以顺利地上接更多成分的头腔共鸣,低声区也可以顺利下接更多成分的胸腔共鸣。
第三,高声区,也称为头声区。其以鼻咽腔与头部各窦的共鸣为主体并混合少量的喉咽、口腔、胸腔等共鸣。由于音区高的音从声带发出后,振动频率高,只有在固有频率高的头部较小空间形成共鸣,才能获得最佳的歌声效果。但是,在发声通道内不仅要发高音,同时也要发中音、低音,要想唱高音后再唱中音与低音时能做到音与音之间衔接过渡自然、音色丰富统一,那么唱高音时就应按比例增加一定量的喉咽、口腔、胸腔共鸣。
(七)软腭的特殊作用
软腭和悬雍垂(俗称小舌)是比较神秘的发声器官,它们所具有的特殊作用,一直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著名口腔医生胡德森·马肯博士在谈及软腭时说过,软腭与舌头都是讲话的语言器官,只是软腭更重要。它不仅是发出几乎所有语言最基本的器官,而且由于软腭是和喉头直接连在一起的,在发音时也是一个重要器官。一个人的软腭有了缺陷,母音或许还可以发得出来,但共鸣作用必定会受到很大的损失。这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至于音高,则不能做任何程度的准确移动。除了共鸣作用的损失之外,由于上颚的裂痕阻挠了声音的反射,会破坏它的自然声调。软腭在发声时的机能是辅助控制声带活动和调节某些重要共鸣腔的形态大小。这两段话论述了软腭在语言发音中的两大作用。那么,软腭的这两大作用在歌唱中是否也能体现出来呢?一些演唱水平高的歌唱者在发高音时,软腭也都是拱起的,小舌提起较高,这样发出的声音就会高亢、明亮、共鸣色彩丰富。
声乐家阿姆斯特朗认为,在歌唱时声音升高后,一种拱起或提起的较高的软腭动作能帮助声带拉紧去发高音,声带在这种机能状态下去阻挡声门下过量压力的气息流,就能增加声波振动的频率。另一方面,软腭拾起后,声波通向鼻咽腔、头腔各窦的通道变窄,可使奔向鼻咽顶部各窦的声波经过此处时的流速迅速加快,压力增大,从而增加鼻咽部各较小空间的高泛音共鸣色彩。再者,软腭抬起后,口腔变成拱顶形,声波在拱顶形的空间能获得相对集中的泛音共鸣。
在为什么提起软腭就能拉紧声带的问题上,阿姆斯特朗解释为,喉头是长在一个基础上的,这个基础可以向前和向下移动。声带连接在一些软骨上,本身只能做少许的移动。它的前端和喉头前面相连接。所以当喉头向前和向下移动时,两个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就加长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拉力作用于声带,使它因伸展而拉紧。为了形象地说明这种拉紧,可以用一根橡皮筋套在大拇指和食指上,先让两个手指保持稳定,然后移动大拇指就可以看到橡皮筋的拉紧状态。据阿姆斯特朗的研究,喉头向前和向上的移动是由三对肌肉的收缩来完成的,它们是咽腭肌、胸舌骨肌和环甲肌。咽腭肌属于软腭的一部分或者与软腭运动相关联的肌肉。这些肌肉的一条在一边和喉头的后上方连接,所以当软腭伸展提起,便产生一个拉力作用于喉头后部,于是就帮助它向前向上移动。这种状态可以用摇椅来说明。在摇椅的另一头就会向下倾。摇椅相当于喉头,绳子相当于两条肌肉的一条,向上有力的手相当于软腭中的咽腭肌。对声带产生拉紧力量的第二对肌肉,是与胸骨相连的胸舌骨肌,它的作用是直接往下拉。第三对肌肉即环甲肌的作用是对喉头起调节作用,它使喉头在向下移动时保持稳定。这说明,声带是在向前和向下的拉力作用于喉头时被拉紧的。只有当喉头处于颈部中间略偏下的位置时,声带才能被充分拉紧。
那么,软腭用力提起后,是否会把通往鼻咽腔的通道堵塞呢?阿姆斯特朗认为,由于软腭充分提起时它是伸展的,所以就会变薄了,因此就成为一个传导器,通过它把声音的振动传导到鼻腔及其通路。不过在歌唱时,对通道入口的任何完全关闭,都只是瞬间的,或者只是为了发清楚辅音。由于这种关系,参与抬起软腭活动的肌肉有两对,即提起软腭的肌肉和扩张软腭的肌肉。前者关闭了鼻腔的入口,后者则使软腭旁侧打开,这样就打开了通向鼻腔的渠道。这种软腭的伸展和肌肉的收缩,是经受来自喉头下负有特殊压力的气息流所必需的状态。如何发展软腭的这种能力,是发展歌唱技巧的又一个重要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