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践这个活的机制,主⁃客结构中充满着人与外部世界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这种运动按其方向分为内外两种形式:(1)外向的人的对象化;(2)内向的对象的人化。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形式:人的对象化。所谓对象化,就是指主体在实践过程中把自己外化为对象,并在对象中直观、确证自己,使对象与自己处于一个不可分割的主⁃客结构之中。在劳动过程中,“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原来属人的东西经过劳动“消失在产品中”[5],人就转化为“物”,转化为对象。不仅如此,人的特殊的主观能动性在于,他在把自己外化为对象之前,已经观念地把握了对象。观念作为对象的主观表象,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它总是逻辑在先的东西。“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6]因此,没有主观性就不成其为主体,也就没有对象性。但是,主观却不能独立地自我转化为对象,它必须通过人的实践、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使自己转化为对象。精神不能自己变为物质,只有在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中,才能把自己对象化在物中,使“主观见之于客观”[7]。这样,人的意识、观念和目的性就作为物的属性在人与物的“关系中表现出来”[8]。
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的有机统一,就是人的对象化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自然界被同化了,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9]。“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10],属人的东西转化为属物的东西。劳动“一小时终了时,纺纱运动就表现为一定量的棉纱,于是一定量的劳动,即一个劳动小时,物化在棉花中”[11]。于是,对象由“自在”状态转化为对主体来说的“为我”状态,体现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展现外化出人的本质力量。这样,人就在必然中获得了自由,在有限中实现了永恒。所以,“无论从理论方面来说,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12]。
第二种形式即对象的人化,是第一种形式的反向运动。人不像太阳,把无限的光和热无偿地赐给人类。因此,人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运动从来就不是单方向的,人的对象化需要以对象的人化作为基础和前提。人的对象化是人在一定的主观目的支配下,通过四肢的运动向外输出脑力和体力,创造出一个日益丰富的对象世界;对象的人化则是在确定的外部条件下,人通过实践日益创造出自身的丰富性。人类学的研究证明,几千年的文明史对人的生物结构改变甚微,而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却是空前地丰富发展了。[13]正是由于外在的文化(广义地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和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具有同样的丰富性和异质的同构性,马克思才把对象世界理解为“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4]。(www.xing528.com)
所以,对象的人化就是客观世界通过主客体之间的实践向主观的转化。“每个人都千百次地看到过‘自在之物’,向现象、‘为我之物’的简单明白的转化。这种转化也就是认识。”[15]客观世界不会自动直接转化为人的认识,它也必须通过实践这个活的机制,才能实现这种转化。这样,对象的人化就表现为实践向认识的转化,表现为主体活动向主观认识的转化。关于这个转化,列宁曾经精辟地指出:“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亿万次地使人的意识去重复各种不同的逻辑的格,以便这些格能够获得公理的意义。”[16]当代认知心理学派的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进一步充实丰富了列宁的论述,证明人的逻辑运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正是从人的动作(实践活动的基本元素)亿万次重复中形成“动作一般”,然后再转化为思维一般的。他们把这种转化过程称为“完形”(格式塔)。所谓完形,就是首先把认识对象看作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对象的完整表象。所以,“完形”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对象人化的过程。
人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走着同一条路。“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17]所以,我们不但可以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而且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