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继民学术文集:德道的内外一体,探索道性自由

安继民学术文集:德道的内外一体,探索道性自由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都从道那里获得了自己的根据,天地万物之所以为天地万物,正缘于它其中的道,道分而言之即为德为性,在儒道语境中均适切。这里,人、天地万物和道一体冥合,道通过德获得了既内在又超越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禀赋,人由于分享了道的这种自然而然性而获得了自身存在的原因和根据,亦即是获得了自由。从本体论上考察道的属性,道性自然就是道性自由。

安继民学术文集:德道的内外一体,探索道性自由

中国哲学特别是道家观念系统认定,宇宙、人类起源之哲学根本问题为一元、自因、时间性的,这便使所有人均可生活于一重化生活世界之中。[32]道是关于世界整体性、根本性意义上的不可言说性并从而获得绝对性。这一绝对性之道保障着人的自在性自由,自在性自由在道家观念系统中也就是“德”。“德”即人之所以为人之自由天性,又由于道“稽万物之理”(《韩非子·解老》),所以,“道法自然”(《老子》第25 章)实即道性自然、自在。[33]

道性自然自在于此的根据是:

(一)如果将自然作天地万物解,则天地万物中有道,此道即万物之德。德者,得也。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都从道那里获得了自己的根据,天地万物之所以为天地万物,正缘于它其中的道,道分而言之即为德为性,在儒道语境中均适切。于是,道不再有别的原因和根据,它就是自己的原因和根据,即,道是自由的。这里,人、天地万物和道一体冥合,道通过德获得了既内在又超越的本体论形而上学禀赋,人由于分享了道的这种自然而然性而获得了自身存在的原因和根据,亦即是获得了自由。

(二)自由一词中的“自”字,有“开始”义、“原因”义,甚至有“即使”的转折义和推理的“假如”义。[34]开始在本体论意义上就是创始,道之所以要创始,并没有什么道理,如果硬要给个说法,沈清松认为是因为道的“慷慨”[35]。道因其慷慨性而获开创之原因性。道创始和神创始的区别是:它并非宗教家的“信其为真”而是哲学家的“认其为真”,正是在“认”“信”之区分义上,康德划清了哲学和宗教的界限。如果搁置“自由”一词在西文中的复杂意义,[36]根据其汉语的语义自然延伸性,完全可以将“自由”二字颠倒过来进行自我解释:“自由”就是“由自”。自由之意只能在语言学的最高处说:对任一所指而言,它(他)自己就是自己的原因。自由原则在近代西方的确认,标志着现代人类进入以人为本的自本自根自因性世界观念之中,从而走出了中世纪神圣阴霾的笼罩,韦伯将此称为现代性的祛魅。但是,对大中华这样一个从来就是复数本体[37]文化形态来说,由于我们从来不曾真正进入过一神的神本主义状态,也就不存在冲出神学迷雾的冲动。由于孔、老和庄、孟对鬼神的理性存疑态度,中国人在本体义上从来自由。认识论上说,对神圣之域的开放态度无须罗尔斯、哈耶克的无知之幕,相信时间会再来(金岳霖)便希望所知日多,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三)“德”作为显现在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中的“道”,拟于一神教创世”的神的自由性,道可以理解为神的大自由,德作为道的分项,可以理解为人的小自由。这样,中华文化中人的非原罪性就可以得一本体性的诠释,黑格尔意义上的中华传统只有一个人即圣王自由的说法,即可据此给出一个中性的知识论回应。(www.xing528.com)

从本体论上考察道的属性,道性自然就是道性自由。道不仅是上帝般超越的外在性,同时是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自我规定性。天地万物之所以是这个样子,没有他因,只有自因;没有另外一个理想的世界,只有我们可知可感的这一个莱布尼茨式的足够好的世界。没有彼岸,只有此岸。[38]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内在而自洽统一,所谓天人合一[39]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身心合一甚至情理合一等诸多命题,都源于《道德经》本体和万物的自然性关系:道并非天地万物的外在性,而是与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既融洽为一而又超越其上的本体。自然性即自己如此的道把自己的无形性内置于存在世界的有形界,“有”和“无”不是世俗和神圣的两个世界,而是同一个世界的显性和隐性,隐性不仅是显性的最后原因和根据,且只通过其显性呈现出来。

王弼发端的“无本论”,由于佛学的刺激而使“无”渐渐远离“有”的现实性,升华为宋明道学那空明澄澈的“天理流行”。但陆王心学特别是阳明心学在明代的全面反拨,却再一次显现出原儒、原道的巨大潜能,使中国思想的历史重新回到它原初的自生自发性,从外在的天理强制回归到内在的良知性自由。[40]冯友兰晚年从新实在论重回“理在事中”,可以理解为:冯先生以浓缩的人生历程方式,重复了佛学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冲击和文化演化过程,从游离到回归。按心学的思想方法看待自由意志,“理在心中”的意义正是人的自在自足的自由本性。人性根据不假外求,天然自足,这就是中国最本根的自由论。

当然,这种自由人性的认定,不仅参与导致治乱兴衰的朝代更替、六道轮回,且往往导致社会政治生活要么一盘散沙,要么专制独裁。但引入科学、民主的现代化转型之后,儒道互补文化形态仍可有效遏制一神教的文化殖民,葆有我们的人文景观和民族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