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性善包括仁、义、礼、智四个德目,即“四德”。面对人类生活场景以及文化世界的深度、广度和复杂性,难以对人性给出一个确切明晰的答案。人性有n 种,x 是n 中的一个。“性相近,习相远”暗示了人性的存在,但孔子并没有说人性到底是什么,于是子贡长叹:“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不知为不知”,这是伟大的明智。历史的第一层含义是关于事实的即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但历史这个故事必定消逝于时间的无情流逝中,只留下踪迹杳然的残砖断瓦供我们猜测它的零星片断,于是我们不得不进入历史的第二层含义:历史文献。文献的使用、校勘、整理、回忆、诠释在相互矛盾的事实面前经过理性的选择,在激烈冲突的价值中作出判断。这两层含义意味着人永远无法获得最后的终极实在,因为人只有一个世界——文化构造的世界,并不断重构这部人类文化的大书。时间由于历史产生了未来的向度,人只有在未来中才能理解和认识自身。面对那永远难以确知的未来,自由,人的自由,必须在历史中才能理解。由理念到现实的转化生成,就是做人的在世一生。人是目的在先的动物,人的劳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社会活动都是目的在先的。[4]仁义是支配人心的道德力量,充扩它也就体验到了天。人心对自身仁义的发现和确立,使中华文化形态获得了一种关于人自身的坚实的信仰。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成德理想和做人主义是儒家的基本纲领。因此,人不是“什么”,人就是他的共在性,他的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孟子思想的价值在于他区分了人实际上是什么与人应该是什么,这使得中国伦理学呈现出做人主义的面貌。人生有一基础,人生有一目的,人生是一过程,当异己的力量被人的道德力量超越时,人的内心不再紧张不安,人的生命不再卑微渺小;在与人共在中通过横向超越的爱人,自由被安顿在秩序之中。(www.xing528.com)
人性向善是一个自生自发的、秩序性自由的现实生活过程。以自生自发的自然为社会生活衡准,伦理秩序中安顿下来的现实自由是儒家做人主义的根本路径。居仁由义,择善固守既是普遍的天命又是每个人的心,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庄子云:有真人然后有真知。对作为孟子核心理念的善价值的逻辑分析,迫使我们在社会价值的意义上,沿着中华人本文化形态的理路,把另一位思想巨人——荀子提前请过来(他在汉代比孟子的实际影响更大,却被宋明道学家排除出道统之正),看看荀子和孟子何以在人性论上持相反的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