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文化案例:春节、元宵主题活动促进文明城市创建

传统文化案例:春节、元宵主题活动促进文明城市创建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案例一:“春节、元宵”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把传统节日教育与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规划、学校德育计划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知识普及与推广工作,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寒假。

传统文化案例:春节、元宵主题活动促进文明城市创建

(一)案例一:“春节元宵”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为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传统节日教育与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规划、学校德育计划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知识普及与推广工作,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寒假。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决定在全校开展以“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弘扬传统美德,做“和雅”中学生

二、活动内容

第一,“文明用语道祝福”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在春节、元宵节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学习传统礼仪,给家人、亲戚朋友拜年;与长辈说说知心话,谈谈自己一年的收获,以及新年的新计划等;感谢长辈的养育之恩,弘扬中华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

第二,“移风易俗,从我做起”活动。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习俗,通过参与贴春联、猜灯谜、学习民间艺术等活动,感受节日氛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利用节假日宣传移风易俗,倡导时代新风;厉行勤俭节约,抵制攀比炫富、奢侈浪费和封建迷信等不良之风;听家人讲家风故事、晒家庭幸福、秀家庭梦想,弘扬新时代的优良家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读好书诵经典”活动。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经典书籍,引导学生利用寒假诵读中华经典,培养读书习惯,增强爱国爱乡情感;鼓励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第四,“我是劳动小能手”活动。广泛开展“6秒管理进家庭”活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家务事帮着做,公益事情参与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洗叠衣服、洗菜做饭、除尘扫地,积极参与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等实践活动,培养自理能力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第五,“志愿公益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深入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等场所,开展关心、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及困境儿童等爱心志愿服务,为他们送去节日祝福;倡导文明绿色出行,参加环保公益实践活动,积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第六,“我看社会新变化”研学活动。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组织学生走访乡村企业、参观博物馆等研学实践活动,记录节日期间社会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深入体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6项活动中,要求学生任选1项活动撰写心得体会和拍照留影,在开学初,班主任教师在班级学生的所有材料中精选两篇心得体会和两张最美瞬间照片,上传学生发展中心邮箱,学校将及时给予评奖。

三、工作要求

第一,加强领导。各班要把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寒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深入贯彻上级要求的重要举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文明校园等创建活动,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拓展、丰富节日。

第二,精心组织。各年级、班级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真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融入“我们的节日”活动中,根据传统节日的特点,设计多种活动方式,推动优秀文化传承创新。

第三,营造氛围。学校利用宣传栏、横幅、班级文化长廊等形式进行节日氛围布置,营造有效浓厚节日氛围。

第四,安全保障。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校要做好安全教育,特别是加强交通消防、用火用电等安全防范,切实保障学生的假期安全。新学期开学初,以适当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节日实践交流活动,邀请学生讲述自己在节日期间的所见所闻,分享自己在元旦和春节期间的实践记录、活动照片,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案例二:“缅怀先烈,立志报国”清明节活动

在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洪凝初中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决定开展清明节“缅怀先烈,立志报国”主题教育活动。

一、活动目的

学生通过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的来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通过缅怀先烈,知道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懂得感恩、回报社会;通过亲近大自然活动,学生不断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感情。

二、活动时间

清明节期间。

三、活动内容

第一,召开主题班会——“缅怀先烈,立志报国”。各班班主任先让学生了解、查阅清明节的由来和清明节的习俗等,在此基础上召开主题班会,学生间、学生与教师交流先烈的光荣事迹,学习先烈爱国奉献的精神,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爱国主义理想。(全体学生)

第二,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组织发动家长和学生一起登录文明网“清明节祭英烈”专栏,进行网上签名寄语、献花。完成后,家长将截图发到班级群里(每个班级上传学生发展中心2—3张照片)。(七年级学生)

第三,组织“学先烈、忆英豪,争做‘和雅’青少年”活动。组织学生动手搜集、阅读革命烈士的有关故事、诗集等,以班为单位组织讨论交流,表达感受,重在说真话、诉真情,并撰写读后感,每个班级精选6份优秀读后感上报学生发展中心。(八年级学生)

第四,密切配合县委县政府《防火期森林禁火令》的颁布实施,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祭祀,绿色清明’从我做起,争做文明倡议者”活动。(全体学生)

第五,开展“励志青春,走近自然,共创和谐”远足活动。利用清明节前后,组织学生进行远足,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增强学生亲近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集体观念、纪律观念和环境意识。各班级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撰写感悟。每个班级精选6份优秀感悟上报学生发展中心。(七年级学生)

四、活动要求

第一,各班级要紧紧围绕主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按要求及时完成相关活动,并及时上交、上传相关活动材料,将结果纳入班级月常规考核。

第二,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清明节。

(三)案例三:端午节活动

一、活动目的

第一,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意义,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第二,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纪念秋瑾。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节日的意义所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正在形成的民族正义感和爱国情操,激发每位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

第三,端午节也是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促进学生与家人增进感情,体验亲情的魅力。

二、活动时间

端午节期间。

三、活动安排

(一)举行一次有关端午节的主题班会

①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www.xing528.com)

②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古诗文,并进行交流或赏析。

③讲解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歌,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④为学生讲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

(二)组织“快乐端午我实践,传统佳节我收获”手抄报比赛

1.主要内容

端午节的来历、典故;有关端午节的活动;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创作;有关端午节的美术作品

2.要求

自备纸张,统一用8开纸;内容充实,图文并茂,设计美观大方;右下角注明班级及姓名。

每个班级精选5份,上交团委,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评选,评选结果张榜公布并纳入班级考核。

(三)“我向长辈学一技”主题活动

第一,在家里向长辈学习粽子的各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尝不同地方、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

第二,和家长共同动手制做香囊,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四)体验端午情怀

第一,学生将制作好的香囊送给家人,向家人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学会感恩,感谢父母平日为自己做的各种事情。

第二,同学们将自己包好的粽子带到学校来与朋友、同学、老师一起分享,培养孩子之间、师生之间的友情。

第三,能够背诵有关端午的诗词名句,或介绍屈原的故事。

四、活动要求

第一,班主任认真组织,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二,各班级也可自行设计活动内容,做好资料收集。

(四)案例四:中秋节活动

一、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活动让学生明白中秋节的最大意义与主旨是“团圆”。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

二、活动主题

浓情中秋,月圆人圆。

三、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后一周。

四、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佳节读月(主题阅读)

第一,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各班级开展相关晨读。

第二,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会,让学生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

第一,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各班将资料、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照片等经过精心设计,展示在年级微信群中,同时上传5—6张照片至学生发展中心。

第二,各班级可以在班级文化长廊中设置一面“寄情”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教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情义写在纸上,并贴在墙上。

(三)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

第一,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

第二,开展“快乐体验”志愿者活动,组织青年团员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月饼,送温暖。

第三,将“品月饼赏明月”中发生的令你最难忘记的一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四)第四阶段:佳节思月(交流汇报)

第一,回顾自己读、忆、赏月的历程,与亲友、同伴交流分享感悟,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更期望伟大的祖国在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第二,七年级各班上交故事或诗歌两份,八年级各班上交征文两篇,九年级各班上交绘画两幅,上交至团委,届时将进行评奖,并将结果纳入班级考核。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