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社团活动纪实:突破美好校园

班级社团活动纪实:突破美好校园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留住美好校园”社团课程开发与实施1.负责人负责人是校长,主要负责社团课程的总体规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五)“留住美好校园”社团课程评价1.对社团课程纲要的评价第一,社团课程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与课程总目标导向一致。

班级社团活动纪实:突破美好校园

(一)成立“留住美好校园社团”的背景

首先,为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以学校基地,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对课程管理的自主性,发挥教师特长,办出学校特色,以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优化课程和资源配置,使学校成为课程改革的中心,在学校争创市级园林化学校的大形势下,利用学校丰富的生物资源,成立社团,带领学生探索多彩的校园植物。其次,学校始终以“建学生喜欢的校园”为目标,着眼于大格局,育大器之英才,校园建筑的布局合理,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学校环境优美,人文和谐,校园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独具特色,儒雅文化氛围浓郁、特色鲜明。

洪凝初中拥有一批求实务新、爱校如家、废寝忘食、忘我工作的教师,拥有执着追求、夜以继日、团结互助、勤奋好学的学生,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姐、学哥们在各行各业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学生在三年青春的时光里,留下了多少美妙的时光,又有多少美妙的时光被错过;记录了多少精彩的瞬间,又有多少精彩的瞬间被遗忘。成立“留住美好校园”社团,孩子们拿起自己的笔,描绘出校园美好的记忆;孩子们开动聪慧的大脑书写出美好的感言;孩子们启动勤劳的双手,用校园美景制作出精美的书签,展现优美的校园、儒雅的品行。

(二)“留住美好校园社团”的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留住美好校园”社团要学习、采集包含松科、柏科、蔷薇科等29科共50余种植物。分别从科属名、中文名、学名、别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文学生态学、药用价值等多方面介绍植物,让学生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了解多种常见的校园植物的形态特征,学习与之相关的著名典故、散文诗歌、生态价值等,可以培养学生对植物进行分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学生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此目标与生物教材内容相呼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物、热爱环境的美好情感,培养了学生立德树人、爱校如家的优秀品行。

2.教师发展目标

教师应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回归生活,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三)“留住美好校园社团”的原则

1.人本性原则

社团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社团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整体性原则

社团课程的开发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

社团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园的价值而设置的,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旨在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

社团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并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留住美好校园”社团课程开发与实施

1.负责人

负责人是校长,主要负责社团课程的总体规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2.监管中心

监管中心是学生发展中心、教科研中心、督考办。其主要有以下六个职责:一是构思并制订社团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二是制订社团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三是组织教师进行社团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四是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五是经常深入社团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活动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六是做好社团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3.实施人

实施人是全体生物教师和学生。其主要有以下八个职责。

第一,教师在每个学期初要制订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由学校领导小组进行审定。

第二,教师在每个学期初应撰写社团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是每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应该符合课程特点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相一致,注重过程的预设和教学方法的选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采用学生喜爱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在社团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述,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活动的结果。

第五,在课后,教师要写好教学反思。

第六,教师应按照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校园绿色植物、采集整理植物标本、制作留住校园书签。形式应多样,以使学生灵活地掌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第七,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采集、浸制。

第八,在社团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档案意识,搜集整理好社团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以方便总结、改进和推广,并做好展示汇报工作。

(五)“留住美好校园”社团课程评价(www.xing528.com)

1.对社团课程纲要的评价

第一,社团课程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与课程总目标导向一致。

第二,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获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三,课程评价是否标准明确,方法是否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

2.对实施过程的评价

教研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有“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内容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学生制作成果等。评价应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3.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进行考试或考查,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以“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的评比条件。二是学生学习的成果,通过评比优秀采集、优秀校园寄语、优秀书签等形式展示学生成果,将成绩优秀者的成果记入学生发展档案内。

(六)“留住美好校园”社团的遴选程序

发布社团推介书→学生自愿报名→班级学生初选(每班不超过1/4的学生)→初步活动→学生活动体验后最终报名

(七)“留住美好校园”社团活动方案

1.活动时间

活动时分为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集中活动时间为每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分散活动时间为周末和工作日闲暇时间。

2.活动内容

“留住美好校园”社团的活动主题是留住校园美好。社团成员通过社团课掌握植物标本的采集与浸制方法,在社团教师的指领下分季节采集校园内的植物,并根据采集的植物配以美好校园寄语。

3.活动周期

社团活动周期为一年,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采集校园内植物的花、叶或整株草本植物。按照四个季节进行整理收藏,或者按照叶、花等器官进行整理收藏。

4.制作书签

一套书签包括五张,对应学生在春、夏、秋、冬对校园的回忆,以及总体概念与同学留念。

书签正面包括学校标志——五莲县洪凝街道初级中学、校训——“明德至和博文成雅”以及学校图片(春:学校整体图;夏:学校大门口;秋:学校大型活动照片;冬:学生日常活动照片。需要注意的是,照片要有温度、有情感、有意义)

书签背面的右上角设置为主题——青春·洪中时光(位于右上角),中间为干花图片,左下角为寄语(字的大小不同),右下角为学校公众号二维码(也可放在正面)。

书签正面除去学校图片之后的留白颜色可以为卡其色,如图4-1、4-2所示。书签背面的参考效果图如图4-3至图4-6所示。

图4-1 右上角:青春印记关于一段时光

图4-2 左上角:洪凝初中——未来

图4-3 春:豆蔻绿配色为白色(寓意勃勃生机)

图4-4 夏:樱花粉(寓意小荷初露,繁花似锦)

图4-5 秋:杏黄色(寓意戒骄戒躁、硕果累累)

图4-6 冬:天青色配色为白色(寓意厚积薄发)

(八)“留住美好校园”社团活动效果

第一,本次社团活动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了学校的整体发展。首先,社团课程的研发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其次,社团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的特色建设得到丰富和发展,为打造特色学校构建了平台。最后,以社团课程活动为载体开展的多种活动,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第二,本次社团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了教育科研的能力。首先,在校本课程研发与实践过程中,提升了教师的教育实践水平,实现了教师个人的价值,通过参与校本课程的研发,教师在课改中逐步成熟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也有了明显的转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增强。

第三,本次社团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