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能化社会拟人化发展-人与全球智能系统的互动与联结

智能化社会拟人化发展-人与全球智能系统的互动与联结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一世纪后半叶,全球将进入“拟人化发展”阶段,这表示人类可以借助特定的技术手段,给整个社会的发展配置“拟人化”的智能系统,让全球互动与联结拥有仿生和神经反应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互联与感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媒介不断出现,推动人类传播方式的创新。不难看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导致了媒介依赖,更加智能、便捷的可穿戴设备不断刷新人机交互频率与使用者的满意度,强化了人们与媒介间的黏性。

智能化社会拟人化发展-人与全球智能系统的互动与联结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如果将工业社会所创造的成果视为全球的四肢和肌肉,早期的信息化视为全球的神经元,复杂的技术集成视为全球大脑中枢,那么当前的云计算、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飞速发展,都在预示着全球大脑功能的日渐完善。二十一世纪后半叶,全球将进入“拟人化发展”阶段,这表示人类可以借助特定的技术手段(虚拟现实全息影像、人工智能、神经传感等),给整个社会的发展配置“拟人化”的智能系统,让全球互动与联结拥有仿生和神经反应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互联与感知。

资料链接

中国大数据发展已基本形成京津冀区域、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四个主要聚集发展区。京津冀区域以北京为主导,辐射带动天津、河北大数据发展,该区域大数据发展集聚程度相对较高。长三角地区形成了以江苏为龙头、各省齐头并进的格局。珠三角地区则以广东为依托,以明显优势居全国首位。中西部聚集区包括四川、湖北、陕西、重庆和贵州5个省市,该地区以发展水平分别位列全国第八、第九的四川和湖北为代表。

(来源:《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白皮书(2020年)》)

(一)智能化产品样态丰富,借助科技之力延伸人的能力

从农业化社会到工业化社会到媒介化社会到智能化社会

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与互联网的繁荣使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便捷多元,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普及率的提升与人们互联网使用时长的逐年递增,使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媒介形态的不断革新,让人们开始摆脱对手持移动设备的依赖,从而解放了双手。智能化社会的智能移动终端从物理形态上来看,已经从单一的电脑平板手机,发展到眼镜手环、手表、衣服等可穿戴形态,曾让人观望的高端科技创新产品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普华永道(PwC)2014年发布的可穿戴设备专项调研报告显示,未来可穿戴设备将会给社交媒体、娱乐业、游戏、零售等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预计到2017年,可穿戴设备市值将超过60亿美元。可穿戴设备这一媒介形态不仅在物理形态上与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不同,更能最大限度地简化人机交互方式,使用者最为基本的心跳脉搏、大脑神经、语言动作都可通过可穿戴设备的集成芯片传感器实现信息交互。可穿戴设备能够及时且不间断地进行传感反馈,如对个人的健康运动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做出相应反馈,并将相关数据进行共享。

可穿戴设备极大地缩短了人与媒介的交互周期,以分钟、秒为交互频率。更为重要的是,可穿戴设备直接与人的身体联结,人的身体也因此成为“智能终端”。麦克卢汉说过,媒介是人的延伸。报纸延伸了人的眼睛,广播延伸了人的耳朵,电视同时延伸了人的眼睛和耳朵,计算机延伸了人的大脑,可穿戴设备则全面延伸了人的感官,它将人与生俱来的身体机能延伸,且通过传感设备、技术手段等收集人体数据,为使用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式、人性化的感知体验。可穿戴设备对人体的延伸不是毫无温度的外在感官化存在,人创造媒介,媒介是人的精神、身体的延伸,改变着人的生存方式,重构了人认知世界的方式。麦克卢汉注重将媒介技术与人的感官相连,人体原本的器官或感官机能经由媒介技术而被放大或强化。而这种技术媒介与人体相联结的趋势在莱文森(Paul Levinson)看来是媒介逐渐与人类趋同,并朝着人类的形态与功能“进化”,直到媒介能够完成人类能做的所有事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媒介不断出现,推动人类传播方式的创新。在不断融入人们生活的同时,媒介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这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关于新媒介技术对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早有预言,人体的中枢系统会自动麻痹新技术营造的新环境,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总是滞后的。梅尔文·德弗勒(Melvin DeFleur)更进一步指出,当新媒介技术融入社会后,人与媒介间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双向依赖的关系,且媒介是被较强依赖的一方。在智能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人们通过依赖媒介信息来消除对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通过媒介获取新知,满足精神追求。外部世界变化之快,以一己之力无法涉猎更多有用信息,人们便会保持对媒介的依赖,一旦离开媒介就会变得焦虑,变得无所适从。不难看出,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导致了媒介依赖,更加智能、便捷的可穿戴设备不断刷新人机交互频率与使用者的满意度,强化了人们与媒介间的黏性。这种状况必将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人们沉溺在媒介营造的虚拟社会之中,难将其与现实环境区别开来,智能移动终端的数据记录还有可能涉及隐私侵犯等伦理问题。而今后,随着技术的持续革新,人们会被越来越多的超智能终端所包围,提升媒介素养迫在眉睫。人们应正确认知媒介变革——媒介是人类认知世界与创造价值的工具,但人类不应毫无选择地沉溺在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之中,要提高信息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媒介是人际交往的基础,网络空间衍生虚拟社会关系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开始了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发展,并且持快速增长之势,正深刻改变着现实世界。基于此种现实,各国结合实际,纷纷提出应对策略。如,德国提出“工业4.0”的概念,以期通过网络技术与信息共享建立起高度灵活的数字化与个性化的服务生产模式;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概念,提倡基于互联网的人机互联,升级社会关键生产领域;我国的“互联网+”概念,将互联网作为核心引擎,在万物互联中推动社会创新。历经有线联网、无线互联、万物互联的互联网,在未来还会创造出更多无法想象的空间。互联网引发的不仅仅是技术革命,更是社会革命,而这一切都是在人的创造中完成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媒介是人际交往与构成社会关系的基础,是整合社会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力量。社会关系的绵延与进化对媒介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媒介形态的变革意味着信息传播手段的革新,新媒介形态对旧媒介形态的延伸与补充,为信息及情感的传递,乃至社会关系的整合升级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渠道与动力。

历次媒介形态的迭代都会引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字突破了口语与肢体语言传播的距离与内容,依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联盟开始大规模迁徙,带来了国家地域的划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日渐分散与多样化。印刷术的发明释放了信息传播的自由,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基于纸媒的沟通形式摆脱了视听感知的限制。电子及网络媒体的兴起更是带来了社会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巨量媒介信息淡化了人际网络,社会交往从依附性向自主性转变,社会关系的建立不再受时空限制,开始以个人需求和行为规范为导向,形成了继血缘、地缘、业缘之后的第四类社会关系——虚拟社会关系。

互联网能够持续繁荣发展与人们对虚拟社会关系的需求相关,网络功能也因此愈加强大。这是社会关系需求对互联网媒介的直接渗透,是媒介对社会关系变革的直接参与。

虚拟社会关系是媒介渗透社会生活的直接产物。第一,虚拟社会关系中的交往模式发生了改变。成员关系不是源自地域或情感的有形联结,而是通过虚拟社交实现的自我认同。虚拟社会关系中的交往模式相较于现实社会有了一定的转变,虚拟社会关系的形成与维系以虚拟社群成员的参与、认同、需求及共同利益为核心,虚拟社群的发展源自参与者的创造,这种社群关系不仅在线上维系着,还会延伸至线下,作用于现实社会,成为社会文化变革的积累。第二,虚拟社会关系中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改变。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开放性与传播方式的便捷易得跳出了传统广播电视时代内容的强线性编排与单向传播的限制,愈加满足了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人们在碎片化的网络空间中进行信息的自由组合,逐渐建构起虚拟社群中以个体为中心的特质。第三,虚拟社会关系中的交往内容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具自主性与创造性,较少受到现实社会角色的束缚与群体压力的制约,人们更乐于表现本我,情感的涉入与交换成为交往过程中的增值环节。但是,网络空间中的社会关系有着极强的虚拟情境化成分,尽管能够迅速累积人气,却不利于维系人际关系的黏性。因迅速膨胀的网络热点事件聚集起来的网络社群,在事件热度消退后纷纷离场,就是最好的例证。

(三)技术革新引领社会变革,互联共享发展与风险并存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驾驶、3D打印等新技术的兴起,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有机结合,由此开始了智能革命。在智能化社会中,“大数据”“互联网+”“共享”等概念已在局部尝试成为国家的主流,并已在社会多元场景中得到运用,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成为重塑产业生态、促进经济发展与推动社会变革的关键路径。开放、创新、共享成为这个时代的新特性。基于互联网的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如5G、大数据、云计算等)和新人工智能技术(如跨媒体推理、人机混合智能、自主等)一路高歌猛进,日渐参与到国家安全、社会民生国民经济等领域,深度推进了媒介智能化、生活智能化、交通智能化及城市智能化的建设。智能技术将在提升人类工作效率的基础上解放人的脑力和体力,生产结构将由大体量的超级工厂转向创造性强的小微企业。鼎盛时期的通用汽车在1955年雇用了60万名员工,“脸书”(Facebook)在2016年时仅有6000名员工,亚马逊公司2017年创造100万美元收入仅需要1名员工。(www.xing528.com)

更为重要的是,智能化社会中的经济运营模式也开始从实体转向虚拟,共享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基于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搭建的运营平台能够聚合巨量的小经济体,从而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正如传媒策略家汤姆·古德温(Tom Goodwin)所言:“脸书作为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却不生产原创内容,优步(UBER)作为全球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却没有固定车辆资产,爱彼迎(Airbnb)作为全球最大住宿提供商却无任何房产阿里巴巴作为最有价值的零售商却从没有存货。”智能化社会中的经济运营开始加入虚拟元素,人力不再是商品生产与服务的唯一支撑,基于网络连接的经济模式实现了共享、共建、互通。智能技术必将给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毋庸置疑,但其是否必然会促进经济增长仍不能下定论。生产技术的革新通常对提高生产效率、带动新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经济的增长不仅受到技术的影响,还与宏观社会环境相关,如宏观市场环境、国家政策指向等。

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社会个体生存的地理区域、知识水平、信息技能等存在差异,导致了智能化社会中人们在接受与运用新技术方面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会引发新的不平等。全球互联的数字经济与产业平台给有新想法并能迅速付诸实践的个人及小微企业带来了巨额收益,而科技含量低的普通劳力则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资本与技术的聚合,使得财富差距不断加大。智能技术不仅作用于生产结构,还会作用于社会结构。这一点首先就表现在就业结构的调整上。从业者的不可替代性越低,其被淘汰的概率就越大,这会危及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就中国的现实国情而言,我国自2000年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5,达到3.2亿。技术革新与老龄化并存的社会现实将进一步加大就业难度。智能技术影响着社会结构,也影响着微观个体的认知与行为。机器思维的缜密与“有意”的个人数据的收集使机器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的个人喜好,而这都是在我们不经意间的“扫码关注有惊喜”中完成的。视频网站、美食团购、购物网站等通过算法推荐适合我们的影音与商品,这不易被察觉却又十分精准。现在的我们,是更加依赖于算法推荐还是倾向于家人与朋友的忠告?是否还有独立辨别与思考的能力?我们的隐私是否被有效保护?这些都是智能化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智能化社会的发展理念是机器的人性化与人的智能化,人机共生中有人机竞争。智能技术是人的智力与体力的延伸,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不确定因素。如何将这种不确定的风险化解是智能技术“热”过后的“冷”思考。生活在智能化社会中的我们除了要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人文素养,还要兼具一定的数据素养与科技素养,正确地认知与传播信息。智能化社会融合数据化、平台化、智能化等多重技术元素,但如果要实现长足、健康的发展,还应融入情感、伦理、安全等人性内涵,以辅助人类更好地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互动。人类文明是人类的智慧创造,人工智能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也必将造福人类。人工智能不仅要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更要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智能化社会的深入发展靠的不是智能技术的自由化与自动化演进,而是人预先对智能化进程进行理性设计与科学规划,真正推动智能化社会朝着符合法规伦理与人类愿望的方向发展。

2013年,牛津大学人工智能研究者迈克尔·奥斯本(Michael Osborne)和卡尔·贝内迪克特·弗雷(Carl Benedikt Frey)发表了名为《就业的未来》的论文,在该论文中,他们对702种职业的未来状况进行了评估。他们认为,电话销售员、检索员、数据录入员、报税编制员、银行开户专员、裁缝等职业未来被计算机取代的概率高达99%;采购专员、银行柜员、信贷员、部件销售人员、法务秘书会计等职业未来被计算机取代的概率同样高达98%。

当今时日,从社会生产到日常生活,从有限时间到无限空间,互联网、数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引领的信息革命衍生出一批著名的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苹果、微软等。智能技术作为此次信息革命的核心动能,将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叠加释放,快速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重塑经济社会运行模式,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幅整体跃升[8]。可见,智能化不仅仅是高新技术的应用,还涉及了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及社会治理的转型和变迁。

机器比我们更了解我们的爱好

【注释】

[1]1996年世界食物大会(WFS)签署《世界食物安全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Rome Declaration on World Food Security and Plan of Action),将食物安全定义为:“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食物,并且在数量、质量和种类上都保证充分营养,在既定的文化中能被接受。”

[2]浙江新闻.地球的故事│世界各地庆丰收节[EB/OL].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037163.

[3][法]多迪埃·莱库内.法国农民修梯田[J].科技潮.2000(11):96.

[4]“后工业社会”这一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提出,主要是指服务性经济将取代产品生产经济,专业技术人员将处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将是社会革新的源泉,智能技术将是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

[5]钱宁.劳动关系治理与工业社会秩序的建构——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的企业社会工作[J].社会工作.2014(1):11-17.

[6]林溪声,刘鹏.技术促进共享媒介建构秩序——“媒介化社会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新闻记者,2009(11):81-84.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32.

[8]陆峰.人工智能: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N].中国电子报,2017年9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