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与智能化社会:媒介化社会及其特征

人与智能化社会:媒介化社会及其特征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媒介技术的革新与媒介“质”的融合直接影响了媒介化社会的形成。随着媒介化社会的持续发展,这种影响甚至会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的社会运行系统中。媒介化社会的突出特征就是对信息环境的重构。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为人类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储备,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次的交往,媒介恰好为人们搭建起了基于信息互动的精神交往平台。

人与智能化社会:媒介化社会及其特征

新媒介技术是媒介化社会的核心,媒介化社会的发展与媒介技术的革新紧密相关。媒介技术产品推陈出新,博客、微博、微信等媒介形态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从最初的生活“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我们的生活正在融进以新媒介技术为核心的媒介化社会之中。

(一)媒介技术促进媒介形态更迭,媒介融合是媒介化社会的技术支撑

每一种社会文明的衍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媒介化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与媒介的发展紧密相关。一方面,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传承需要媒介这一载体,另一方面,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着媒介的传播内容。媒介化社会是媒介技术变革促使社会信息系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

复旦大学的童兵教授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利弊共存、潜能无穷”16个字概括了媒介化社会的特点,他认为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手机移动媒体,未来的作用、未来的市场前景深不可测。[6]需要指出的是,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会不断衍生出新型媒介,但这并不意味着旧有媒介的消亡,新型媒介也不是旧有媒介的简易叠加,而是各媒介要素有机融合后整合到新的传播形态之中,实现从低级传播方式向高级传播方式的转变。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问世,1969年实现多台计算机互联对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互联网诞生,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开启了Web 2.0互联网加速发展的时代等,这些都是媒介要素融合的时代印记。媒介技术的革新与媒介“质”的融合直接影响了媒介化社会的形成。

新媒介技术的迭代以吸纳传统媒介的优势为基础,进而推动了传统媒介融合发展,促进了媒介传播功能的多样化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不同媒介的融合不仅仅是不同媒介形态的聚合,更要打破不同媒介形态间的壁垒,成为媒介化社会进行融合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平台。加拿大著名媒介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说:“媒介即信息。”不同的传播方式在相互竞争中协调发展,记录了社会的本源。手抄报的出现曾为人们消除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发挥了巨大作用,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定期出版制度的确立为人们互通信息、互通有无提供了极大便利。广播的出现曾一度让报纸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但对整个社会发展而言,却加速了信息流通与社会互动。电视的出现同样给广播和报纸造成了空前冲击,但电视仍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表明电视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意义是空前的。互联网的出现虽然给旧有媒介带来一网打尽般的紧张感,事实却是旧有媒介并未消亡,新旧媒介在协调与适应下共存。当前的传媒格局正是在不同媒介形态取长补短、互相借鉴下形成的,不同媒介形态间的竞争已成常态化,而形成相对平衡的局面才是不同媒介形态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不同媒介的形态融合与内容渗透日渐深化,共同建构起信息生产与互通的传播渠道。

互联网的普及与数字化的兴起让信息的传播有了共通共享的平台,媒介形态的融合最终会将不同的媒体内容汇聚成一个观点大市场。印刷、广播、电视、网络形态的融合,再加上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的聚合,甚至是基于数据、信息共享的,开放型的技术平台型媒体,都丰富了信息传播渠道,同时大大提升了信息的传播与渗透能力。总之,不同媒介形态的融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媒介化进程。需要指出的是,媒介化并不仅仅是指基于媒介信息的传播方式,它可以延伸至媒介服务领域,囊括影响媒介信息的生产与消费。媒介技术的革新与形态的融合发展使得信息生产突飞猛进,并由此推动了内容生产的革新。新的信息消费市场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多元需求,甚至由于信息量的激增,受众难以分辨信息的真伪。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介的融合使信息的生产与传播过程都焕然一新。媒介技术与内容的融合,在媒介服务的基础上推动了整个社会资源的聚合。

(二)媒介支撑社会信息系统运转,信息环境作用于个体认知与行为

媒介化社会是建立在诸多媒体相互兼容与高度融合基础之上的多元化传播时代,是一个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互叠加、有机组合而形成的新型传播阶段。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办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看来,媒介化社会中的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富裕者和贫困者、信息富裕者和信息匮乏者的差异不再微乎其微。媒介化社会中的人们被传媒所包围,大量信息蜂拥而至,使人们无法辨识自身处境是媒介营造的信息环境还是客观现实社会。媒介化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相关,媒介是继信息后的又一突出的社会表征,人们愈加感知到媒介与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媒介不仅是支撑社会信息系统运转的工具,更是社会信息环境的重要构成,其影响力不容忽视。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会对公众的社会认知、情感导向与社会行为都带来影响。随着媒介化社会的持续发展,这种影响甚至会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的社会运行系统中。媒介化社会中的传媒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信息交流功能,巨大的信息传播网络与受众对媒介的依赖,使得媒介能够影响受众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建构。(www.xing528.com)

媒介对社会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拟态环境的建构上。当代传媒为人们提供信息的速度更快、品类更多,不断满足着人们的现实需求,而其所营造的信息环境对现实环境产生了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模糊了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界限。媒介化社会的突出特征就是对信息环境的重构。传媒在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及社会的良性互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媒介化社会的发展又会推动传媒技术的革新与其影响力的扩大。近代以来的工业革命以及十九世纪的交往革命的发生,迅速改变了社会互动关系模式。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为人类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储备,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次的交往,媒介恰好为人们搭建起了基于信息互动的精神交往平台。媒介化社会中的信息系统逐步深入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人们不再为获取第一手信息焦头烂额,人们在精神交往层面讨论的社会议题内涵有所提升。人们参与社会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生产,人们有了权利意识,也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充实。媒介,作为人与人互动的必经路径,既是个人信息往来的私人空间,也是公共意见表达的公共领域。

(三)互联网强势介入媒介化社会进程,媒介使用与社会阶层相关

互联网元素是媒介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提升了媒介在社会的卷入程度,使得媒介社会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尽管媒介技术不断革新,但人始终是媒介化社会中的核心,人类认识世界及创造世界的能力与成就不可忽视。人类对信息的不断追求是媒介发展的持续动力,多元化的媒介又提升了整个社会媒介的聚集度,增加了人们的媒介消费时间。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状态的影响不仅仅是在信息的获取方面,还有社会交往、娱乐休闲、公共参与等方面,由此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爱好分享群、网络依赖群、旅游街拍群、网络商务群等一系列不同形态的群组。这些网络群组的建设与维系不需要个人投入过多成本,群组成员通过话语言说表达个人诉求的同时亦能寻求到某种存在感。群组成员之间没有固定的亲疏关系与利益取舍,而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对某一议题感兴趣而聚集。匿名发声的特性会让人们记住印象深刻的观点,这使得群组成员更愿意表达真实的观点。当某一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呼应时,就会形成一股意见流,这股意见流与社会某一议题相关时,群组内的观点就会迅速扩散至群组外,被社会所关注,甚至可能会推动某一议题向更深层次发展。

人类对信息的不断追求形成了一系列不同生活形态的群组

微博是媒介化社会进程中的一枝独秀,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极为便利的网络使用体验,更在弥合阶层隔阂起到了重要作用。微博大V通常都拥有海量粉丝,这除了与其观点表达和话语风格有关,还与其能够更加理性地认知社会现状、剖析某一议题相关。他们基于微博平台发起的爱心公益活动,如爱心午餐、救助尘肺病人、关注留守儿童等,都显示了他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这种关怀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与支持,但是也不乏一些撕裂社会和谐的乱象发生。可见,新媒介技术的使用是有阶层区分的,而这种区分早在十九世纪就已出现。针对不同阶层对互联网的使用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卡茨曼(Nantan Katzman)展开了对新传播技术发展的研究,提出了“信息沟”理论:新传播技术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新技术的采用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7]这一状况在当前社会仍然存在,新媒介的使用仍存在阶层区分,这种区分将有助于防止产生阶层分化的恶果。

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社会子系统与技术子系统相结合的产物,互联网开放与共享的特性让公众的社会参与性空前提升,社会结构与新媒介技术的交互作用正在显现。一方面,媒介技术的持续发展与社会整体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让智能移动终端得以普及,人们介入互联网更加便捷,网络使用时长与频次也因此增加。另一方面,互联网正在更广泛、更深层地介入社会。互联网对社会的介入不仅仅在于聚集观点后形成的意见合力,还有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互联网的习惯,搜索、购买、记录等一系列习惯形成时,互联网也悄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介的兴起,对传统社会而言,不仅具有创新发展之意,更可能带来解构,打破现有的单一秩序体系,让个人意识也变得更加多元。新技术环境下新媒介的使用及其人际交往都与阶层意识相关,媒介化社会的进程及其落地会影响公众的主观意识,个人意识的形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客观的社会位置及其认知与行为之间的逻辑构造是通过影响人们的主观阶层认同来实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