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这些进步还仅限于考试技术上的进步,只能提高考试手段本身的质量,至于考试如何能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有待从理论上进行科学与深入的探讨。在考试的理论研究领域,标准参照性测验、行为表现测评及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这就降低了考试的竞争性,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因此这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在考试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推动下,我国在考试体制中相继引进了经典测验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等,并采用了标准分数制度,大大提高了考试的科学性。但这些进步还仅限于考试技术上的进步,只能提高考试手段本身的质量,至于考试如何能更好地服务于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有待从理论上进行科学与深入的探讨。
在考试的理论研究领域,标准参照性测验、行为表现测评及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在标准参照性考试中,考试者关注的是考生是否达到了某一预先确定的标准,达到这一标准即认为合格,考生的个别差异并不被强调。这就降低了考试的竞争性,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因此这与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
行为表现测评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共同点是重视对被试完成任务的过程的评定,而不像传统的测验那样仅仅关心完成任务的结果。通过考察被试的行为过程或心理机制,就有可能对被试的综合能力给予更全面的评定。(www.xing528.com)
必须注意的是,无论考试理论和考试技术如何发展,考试终究不能完全解决外部效度问题。因为任何考试都是以被试在考试中的行为预测其在真实情境中的行为,即真实能力的,这就意味着,考试似乎永远不可能是完全有效的。这要求我们不能仅仅以考试作为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评价手段,还要辅之以其他的评价方法。
国外的大学在录取新生时不仅依据考生在相应的成就测验、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上的表现,还要参考其平时的成绩和所在学校的评定,因此对考生的评价是比较全面的,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但在借鉴这种方法时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