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科举学位说”的论据之一是,西方人是为了从中国本土文化中寻找某些结合点,以利于自己的生存和西学的传播,中国人则是为了减少接受外来文化的障碍,减弱异质文化交流时的相互排斥,“科举学位说”才会成为当时社会各界的共识。其实,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得出的看法。如果说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将科举名位看成学位,这两种视角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我们再从非中非西的第三种视角来看科举学位。
日本在中国引进西方近现代高等教育和学位制度方面,曾起过重要的中介作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借鉴西方学制时,多经过日本这一东西方之间的过渡桥梁。考察一下当时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的科名,对我们认识科名的学位性质很有帮助。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占据台湾,为了统治台湾人民,日本比以往更重视探究中国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结构。1905至1911年前后,日本的“临时台湾旧贯调查会”出版了《清国行政法》和《台湾私法》等书。在《清国行政法》第3卷第9章第2节《科举及学堂奖励法》中,便一再提到进士、举人是中国“旧来的学位”。在《台湾私法》第2卷第2编有关“阶级”的款项中,第一项“绅衿”分析了中国学位、官位、爵位的区别,其中第一目“学位”将中国的学位分为“文学位”和“武学位”。文学位包括文生员、监生、文举人、文进士等,武学位包括武生员、武举人、武进士等,并做了详细的介绍,另外还述及一些孝廉方正、博学宏词一类的“杂科”学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还有一些文献提及中国的科举学位,但仅举以上2例,已足见采用西式学位的先行者日本是将中国的科名看成学位的。
历史上曾实行近千年科举制度的韩国,一些学者也将获得科名的绅士阶层称为“学位身份层”。同属东亚科举文化圈的越南也与日、韩类似。河内文庙中立着一座碑亭,上面醒目地刻着“科甲中来名不朽”几个大字。在历史上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的越南,至今学位制还带有一些科举文化的色彩,如称大学毕业获得文凭者为“举人”。(www.xing528.com)
总之,无论是从科举名位的形式还是从其特性来看,中国古代的科名与西方的学位制度都极其相似,因而当时东西方各国都将科名看作一种学位。而且中国在1904年至1911年间曾采用科举学位体系,在1905年科举制本身被废除之后,科名的学位性质更加显现。我们完全有理由肯定:科名的学位性质毋庸置疑,“科举学位说”可以确立。
承认科举学位并不会使中国的学位制度史蒙黑。过去对科举制的评价不够全面和客观。实际上,科举制曾造就和选拔了当时社会的一流人才。现代人往往将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范进、孔乙己当成科举人物的代表,却不知道大量杰出真实的科举人才。范进、孔乙己虽然反映了历史真实,但毕竟还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科举制并不完全像以前我们中小学课本所描述的那样片面,它不仅造就了范进、孔乙己这样的腐儒,也造就了文天祥、林则徐这样的民族英雄,白居易、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辛弃疾这样的文学家,包拯、海瑞这样的清官,甚至还有沈括、宋应星、徐光启这样的古代科学家,而且连我们熟知的韩愈、朱熹、蔡元培一类的教育家也是进士出身。1300年间,多数政治家也是科第中人,连清末激烈批判科举的康有为、梁启超、张之洞、严复等人也是科举出身,这些名人都是实实在在的科举人才。科举制实际上并不是像过去所宣传的那么坏,由于奉行“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原则,科举制曾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借鉴,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大贡献。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在追溯中国学位制度史时,应有充分的理由和自信述及科举学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