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瑾“权擅天下,威福任情”,演出如此闹剧已是多次。安化王朱寘以诛刘瑾为名发动叛乱,传檄边镇,关中大震。消息传到了北京,正德帝慌了手脚,连忙颁示谕旨,减轻刑罚,赦免罪人,收取差官,免征租粮,赈恤流民。正德五年八月二十五日,花甲之年的刘瑾被依律凌迟三天—据《国史旧闻》记载:“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先十刀一歇一喝,头一日该先剐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甲片。”不错,刘瑾是有重要责任,但主要责任人应是正德帝。
刘瑾“权擅天下,威福任情”,演出如此闹剧已是多次。《明史》说刘瑾“屡起大狱,冤号遍道路”。
正德四年(1509)八月,刘瑾遣御史安惟学等赴边清理屯田,大理寺少卿周东为取悦刘瑾,在宁夏伪增屯田数百顷,悉令交租,致使民怨沸腾。安化王朱寘以诛刘瑾为名发动叛乱,传檄边镇,关中大震。消息传到了北京,正德帝慌了手脚,连忙颁示谕旨,减轻刑罚,赦免罪人,收取差官,免征租粮,赈恤流民。又起用前右都御史杨一清为提督,宦官张永总督军务,率兵讨伐朱寘。朱寘等人被宁夏游击将军仇钺擒获。太监张永在正德帝面前揭发刘瑾罪恶,于是正德帝贬刘瑾到凤阳。后在抄家时,发现了大量金银财宝,更搜得衮袍、伪玺、衣甲、弓弩、穿宫牙牌等物,正德帝大吃一惊,怒曰:“瑾果反!”(《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
正德五年(1510)八月二十五日,花甲之年的刘瑾被依律凌迟三天—据《国史旧闻》记载:“例该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先十刀一歇一喝,头一日该先剐三百五十七刀,如大指甲片。”仇家有以一钱买他一脔(luán)肉生食者。这位当年不可一世的大太监,最后得到“磔于市,枭其首”的下场。(www.xing528.com)
这些历史事件,过去常把罪责都算在宦官刘瑾头上。不错,刘瑾是有重要责任,但主要责任人应是正德帝。“上梁不正下梁歪”—有正德帝的荒唐,才有太监刘瑾的胡闹。刘瑾只是一条恶犬而已,在堂堂奉天门前,责辱大学士、尚书等高官,罚跪朝廷300 多位官员,无非狗仗人势,皇帝怎么会不知道呢?刘瑾又怎么可以“矫诏”?
刘瑾大太监做尽坏事,自己也得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李东阳和刘瑾,从正面和反面说明:做人做官,重在四正—养正心、勤正学、亲正人、行正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