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宫六百年:纪念版|朝廷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是皇帝亲政的必然结果

故宫六百年:纪念版|朝廷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是皇帝亲政的必然结果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级由礼部主持,在京师贡院考试,朝廷派会试主考官,中试者第一名称会元。而且这样做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皇帝每日亲政、勤政,否则会导致行政机构运转失灵。到他儿子洪熙帝、孙子宣德帝时,内阁权力,日渐加重。如陈文,正统元年殿试榜眼;刘定之,该科会试第一名、殿试探花;彭时,正统十三年殿试状元;而商辂,已如前述。

故宫六百年:纪念版|朝廷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是皇帝亲政的必然结果

明清的科举考试,继承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传统,略有变通。在童试考秀才之后,主要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乡试,在省城举行,由学政(相当于教育局局长)主持,朝廷派乡试主考官,中试者第一名称解元。第二级由礼部主持,在京师贡院考试,朝廷派会试主考官,中试者第一名称会元。第三级为殿试,由皇帝主持,中试者分为三甲(等),第一甲第一名称状元。新科状元可以从奉天(皇极)门、端门、午门、承天门(天安门)、大明门的中门走出;免试入翰林院庶吉士;直接授修撰(从六品)等。

明朝行政系统,皇帝之下,设立内阁,辅助皇帝。内阁设大学士,人数不固定,一般为五至七人。其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皇权与相权,经常有矛盾:皇权过大,内阁只备顾问,没有实权;相权过大,遇上弱势皇帝,威胁皇权。洪武十三年(1380),宰相胡惟庸以“叛国罪”被杀,罢丞相不设,内阁权力,归于六部。洪武帝朱元璋直接领导六部。这实际上等于皇帝兼宰相,其好处是权力集中,减少行政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其坏处是皇权得不到制约,使专制君主更易专制。而且这样做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皇帝每日亲政、勤政,否则会导致行政机构运转失灵。

永乐帝以后,内阁地位逐渐提高。到他儿子洪熙帝、孙子宣德帝时,内阁权力,日渐加重。宣德帝为他年幼的儿子继位,制定了内阁票拟制度,凡事由各衙门提出方案,内阁大学士为皇帝草拟处理意见,司礼监代表皇帝朱笔批示。皇权运作,皇帝用了两手:权力交内阁,票拟交内监,二者相制约,皇帝操君权。所以到弘治帝继位时,皇帝不用操心朝廷的日常事务,由内阁和司礼监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明代内阁大学士,据《明史·宰辅年表》统计为189人。成化朝的内阁有个特点,清一色的学问官。如陈文,正统元年(1436)殿试榜眼(一甲第二名);刘定之,该科会试第一名、殿试探花(一甲第三名);彭时,正统十三年(1448)殿试状元;而商辂,已如前述。商辂身历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朝,他的事功主要在成化朝。

商辂,不仅学问超群、为官正直,而且丰姿瑰伟、仪表堂堂。因此,明英宗帝钦点商辂为状元,并简任为展书官,在皇帝身边文学侍从,以备顾问。(www.xing528.com)

北京贡院旧影

逛一逛

京师贡院

乡试(秋闱)与会试(春闱)的场所。清代京师贡院在内城东南,代表东方文明之意。原为元朝礼部旧址,明永乐十三年(1415)改为贡院(一说为明正统年间事),万历二年(1574)拓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