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只有大明门是唯一用国号命名的门,门匾题曰“大明门”。清朝定都北京后,将大明门的匾额换为“大清门”。民国初年改大清门为中华门。据说当时本想把门匾翻过来接着用,摘下一看才知已经被清朝翻刻过了(据考证,此系误传),只好另找一块门匾,刻上“中华门”三个大字。
大明门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其门联看出。这副门联是明代著名学者解缙题写的。
上联是:日月光天德;
下联是:山河壮帝居。
这副对联自然是歌颂皇帝、皇宫、皇权和皇朝的,但就文学层面来说,它有四大特色:
第一,气势磅礴。仰望天空的太阳与月亮,俯视大地的山峦与江河,立地顶天,气贯寰宇。
第二,石破天惊。在此之前,及此之后,还没有人能用十个字,将大明门的地位、作用、价值、影响,表述得如此精确、深刻、透彻、简明。
第三,语言通俗。日月对山河,天德对帝居,苍天对大地,自然对社会;上下联,五双字,对仗和谐,语言朴实,妇孺皆知。
第四,意境高远。日月之明光,山河之壮美,都为衬托大明而存在,将“天德”与“帝居”,扩充到天日之崇高,川流之长远。
《孟子·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副对联将皇帝、皇宫、皇权和皇朝推高到了极致。(www.xing528.com)
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有一首《京师作》:“巍峨大明门,如翚(huī)峙南向。其阳肇圜丘,列圣凝灵贶(kuàng)。其内廓乾清,至尊俨旒纩。缭以皇城垣,靓深拟天上。其旁列两街,省寺郁相望。”
进入大明门,就进入了皇城。中间御道直通皇宫的正门承天门(天安门),御道两边是红墙、廊道和围房,中央各部衙署按照“左文右武”分列其两旁。
大明门作为国门,也是天子五门之一。皇帝到南郊祭祀天地、行耕藉礼,或御驾亲征,都要出太和门、午门、端门、承天门和大明门。皇帝的家眷,只有正宫皇后大婚时,才可以乘喜轿从大明门中门进宫。
大明门虽然重要,但规制并不高。没有城台,没有重檐。因为大明门虽为国门,但国家也是在皇权的掌控之下,自然不能与宫城的城门相比。
大明门旧影
逛一逛
大明门
明代北京皇城正南第一座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位于正阳门内北京城中轴线上。清代改称大清门。
能为国门撰写楹联的,一定不是等闲之辈。解缙确是明初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名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