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都城的规划建造,中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早在两千年前,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就论道: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就是说,都城呈方形,每边墙长九里,四面各开三门。城中的道路,纵九条、横九条,路宽可以九辆车并行。宫殿左面是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右面是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社稷坛。前面为皇帝治居的宫殿,后面为人们交易的市场。
在这个都城规划布局的基础上,营建北京的法宝,是一个“中”字。正如《吕氏春秋·慎势》说:“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这个“中”字,特别体现为两个载体:第一,北京城的脊梁是中轴线,中轴线的心脏是皇宫;第二,北京城的心脏是皇宫。
怎么体现皇宫是北京城的心脏呢?住家户的住宅,包括豪门贵族的住宅,都是外面一道围墙,而北京城的皇宫是用四道城墙来层层拱卫的。哪四道城墙呢?
第一道城墙,围起紫禁城,也叫宫城。宫城里就是皇宫,也称大内,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也是北京的心脏,国家的心脏。按照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认识,紫微星垣(北极星)高居中天,永恒不移,众星环绕,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所以叫作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便用紫宫来象征世间皇帝的居所。而皇帝居住的宫城,宫禁森严,如规定:擅入宫城者“杖六十、徒一年”,“持寸刃入宫殿门内者,绞”!(万历《大明会典》)因此明清宫城就有了“紫禁城”这个名称,这就给皇宫抹上了神秘的色彩。宫城四面有城门,南面为正门,有三道门—第一道是承天门(天安门),第二道是端门,第三道是午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北面为玄武门(今神武门)。城墙四隅,建有角楼。外面有护城河和金水河环绕。
第二道城墙,在宫城之外,围起来叫作皇城。皇城围绕宫城,设置朝廷办事机构,是为皇家服务的地方。皇城周围约十八里,四面开七座城门—南面为正门,有两道门,第一道为大明门,其东转有一座长安左门,向西转有一座长安右门;第二道为承天门(天安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皇城的城墙用砖包砌,涂以紫红色,上面盖着黄色琉璃瓦。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安门两侧的红墙就是皇城的南城墙。皇城同样被列为禁地,民间百姓,擅自闯入,杖责一百(万历《大明会典》)。皇家园林西苑在皇城之内。(www.xing528.com)
第三道城墙,在皇城之外,围起的是为内城。内城围绕着皇城。城墙四隅,建有角楼。城墙的外面,环绕护城河。内城共设有九座城门:南面丽正门(正阳门)、左为崇文门、右为宣武门,东面南为朝阳门、北为东直门,西面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面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今北京地铁2 号线是在原内城城墙和护城河的位置修建的,这些城门的名称,大多是今天地铁的站名。
第四道城墙,后来在嘉靖年间,在内城之外,又围起一道城墙,叫作外城。外城围绕着内城。但是这道城墙只修了南面一段,开七座城门:南面为中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面南为广渠门、北为东便门;西面南为广宁门(今广安门)、北为西便门。最外面有一条护城河环护。
这样,外城护卫内城,内城护卫皇城,皇城护卫宫城。那么,宫城又护卫着什么呢?我说,护卫着皇帝的宝座。皇帝的宝座,是皇权的象征,它才是中国、也是北京的政治心脏。
皇帝的宝座在奉天殿(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皇帝的宝座,在金銮殿的正中,俗称“金銮宝座”—有须弥座式木基座,明代称为金台,故宫博物院为它命名为“楠木髹(xiū)金漆云龙纹宝座”。基座正面和左右两侧各有三道丹陛(台阶),外有围栏。基座上安设镂雕金漆宝座。宝座后设雕龙髹金屏风,宝座前设宝象、甪(lù)端、仙鹤、香亭各一对。宝座两侧,六根金柱矗立,六条巨龙盘旋而上,龙头伸向宝座。而面积达2377 平方米的奉天殿,金砖地面,满铺黄绒地毯,下衬棕荐篾席(《青琱杂记》)。所有这些,都烘托皇帝和皇权的至尊、至高、至上、至圣。
明代北京城图(选自侯仁之、金涛《古都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