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因地名太小“不知名”,或因归总于“钦州博易场”不另设专名,洲尾贸易场在古籍文献中未有记载。因而,关于交易商品、具体商贸线路等问题,我们只能依据现有考古资料来推测。当然,目前虽不确定洲尾贸易场与宋代“钦州博易场”的关系,但就地域相邻而言,或从现洲尾所在的防城港地区旧属“钦州”的角度,描述后者交易商品情形的一些古籍文献记载或可借鉴:“其以鱼蚌来易斗米尺布者,谓之交阯蜑。其国富商来博易者,必自其边永安州移牒于钦,谓之小纲。其国遣使来钦,因以博易,谓之大纲。所赍乃金银、铜钱、沉香、光香、熟香、生香、真珠、象齿、犀角。吾之小商近贩纸笔、米布之属,日与交人少少博易,亦无足言。唯富商自蜀贩锦至钦,自钦易香至蜀,岁一往返,每博易动数千缗,各以其货互缄,踰时而价始定。”[10]从这些描述中可知,贸易分百姓、富商大贾及官方贸易等,百姓主要以日常捕捞采集到的鱼虾蚌螺等海产品交换米、布、纸、墨等生活日用品,富商及官方贸易的“小纲”“大纲”才是贸易场的主角,主要交易越南之“金银、铜钱、沉香、光香、熟香、生香、真珠、象齿、犀角”及中国的蜀锦。当然,“宋代广西所产桂肉行销各地。桂肉也是钦州博易场常见的交易物品”[11]。值得注意的是,陶瓷器物在文献记载中并未提及,这或是因为陶瓷器并非当时贸易中的主要商品,或是因为是日常常规商品未予特别记录,但从洲尾出土的丰富陶瓷器物信息,可断定除上述古文献记载的货物可能在洲尾贸易场中出现之外,陶瓷器应是其中贸易货品之一。另外,从防城港市博物馆源于洲尾及周边地区的馆藏古钱币上看,多为跨唐、宋、元、明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多种古钱币混合的窖藏品,同批出土基本都有多朝钱币混杂,其或为贸易媒介的货币使用,或也可能是贸易中的商品。“明以前就有大量中国铜钱流入东南亚,作为当地的货币,明代中国铜钱在这一地区更为流行。”[12]此外,根据周去非《岭外代答》中关于宋代广西制盐法的记载,结合防城港地区悠久的海盐生产历史(下文另有专述)以及笔者于2017年在洲尾贸易场试掘工地上听到参与挖掘工作、来自附近村子的工人说,其曾听老人讲离洲尾贸易场不远的临近海边的山丘脚下原有“煮盐场”,虽然不知此盐场起于何时,但据说煮盐场附近原有淡水水井等设施,后被毁,等等,综合诸如此类信息,笔者认为海盐也应是洲尾贸易场的交易商品之一。
关于贸易线路,从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中“凡交阯生生之具,悉仰于钦,舟楫往来不绝也”“自钦西南舟行一日至其永安州”等记载和洲尾及周边地区出土的古代越南钱币、越南瓷器等,可以断定有一条从越南来往防城港的海上贸易线。另,从龙泉青瓷等典型外销瓷器在洲尾的成批量发现,可推断有一条从东南沿海自东向西而来的海上贸易线。此外,从《岭外代答》中“唯富商自蜀贩锦至钦,自钦易香至蜀,岁一往返,每博易动数千缗”等关于四川商人对于钦州博易场的参与,在近年关于西南茶(盐)马古道的研究热潮中,有学者提出了“南向大通道”的概念:“南向大通道,也被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南京市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研究中心顾问周运中博士称为夜郎南越古道……是历史上大西南通往海洋的重要道路。这条南向大通道在广西分为两条,一条是从重庆,经过綦江、贵州、广西,通往广州和珠三角,这是通往南越国都城的路线。另一条是从重庆,经过綦江、贵州,通往广西沿海的北海、钦州、防城港,这是通往南越国最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合浦的路线。”[13]推断有一条连接防城港与西南内陆地区的商贸线路存在。即古代连通洲尾贸易场的,至少有上述三条贸易线路存在。
除上述三条较大贸易线外,是否还有其他线路?笔者认为,防城港区域内至少还存在两条贸易路线与洲尾贸易场相通或有关联,分别是“一陆一水”线路即十万大山古商道和防城江水路:
○ 弃用多年的古商道
其一,十万大山古商道。至今防城港市还遗存着一条经防城区扶隆镇至上思县,穿越被形容为“其山之高险,似乎飞鸟莫逾,走兽难越”[14]的十万大山的古商道。古商道分有数段,分别可将今防城港市防城区、东兴与上思连通,实现沿海与内陆的物质互通。其中,上思与防城区扶隆段古商道及其延伸可至今属港口区的洲尾贸易场(彼时洲尾所在的今港口区原属防城区辖)。2019年4月18日,笔者实地到古商道走访调查,并在古商道所经的北基村一位70多岁的许姓老人的带领下走了数段古商道。据老人介绍,周边群众称古商道为“隘路”,或“广东路”“广西路”(民国时期,今防城港市十万大山以北的上思属于“广西”,以南的防城区、东兴、港口区属于“广东”。因此,从南往北走之人多称“去广西”,也就是“广西路”;从北往南走则称“下广东”,即“广东路”)。其父在民国期间曾组织人员从防城、东兴运输海盐往上思销售,虽屡受土匪盘剥但也积累不少财富,依靠盐运交易发家置地。据称,在民国时期此条商道每年农历九月份最为繁忙,此时每天来往商旅挑夫不低于1000人,而为防止土匪侵扰还成立有“护隘队”武装,古商道分段收过路税,所得用于道路维护等。
经实地调查,此古商道为盘旋崎岖山路,穿越于山谷连绵的十万大山原始森林之中,平缓之地多为泥路,翻越山岭路段基本铺设0.6~1米宽的河石铺成的台阶,因部分路段持续穿越山坡幅度较大,石阶级数较多,又有“千级古商道”之称。古商道上多隘口,线路较长,来往今上思县至防城、东兴沿海之间一般要步行三天两夜,因而途中逐渐形成了例如被当地人俗称“铺仔”(民国时因有部队驻防称营防,现称为田心村隘口组)的专供商旅挑夫过夜食宿、落脚休息的地方,在今上思与防城交界的平隆山脚峡谷中,至今仍有当地村民称之为“粥棚”,供商道来往之人吃饭、歇脚的建筑遗迹。关于古商道始于何时,无人知晓,但通过走访调查得知,在清代、民国时期,这是一条供商人从防城贩运海盐、咸鱼等海产品,从上思贩运大米、山货,商旅挑夫往来频繁热闹的古商道。因贩运商品以盐为主,《上思州志》有载:“上思向食廉盐(应包括廉州在内的北部湾沿海所产海盐,笔者注),道近、价轻,民称便也。”[15]《防城县志》也有相关记载:“解放前……由于防城县的盐田比较分散,尽管当时盐政管理甚严,建立有庞大的武装盐警队,设立重重查缉关卡,但穷苦的盐民为了生活,铤而走险偷运私盐到上思等山地一带出售。”[16]古商道由此也被称为“古盐道”,据称直至20世纪60年代仍被运用。
如前所述,此条古商道始于何时目前暂无法断定,但仅从“盐道”的角度来说,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古代广西内陆缺盐而多依靠毗邻的沿海州县供应海盐(上文引述的上思、防城两个地方志书的相关内容已证明此观点),因而盐道可能较早存在;二是,成书于康熙年间的《上思州志》所载的“上思向食廉盐”,一方面说明了身处十万大山腹地的上思民众食用海盐的事实,另一方面“向食”有“习惯吃”“一直吃”之意,康熙年间上思已形成“习惯”吃海盐的这一信息,足以说明在清代以前海盐已输入上思等地。而清代以前,可能是明代,可能是宋元,甚至在唐或更早时期。加之大约在南宋,官方对于广西沿海所产海盐的经营管理进行授权,盐商贸易的自由度扩大,盐业得到较快发展。根据以上史实,笔者认为十万大山古商道最晚始于明代,很可能始于南宋或更早时期,可以视为洲尾贸易场贸易线路的组成或是扩散、延伸。(www.xing528.com)
其二,防城江水路。防城江起源于十万大山,流经今防城区扶隆、大菉、华石等乡镇,穿过防城城区后于防城港市行政中心区注入西湾,其入海口与洲尾贸易场遗址间隔渔氵万岛,两者直线距离约3公里。防城江常年水量充足,各段江面宽窄和水位深浅不一,“最深处有那八角潭、观音庙潭、冲寨湾,水深20米……最阔水面400~500米。潮涨时可行驶20~30吨船至防城航运码头(从入海口逆流而上,笔者注),潮退时只能行小木船,从航运码头上至大菉镇可通拉滩船(防城港地区一种用于江河及浅海的轻便传统小木船,因过浅滩时需人工推拉而得名,笔者注)”[17]。从防城江的水流、江面的现状而言,这条江自古具备船只通航条件;而从地方志书的记载和周边群众反映的情况来看,这条江在历史上确是十万大山脚下的今扶隆镇、大菉镇与防城及沿海地区往来的一条重要交通运输通道。即注入西湾的防城江本身是一条水路,其西端为十万大山古商道中核心重镇(重要汇合点)之一的扶隆镇,东至大海。也就是说,十万大山古商道至扶隆点后,往沿海方向既可通过上文提及的陆路(古商道的延长线),也可通过水路,水路或多风险,但同时也更为方便。
关于此条水路,无论从书籍记载、口头传说及理论推测而言,都似符合航运水路的特点,但缺乏有力物证的支撑。而恰巧,在笔者完成了对十万大山古商道扶隆段的实地调查之后,防城港市博物馆收到线索,有群众称其在防城江流经的本村河段河岸施工中发现并采集了一批瓷器残件。收到信息后,笔者组织人员于2019年4月24日赴现场开展调查。经实地核查,防城江大菉镇百里村六茂屯唐姓村民于2019年2月在附近水电站设施检修对部分河道进行挖掘施工时,发现并采集了近百件残缺程度不一的瓷器及瓷片。经查看其采集物品,陶器有罐、钵、器物盖等器形,占采集器物及残件标本总量的10%左右;瓷器以青瓷、青花瓷为主,含碗、罐、碟等器形,初步判断涉及唐、宋、元、明、清及现代等多个时期,时代跨越较大。此批瓷器与洲尾贸易场遗址出土的部分瓷器相似性较高,例如,从部分青瓷碗刮釉泥片支钉叠烧工艺及烧制水平来看,此地与洲尾所发现瓷器当是出自同一类窑口,此类窑口瓷器在越南也有出土。对瓷器的来源进行判断,青瓷中部分可能来自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则可能来自雷州半岛或北海唐宋青瓷窑群,另有越南青瓷出现;青花瓷多数质地精美,应来自江西景德镇。为了进一步采集文物标本及相关信息,笔者到文物出土河道进行观察,但因江水上涨漫过文物出土点而无法开展标本采集工作。然而,笔者在河岸临水的淤泥中发现了有器物口沿裸露地面,经清理出土后是一个唐代青瓷碗。此碗的发现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村民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
解读出土文物信息,再结合该河段的自然环境,笔者认为汇入大海的防城江是古代该流域即今扶隆、大菉、华石等乡镇与沿海地区进行物质交流的一条重要水路。从出水出土物品中有部分与洲尾相似的情况来看,洲尾贸易场可能是此条水上商道的主要贸易目的地之一,其逆流而上可达扶隆镇。由此与十万大山古商道衔接,实现洲尾贸易场与十万大山之间的山海交流。就村民采集的文物标本出土地点来说,此处正是防城江的一个大河湾,旁有高于河面约10米的河岸,岸上有较为开阔的平地,平地上并也有唐代青瓷碗残件出土。此外,据周边村民反映,此湾往上即有坡度较大的急滩,以前“拉滩船”过时会选择在此岸歇息,等等。因而,此处可能是防城江水路航线中的一个供来往船只休整歇息、集散货物的中途码头。从现有遗存来看,此条水路至迟在唐代已经出现,一直沿用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 防城港市防城区大菉镇百里村村民采集到的陶瓷器标本
○ 出水标本中的越南青瓷碗残片
○ 笔者于防城江大菉镇百里村河段的河岸淤泥中采集到的青瓷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