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品读:里仁篇第四,揭示仁德的力量与现代社区发展

《论语》品读:里仁篇第四,揭示仁德的力量与现代社区发展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里仁为美”,是说人应当以居于仁德为美,不选择仁德而处,怎么能说是智慧的呢?“里仁为美”,现代社区应该自觉向这一方向发展,进一步发挥其调解、协商、和睦、关怀、帮助邻里的功能,促进现代文明的健康发展。这个故事证明了“里仁”的力量。“仁”具有匡正心性的作用。易牙、竖刁乃不仁之人,心多私欲,有求于齐桓公,最终背叛桓公,祸乱齐国。

《论语》品读:里仁篇第四,揭示仁德的力量与现代社区发展

【题解】

本篇中很多章节都讲的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此外还有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孝敬父母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内容。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注释】

①里:动词,居住。②知:同“智”。

【品读】

“仁”是儒家的核心精神,实质为“爱人”,简单地说就是关爱他人,为他人着想,但不能单一地解释为关爱他人,因为“仁”还统摄了如孝、智、礼、恭、勇、宽、信、敏、慧等品质。整部《论语》中,孔子从各个层面对“仁”做出了系统的思考和说明,赋予“仁”丰富的内涵。孔子还在实践层面上提出了由己及他、由近及远的求“仁”之法。此外,孔子将“仁”上升为一种理想人格。“仁”既是一种道德范畴,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具有十分宝贵的现实意义,几千年来对个人乃至集体、社会、民族的成长发展都有着导向性作用。

“里仁为美”,是说人应当以居于仁德为美,不选择仁德而处,怎么能说是智慧的呢?其中,“居”既可以理解为现实的居住环境,与仁人贤士居住在一起,自己能受到良好熏陶;也可以理解为抽象的内心居于仁道。儒家以情为本,总是肯定人世间生活为美为善,不必去追求来世、天国的美善。“里仁为美”,现代社区应该自觉向这一方向发展,进一步发挥其调解、协商、和睦、关怀、帮助邻里的功能,促进现代文明的健康发展。《荀子·劝学》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人之成长,既有先天之禀赋,也受后天习染的影响,以仁德为美的良好居住环境,是一个人健康成长、进德修业的最佳选择。

【扩展阅读】

导言:《孟母三迁》的故事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孟子见贤思齐,将贤者的美好德行化为自身内在的品质,不断被潜移默化,最终成为一代大儒。这个故事证明了“里仁”的力量。

孟母三迁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衒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选自刘向《古列女传》卷一《母仪传》,四库全书本)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注释】

①约:穷困。

【品读】

孔子论学论政,很重视礼乐,而仁乃礼乐之根本。本章讲“仁”能够塑造坚定的内心。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者内心安于仁道,智者能认识到仁道给人带来的益处,也能坚持仁道。”内心没有仁德的人容易被环境所左右,在贫困的环境中不能安贫乐道,容易随波逐流,有为非生恶的事情发生出来;在安乐富裕的环境中很难把持自我,骄奢淫逸,做出不好的事情来。只有仁者才能安于仁,而不会觉得无所适从,智者不会轻易改变自己所坚守的仁道,心中怀有“仁”便不会轻易被外物所夺所迷惑。钱穆论仁,曰:“仁者,处己处群,人生一切可久可大之道之所本。仁乃一种心境,亦人心所同有,人心所同欲。桃杏之核亦称仁,桃杏皆从此核生长,一切人事可久可大者,皆从此心生长,故此心亦称仁。若失去此心,将如失去生命之根核。浅言之,亦如失去其可长居久安之家。故无论外境之约与乐,苟其心不仁,终不可以久安。安仁者,此心自安于仁,如腰之忘带,足之忘履,自然安适也。”(《论语新解·里仁》)

【扩展阅读】

导言:有仁心之人,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是能够珍惜时间、有所作为之人。

珍惜时光,努力作为

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己,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大痛也!(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二十四《魏文帝集·典论·论文》,江苏古籍出版社)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注释】

①好(hào):喜欢。②恶(wù):厌恶。

【品读】

孔子说:“只有仁德之人才能够真心地喜欢他人、厌恶他人。”喜恶虽然是一种情感的判断,但是有仁德之人,是有其理智判断在内的。心怀仁心的人有真性情而不作伪,好恶之情都是发自内心的,没有目的性与功利性,能做到真正地喜欢或者厌恶。仁者心胸宽广,有容人的肚量,看到别人有本事,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心悦诚服,打心底表示赞赏。相反,不仁之人如果看到别人有本领,就会妒忌、厌恶;看到别人德才兼备,便想方设法压制、排挤,无论如何容忍不得。“仁”具有匡正心性的作用。“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内心立志于仁,就不会存恶念、做恶事了,正是强调仁德之心的重要性。

【扩展阅读】

导言:仁乃为人之根本,也是道德行为的准则。不仁之人,心多私欲,因而心之所好,不能真好;心之所恶,不能真恶,往往根据现实的需要而趋奉于人,有所需求。易牙、竖刁乃不仁之人,心多私欲,有求于齐桓公,最终背叛桓公,祸乱齐国

齐桓公惑溺于易牙、竖刁

竖刁、易牙皆齐桓公臣。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将何以教寡人?”管仲曰:“愿君远易牙、竖刁。”公曰:“易牙烹其子以快寡人,尚可疑邪?”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公曰:“竖刁自宫以近寡人,犹尚疑邪?”对曰:“人之情非不爱其身也,其身之忍,又将何有于君!”公曰:“诺。”管仲遂尽逐之,而公食不甘、心不怡者三年。公曰:“仲父不已过乎?”于是皆即召反。明年,公有病,易牙、竖刁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有一妇人踰垣入,至公所。公曰:“我欲食。”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我欲饮。”妇人曰:“吾无所得。”公曰:“何故?”曰:“易牙、竖刁相与作乱,塞宫门,筑高墙,不通人,故无所得。”公慨然叹,涕出,曰:“嗟乎,圣人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见仲父乎?”蒙衣袂而死乎寿宫。虫流于户,盖以杨门之扇,二月不葬也。(选自《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中华书局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

①造次:慌忙、仓促的意思。②颠沛:遭受困顿、挫折。

【品读】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裕和显贵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如果不是用正当方法得到的,就不应该接受。贫穷与低贱是每个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式摆脱它,就不应该去强行摆脱。君子如果背离了仁德,又怎么能叫作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餐饭的时间是背离仁德的,即使在最仓促紧迫颠沛流离的时刻也会坚守仁德。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他所处的仁道,如果贪慕富贵而厌恶贫贱,就没有了君子之实。富贵取之有道,即便处于贫贱之中,亦能不失本心。君子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夏生活困顿,衣服破弊如悬鹑,有人劝子夏出仕,子夏说:“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因而《荀子·大略》说:“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取此?”

茅容乃东汉人,年四十余,耕于田野,大雨忽至,众皆避雨大树下。大家都很随便地或蹲或坐,说说笑笑,只有茅容正襟危坐,恭敬诚正。郭林宗奇之,引以为友,宿于其家。第二天,茅容杀鸡做饭,郭林宗以为是要款待自己,而茅容却以鸡馔供养老母亲,自己却陪客共吃粗茶淡饭。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茅容始终不改其为仁之本心,故而郭林宗大为钦敬,称为贤人,劝其求学,进德修业,最终有所成就。

【扩展阅读】

导言:富贵荣华,不以其道得之,不愿也。无功不受禄,当由道义得之,不当苟取也。曾子守道全节,保持其独立的精神品性。

曾子守道全节

曾子衣弊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向宗鲁《说苑校证》卷四《立节》,中华书局)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

①尚:加、胜过。

【品读】

孔子深切地感知到,世人不知所以为仁的方法。为仁,主要在于自己内心之好恶。自己内心真能好仁、厌恶不仁,那么,厌恶不仁之时,就已经接近于仁了。哪有为仁而力不足之患呢?因而,孔子说即使只用一天的时间,使其心力努力于仁,就会有所成的。为仁在己,欲之则是。仁虽然说起来很难,但只要去实践,便容易接近。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注释】

①党:同类。

【品读】

人的错误过失,各分其类。比如君子过于厚,小人过于薄;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所以看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内心是否具有仁德了。能够认识到错误,事实上也就是心中已经有了仁德的标准、判断正误的标准。

【扩展阅读】

导言:乐羊贪功而食子,见疑于魏文侯;秦西巴纵麑鹿而有罪,获信于孟孙,由仁与不仁也。

乐羊贪功食子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羮。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适至而求麑,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麑,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选自《韩非子集解》卷七《说林上》)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品读】(www.xing528.com)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典范,《论语》中对“君子”的论述篇幅颇为可观,君子的界定、君子的特质、君子的进修之道、君子与小人之别,这些都是孔子经常谈论的内容。孔子以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对“君子”的内涵进行了充实。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规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不要怎样做,只是合于道义便可。孔子提出对君子的要求之一:“义之与比。”君子重义。

君子在于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能站得住脚的真本事。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得到能够扬名的真才实学。”这是孔子所主张的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人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品质、学问、才能的培养。君子所求在于德行学问,而不在于地位、名声等外物。名与利都是真才实学所带来的附加物。“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曹丕说:“世之所不足者,道义也;所有余者,苟妄也。常人之性,贱所不足,贵所有余。故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魏文帝集·答司马懿等令》)

【扩展阅读】

导言:君子安身立命之根本,在于求道,正道直行,端然正己,进德修业,而非孜孜以求利益、富贵。

君子率道而行,端然正己

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而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而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选自《荀子集解》卷三《非十二子》)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

①贯:通。②唯:肯定性回答,相当于“是的”。

【品读】

道,乃人生之大道。因而孔子非常重视,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汉代夏侯胜少孤好学,精通《尚书》,因触怒汉宣帝,与黄霸一起被逮至狱中。黄霸向夏侯胜请教学问,夏侯胜以为已经被判死罪,不需要再学习了。而黄霸以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坚持求学请教,夏侯胜被这种不懈求道求知的精神打动,遂教授黄霸学问,寒暑不辍。孔子教人,必先教其志于道。对于求学的人而言,道乃心中志向所在。如果不能忘情一己衣食之美恶,则不会为天下后世之至公大道而努力。耻恶衣恶食者,志趣鄙陋,根本不足以与其言道。有志于道的人应是注重内心而非注重外在、物质的人。因而,《孟子·告子》说:“《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孔子认为“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即曾子所理解的忠恕二字。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待人尽心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真诚的心意对待他人,不将自己所厌恶的给予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是恕。《韩诗外传》卷三有一段话对忠恕之道做了很好的注解:“己恶饥寒焉,则知天下之欲衣食也。己恶劳苦焉,则知天下之欲安佚也。己恶衰乏焉,则知天下之欲富足也。知此三者,圣王所以不降席而匡天下。故君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钱穆说:“忠恕之道即仁道,其道实一本于我心,而可贯通之于万人之心,乃至万世以下人之心者。而言忠恕,则较言仁更使人易晓。因仁者至高之德,而忠恕则是学者当下之工夫,人人可心尽力。”(《论语新解·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

①喻:懂得、知晓。

【品读】

君子与小人志趣不同,君子有高尚品德,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小人则贪恋安逸享受,只知道思恋乡土,惦记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之一。所以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追求道义,小人只知道追求利益。”这又是一项君子小人之别。《孟子》讲早晨鸡鸣之时,舜与盗跖就都起来了,但他们早起的目的却不同,一个是勤劳治国,一个是行鸡鸣狗盗之事。舜与跖的区别就在义与利之间。孔子主张利要服从于义,重义轻利,“放于利而行,多怨”,如果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不顾道义,为所欲为,社会秩序就会遭到破坏。董仲舒说:“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汉书·杨恽传》)董仲舒以为,在上者应该明白仁义之重要,在下者常常追求财利,并不是说在上者不重视财利,在下者不需要仁义。儒家的观点是重义轻利,但现在有些人却误读为只重义,不要利,这种绝对化的思维不可取。当然,更不能见利忘义。

【扩展阅读】

导言:选文出自《国语·周语上》,厉王因亲小人,贪图利益,最终结局凄惨。

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

厉王说荣夷公,芮良夫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胡可夺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能久乎?夫王人者,将导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无不得其极,犹日怵惕,惧怨之来也。”……既,荣公为卿士,诸侯不享,王流于彘。(选自《国语》卷一《周语上》)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品读】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孔子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比我们德行美好的人,要向他们看齐,使自己也有同样美好的品质。见到品行恶劣的不贤之人,要反观自我,看自己的身上有没有同样不好的品质或行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正是这个意思。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镜子,通过旁人身上的善恶好坏,来反照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善于汲取别人之长处,来补自己之短处,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覆辙。不能只羡慕别人的美好,自己却无所改观提高,或者只是责备别人的不好而不顾自己有没有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一定要做行动的巨人。《荀子·修身》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与孔子的这一思想,一脉相承。

【扩展阅读】

导言:见贤思齐,人人皆可为尧舜。《孟子·滕文公上》说:“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君子有终身之忧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选自《孟子集注》卷八《离娄下》)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释】

①几(jī):轻微、婉转的意思。几谏,委婉含蓄地规劝。②劳:忧愁、烦恼。

【品读】

怎样做就是“孝”呢?比如顺从父母、照顾父母,坚守父母所守之道,关注父母的身体、心理状况等等。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应当委婉地进行规劝。如果父母不听从,仍应当以孝敬之心侍奉父母,待父母心情平和之时再加以规劝,面对父母的错误,应当是内心忧虑而不是怨言不断。”这段话告诉我们“孝”并不是无原则地一味顺从,对父母的顺从应当以理智判断为基础,如果父母有错却还一味顺从,使父母陷于不义,这是不孝。就是说,父子家人相处,应该注意情义兼尽。作为子女,尤其不可以自处于义,而伤及父母的感情。因为,如果对父母无情,自己也就陷于不义的境地,因而要本于至情至性,劝谏父母归之于义。

【扩展阅读】

导言:孔子认为孝并不是简单地顺从父母,贞也不是对君主唯命是从,要能够分辨是非,懂得什么样的意见应当服从,才可以叫作孝,叫作贞。

孔子论孝贞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选自《荀子集解》卷二十《子道》)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品读】

何谓孝?子女能够充分体谅父母之心,就是孝。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活着时,应当在父母身边尽孝,不去远方游历,以免父母思念自己。出外游历必然让父母得知自己的去处,不使父母为得不到子女音信而忧心。其实,孔子看重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不要让父母过分思念,过分忧虑,强调的是作为人子的情感态度。从《论语》成书的年代到我们生活的当下,社会不断变迁进步,人们的心态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在读几千年前的儒家经典时,我们应当以理性成熟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懂得变通,领会文章所传达的宝贵内涵,而不是“咬文嚼字”。所谓“父母在,不远游”并不是要我们一定守在父母身边,禁锢我们探索前行的步伐,而是说应当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多尽孝心,时常牵挂父母,不要等到父母去世之后才遗憾后悔。《韩诗外传》卷九记载,皋鱼平日周游列国寻师访友,很少留在家乡侍奉父母。直到父母相继去世,皋鱼才惊觉从此不能再尽孝道,深悔当初父母在世时未能好好侍亲,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道出痛失双亲的悔恨。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孔子集语·持盈第四》)

父母可以说是我们成长中的第一个老师,教给我们的虽然不是什么深奥学问,但所教的敬老、爱幼、尊师、守信等美好品质,使我们一生受用。所以如果一个人能长期坚持父母所坚持的善道、仁道,就可以说他孝敬父母了。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当然,孝顺父母还应该知道父母的年纪,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记住父母的生日是件很小的事情,但依然有很多人从未上心,我们应该像父母记住子女生日那样,牢牢记住自己父母的生日,从小孝做起,由小及大。孝心即仁心。不孝,如何能仁?孔子从孝道推及仁道,若无仁心,以自私之心对待父母,最终也无法行孝道。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注释】

①讷:迟钝,这里指言辞谨慎。

【品读】

君子说话要慎重,而行动要敏捷,即要努力实践,做行动的巨人,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样才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塑造健康的人性,这正是儒学的基本精神。言传身教,身教优于言教。所谓:“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为人之先,身自为善,则其子孙,耳之所受,目之所击,皆可以入道。苟其不然,虽日挞而求之,不可得矣。”(《尚书讲义》)

【扩展阅读】

导言:言传身教,对培养子弟良好的品性,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东晋谢安忠心为国,虽未常常对子弟耳提面命,但其忠贞为国的行为本身,对谢家子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谢安身教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刘孝标注:太尉刘子真,清洁有志操,行己以礼,而二子不才,并黩货致罪。子真坐免官。客曰:“子奚不训导之?”子真曰:“吾之行事,是其耳目所闻见,而不放效,岂严训所变邪?”安石之旨,同子真之意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卷上之上《德行》,中华书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