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钢琴表演艺术》共有6个章节,分别为论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略论节奏;论声音;论技术训练;教师与学生;论音乐会活动。本文重点探讨前五章。
(一)论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
对于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涅高兹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1.艺术形象的塑造
涅高兹认为,艺术形象的研究应该从学习音乐和接触乐器的最初时期开始,当初学者可以弹出简单的旋律时,应当尽早要求初学者把忧郁的旋律弹成忧郁,活泼的弹成活泼,庄严的弹成庄严。初学者在对待真正的艺术作品时,应当考虑用怎样的“弹奏法”来表演这首作品,使它清楚、有意义而且有表情,要使无声的乐谱获得有声音的生命。在这里,涅高兹涉及了表演的再创造问题,强调他的老师戈多夫斯基上课时从不教钢琴弹奏法,而首先是教音乐,表明了钢琴表演中最重要的是音乐形象的塑造。
2.艺术形象的把握
涅高兹认为,我们应该在听觉、乐感、理解力、想象力等方面进行培养和训练,这些方面的成功培养,可以获得强烈的感受力,这种感受力或者是想象力应该是创造性的,这对艺术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因为任何音乐都是标题性的,同时却又不需要任何标题,音乐本身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说出了全部内容。显然,音乐跟文字一样也是一种语言,也能表达文字语言可以表达的一切内容,只是掌握音乐语言的过程比较复杂,有时对音乐语言只是认识而已,并没有到达真正理解的程度。
3.音乐的客观性
音乐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需要艺术形象的塑造,或者说等待艺术形象的再创造。因为音乐是特殊的艺术形式,它以乐谱的形式出现时是无声的,必须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才能变成有声的艺术形象,音乐形象的准确与否取决于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过程中需要全面的能力,显然对乐感、听觉、理解力、想象力的培养会成为研究的基础,从宏观艺术形象的把握到微观实际能力的培养,是涅高兹给我们的启示。(www.xing528.com)
(二)略论节奏
节奏是音乐表达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节奏是构成音乐作品的一个要素,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跟其他要素互为存在并相互制约。任何音乐作品的节奏都离不开这部作品的主旨,它一定存在于速度、节拍、表情术语的要求、力度的追求、音乐形象的塑造、体裁特点、风格特征等因素之中。
(三)论声音
完美地表达音乐内容的声音是最好的声音。演奏者探究音色、研究声音的过程在表演中属于微观的范畴,之前必须做宏观的研究,探讨作品的含义和作者要表达的内容、追求的意境等,之后再选择相应的技术来完成符合音乐内容的声音。从文字的表达上看,研究音乐内容、选择技术、创作音响(声音),经过了三个步骤,似乎表达了音乐内容的声音就可以创造出来了,事实上是比较困难的。学习钢琴的人都可以让钢琴发出声响,但是用声音揭示音乐的意义和诗意的内容却需要精深的修养,因此钢琴家首先面对的是音乐内容,为了表达这个内容,需要技术。这个诠释音乐的过程,表明了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涅高兹强调:“任何声音练习都是技术练习,任何技术练习都是声音练习。”
(四)论技术训练
涅高兹在这一章节中首先明确,我们探讨的技术首先应该是“艺术的技术”,其次是技术训练包含的几个层面,即心理、智力、生理、技术的要素等。在具体实践技术的同时,认识手指、手腕、手臂各个部分的机能;明确放松在弹奏中作用;对技术类型分类认识,然后逐步付诸实践。在每一个环节中,心理和智力因素始终伴随其中。可见技术训练是个复杂的工程,因为有多少钢琴音乐就有多少技术问题,钢琴音乐的诠释也变得繁复,难以轻而易举地控制。由于涅高兹是出色的钢琴演奏家、博学的钢琴教授,他深知学生需要什么、演奏家需要什么,老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因此他详细分析了技术训练的各个要素,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五)教师与学生
这一章涅高兹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任务、应具备的素质、师生之间的关系等。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全面的修养。涅高兹认为,教任何一种乐器的教师首先应该教“音乐”,应该是音乐的讲解者,并且必须采用“综合”教学法,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的不仅是所谓的音乐“内容”以及应该用诗意的形象来感染他,还应该对曲式、和声、结构、旋律、复调、织体等写法进行分析,要对音乐史、音乐美学及风格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