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文献形式多样,以文字记录为主

钢琴文献形式多样,以文字记录为主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绝大多数文献主要是以文字形式记载的,靠文字来传递信息,即使是音频、视频类型的文献也离不开文字传播,因此语言文字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这场里程碑式的革命使钢琴音乐文献具备了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除了钢琴纸质文献的主体——乐谱以外,还有大量的文字语言记录,如与此相关的图书、期刊、传记、评论以及各类非正式出版物,还有艺术语言、符号、图像,均以不同的方式记录并保存着各个时期风格迥异的钢琴音乐。

钢琴文献形式多样,以文字记录为主

文献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文字、图像、公式、声频、视频、代码等手段来记录或描述信息和知识。绝大多数文献主要是以文字形式记载的,靠文字来传递信息,即使是音频、视频类型的文献也离不开文字传播,因此语言文字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其表达思想感情、创造艺术形象的表现手段是音乐语言,而非文字语言。它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创造出特殊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语言是音乐艺术所特有的“语言”,包含有旋律、对位复调和声、节奏、节拍、速度、音区、调性、调式、音色、曲式、配器织体等要素,有别于其他任何语言。音乐作品的存在形式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记谱法将其记录在印刷型载体上,通过录音、录像技术记录在声频和视频载体上。

钢琴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表演的艺术和时间的艺术。钢琴通过声音在时空中的流淌,表达人的思想、塑造艺术形象。钢琴艺术与其他专业明显不同的是,钢琴侧重于形象思维,因而钢琴文献资料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丰富的载体形式

一般的图书文献的特征是静态的信息和知识,只有通过传递、交流、供人们使用才能发挥作用。由于缺少现代意义上的文献,古代音乐的学习和研究对于当今人类来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只能靠文字的简略记载去推理乐谱的出现则为人类记录音乐提供了较好的方法,使近千年以来的音乐作品得以部分保留。乐谱是将音乐用各种符号记录在纸上,它是音乐的一种载体形式,是记录音乐的一种手段。纸面上的乐谱如果不通过演奏(唱),本身并没有什么欣赏价值。乐谱是钢琴音乐,更是西方音乐的主要流传方式,各种不同时期的乐谱版本反映出钢琴音乐历经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兴盛、印象派出现、近现代派以及“先锋派”崛起的演变历程,乐谱的出版在西方已有了5个世纪的历史

但由于乐谱只是一种书面的记录符号,不能在音响等方面精确地记录钢琴音乐作品的全貌,因此近代以前的钢琴音乐还是不能完整地保留下来,不能解决“地域和时间上的距离”。20世纪初,科学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多种视听载体,如音响(像)制品,才解决了这一难题,使钢琴音乐作品以多种载体形式保留下来并能传播和流传下去。纸质印刷型文献、电子文献、网络文献及声像资料共同构成了钢琴文献丰富的载体,图书、期刊、乐谱及非正式出版物是钢琴纸质文献的主要组成形式,录音带、唱片、录像带以及各种数码资料等则构成了钢琴声像资料文献,而那些通过互联网技术,在不同的客户端进行存储、传播的电子版钢琴文献,我们称之为网络钢琴文献。

(二)拥有多样的记录手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留声机的发明,那些稍纵即逝的钢琴音乐有了记录并得以保存下来,文献记录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革命。这场里程碑式的革命使钢琴音乐文献具备了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除了钢琴纸质文献的主体——乐谱以外,还有大量的文字语言记录,如与此相关的图书、期刊、传记、评论以及各类非正式出版物,还有艺术语言、符号、图像,均以不同的方式记录并保存着各个时期风格迥异的钢琴音乐。(www.xing528.com)

至于钢琴作品本身录制的各种视听资料,从最初的高转速虫胶唱片,到慢转密纹唱片、卡式录音带,再到具备记录音、像两种功能的录像带,许多伟大的钢琴家都利用这种全新的媒体留下了不朽的钢琴音乐资料,成为钢琴音乐文献的珍贵财富。进入20世纪80年代,保存时间更长、容量更大、音质更逼真的CD、LD、VCD、MD、MP3纷纷进入市场,不仅给众多的爱乐者带来了现场聆听的感受,也给钢琴音乐文献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具备经久的文献价值

不论社会如何变化,音乐永远不会老化,即使过时也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点。从出现现代钢琴的雏形—管风琴的中世纪(约1000—1490年)开始,钢琴音乐历经了文艺复兴时期(1490—1620年)、巴洛克音乐时期(1620—1760年)、古典音乐时期(1760—1830年)、浪漫音乐时期(1830—1900年)、现代音乐时期(1900年之后),长达500多年。不管是钢琴乐谱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资料,还是钢琴家们录制的音像制品,都具有较长的保值期,都可以随时从视觉和听觉上带给人们不同的音乐感受,它们是人类钢琴研究成果的具体体现,其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四)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钢琴文献与其他学科研究存在密切关系,钢琴文献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关联。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多种知识信息量剧增,形成了许多音乐专业的边缘学科和前沿学科,如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比较音乐学、音响色彩学、音乐物理学、音乐数学、音乐生理学、音乐符号学、音乐治疗学等。例如,“先锋派”作曲家布列兹和斯托克豪森在其多年的音乐生涯中致力将数学和钢琴创作相结合的整体序列音乐创作,开拓了钢琴音乐风格的新领域。

相应地,对钢琴音乐作品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听到、感受到的东西上,而应该深入到那些蕴含在作品之中和虽然不直接包含在作品中,但对作品有重要影响的许许多多因素,如作者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生活经历、思想活动都对音乐情感内容有重要的影响。只有详细了解作曲家的生平、所处时代的人文背景,才能为乐谱研究的全面性与精确度宏观上的准备。要生动而准确地挖掘作品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做到同作曲家的真正沟通,还必须对乐谱进行理性的分析与研究,包括对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对结构细部的具体分析、对表情记号与音乐术语的正确领会等。这就需要从音乐学、哲学、美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等各类学科中筛选出与作品相关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