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演奏技巧揭秘-聆听世界:中外钢琴文化分析

钢琴演奏技巧揭秘-聆听世界:中外钢琴文化分析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钢琴演奏中,除了琴本身的材质、音色、制造工艺等客观要素外,影响演奏效果的还有很多主观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钢琴的触键技法。某种程度上来讲,钢琴弹奏出的声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选用的触键法。

钢琴演奏技巧揭秘-聆听世界:中外钢琴文化分析

钢琴演奏中,除了琴本身的材质、音色、制造工艺等客观要素外,影响演奏效果的还有很多主观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钢琴的触键技法。某种程度上来讲,钢琴弹奏出的声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选用的触键法。因此,演奏者若想要听众能够听懂并理解音乐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就必须要在音乐处理上下功夫,而对于音乐处理来说,触键技巧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一)触键的基本类型

钢琴触键法是指钢琴演奏者以各种方式在弹奏过程中手指与钢琴键面接触,并使之发声的各种具体不同的方法。按照演奏过程中弹奏者触键的用力部位不同,可分为指力触键、腕力触键、臂力触键、肘力触键、腰力触键、脚力触键六种基本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触键法选用不同的高度、力度、弧度、速度、深度等方式,各部位协调运用,使钢琴产生出各种不同大小的音量,各种不同层次的织体感觉,从而表现出色彩斑斓的音乐效果。现将各类触键法分述如下。

1.指力触键

这种触键法主要是运用指关节及掌关节作为触键时的发力部位,集中发力。当弹奏力度较小的音乐时,可以选用这种触键方法。指力触键法产生出的音色清晰明亮、颗粒性强,当需要演奏快速跑动的单音、清晰度高的十六分音符、手指跳音等乐曲时,多采用此种触键法。

2.腕力触键

这种触键法主要是运用腕关节作为触键时的发力部位。这种触键法多用于弹奏中速的乐曲,由于手腕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起到力量中转站的作用,所以当采用手腕跳音以及需用断奏手法弹奏双音、八度及和弦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但是,选用这种方法要注意手腕不能过于紧张,在演奏中要时刻保持一定的弹性和柔软性,以免弹奏出的声音生硬、粗糙,还会造成手腕及整个身体的过度紧张与疲劳。

3.臂力触键

除了手指和手腕触键的方法之外,还有臂力触键,其中有主要运用肩关节为发力部位的大臂触键法,这种触键法弹奏出的声音宏大浑厚、壮实饱满,多用于演奏昂扬激越、宽广雄壮的音乐场面。另一种叫作前臂触键法。

4.前臂触键

前臂触键法也叫作肘力触键法,这种触键法主要是以肘关节作为发力部位,它的触键感觉与指力触键相类似,只是音量更大、音色更厚,当演奏较强的跳音以及在弹奏断奏的双音、八度以及和弦时,可选用这种触键方法。

5.腰力触键

腰力触键法主要用于演奏深沉浑厚、场面宏大的音乐,采用这种触键法时演奏者要以腰部肌肉为主要的发力部位。

6.脚力触键

脚力这种触键法多用在乐曲最高潮处,演奏者倾尽全身力气,表现最宏伟壮丽的音乐场面。这种触键法主要是运用双脚为主要发力部位,带动身体,贯穿到手指,发力触键。

(二)触键的不同方法

触键的技巧虽然按照发力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六种基本类型的触键法,但对于不同的触键法,它们都各自采用了不同的高度、弧度、速度、力度等弹奏要素。因此,针对这些不同的演奏要素,触键法还可以分为不同力度的触键法、不同高度的触键法、不同速度的触键法、不同角度的触键法、不同弧度的触键法、不同柔软度的触键法等。

1.不同角度的触键法

众所周知,钢琴演奏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钢琴演奏者的触键法,除了发力部位的不同外,不同角度的触键对于钢琴触键技巧来说也是尤为重要。在钢琴弹奏过程中,如果要产生音色柔和的效果,那么指尖与键盘的接触面就要越大,也就是说手指和键盘形成的角度越小;若是想弹奏出的声音尖锐集中、具有穿透力,那么弹奏时演奏者的指尖就要与键盘的接触面积小一点,也就是说手指与键盘形成的角度越大,如指尖完全呈90度直角击键进行演奏。

(1)大角度触键法

大角度触键法可以细分为高抬指触键、半抬指触键和手指贴键触键三种类型。高抬指触键是指在演奏过程中手掌不动,手指高高地抬起,做最大角度的触键,这种高抬指触键的弹奏方法能够产生出金石之声的音响效果。半抬指触键是指弹奏过程中手指抬高到一半进行触键,这种触键方法能够产生出清澈明亮的音色,常用于演奏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手指贴键的触键方法是指手指不离开键盘,弹奏时要运用关节的力量来触键,这种触键方法常用于演奏柔和的乐曲,能够产生出朦胧飘逸、宽厚温暖的音响效果。

谱例3-1:贝多芬《黎明》片段

谱例3-2:莫扎特协奏曲K488片段

谱例3-3:肖邦摇篮曲》片段

(2)小角度触键法

小角度的触键法可以细分为抬手指触键、贴指触键和通过手臂带动的触键三种。其中,抬手指触键要以尽可能小的角度进行下键,而不能像高抬指那样,几乎呈90度,这种触键方法能够产生富于旋律性的音响效果,常用于弹奏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贴指触键是指依靠手指的第三关节发力下键,虽然手指在弹奏过程中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动作,但这种触键方法可以产生悠扬飘逸的音响效果,常用于演奏浪漫派和印象派的音乐作品;以手臂带动的小角度触键方法,主要是指用手臂进行发力,依靠手臂带动整个手掌,然后力量贯穿到手指下键演奏的触键方法。这种触键方法能够产生丰满厚实的音响效果,多适用于演奏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

谱例3-4: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片段

谱例3-5:德彪西月光》片段

谱例3-6: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片段

2.不同高度的触键法

钢琴演奏的触键方法除了不同的角度差别外,不同高度的触键也会影响触键技巧的运用。首先,手指离键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演奏的速度。通常来说,当手指离键高时,触键速度加快,能够弹奏出轻松愉快的感觉;手指离键低的时候,触键速度减慢,则能够演奏出温柔亲切的音乐感觉。例如,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D大调序曲》以及舒曼《C大调幻想曲》都是采用不同高度的触键技法,将它们融合在一起,在演奏过程中协调运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演奏效果。

谱例3-7:巴赫《D大调序曲》片段

谱例3-8:舒曼《C大调幻想曲》片段

3.不同力度的触键法

钢琴演奏根据不同的发力部位有不同类型的触键法,而这些不同发力部位的触键法就带来了不同力度的触键技巧,它们直接改变着演奏过程中的音色和音量。当需要演奏富于歌唱性旋律的音乐时,就需要演奏者的腕部保持不动,采用指尖触键的方法;当需要演奏出浑厚深沉的歌唱性音调时,演奏者的力量传送就要通过腕部传递到指尖;当需要演奏轻巧明晰的音响时,演奏者就要放松下臂,轻抬指尖进行下键;当需要演奏狂风暴雨般的音乐场面时,要求弹奏者将整个双臂的重量都输送到手腕,然后通过腕部力量再传到指尖,下键时弹到键底。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师常采用不同力度的触键来创造和演奏乐曲,如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李斯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的尾声部位、肖邦《降b小调序曲》的第二主题、《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的第四乐章等都是采用不同力度的触键方法才能完整地表达乐曲的情感。

谱例3-9: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片段

谱例3-10:李斯特《梅菲斯托圆舞曲》片段

谱例3-11:肖邦《降b小调序曲》片段

谱例3-12:肖邦《降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片段

再如,肖邦的《塔兰泰拉舞曲》、普罗科菲耶夫的《魔鬼的引诱》等作品也是如此,不同力度的触键方法能够产生出不同的音响效果。

谱例3-13:肖邦《a小调练习曲》片段

谱例3-14:普罗科菲耶夫《魔鬼的引诱》片段

4.不同速度的触键法

不同速度的触键法与不同的钢琴演奏技法息息相关。当弹奏连音时,触键的速度最慢;当断奏时,触键速度稍快;当演奏跳音时,触键速度最快。细分触键的速度,可以将其分为慢速触键法与快速触键法。(www.xing528.com)

(1)慢速触键法

慢速触键是指演奏者的指尖触键的速度缓慢。这种慢速触键能够产生出柔和深沉的音色,若再加之连奏技巧,弹奏完成后手指还在琴键上停留一段时间,则会产生出连绵不断的音响效果。慢速触键根据手指抬起的高度,可分为高抬指慢速触键和贴键慢速触键。其中,高抬指慢速触键在弹奏时要将手指高高弹起,然后再缓缓落下,这种高抬指的慢速触键十分适合表现连绵悠长且富有歌唱性的音乐场景,以及需要进行演奏具有歌唱性的大和弦和一些力度较小的八度音程和弦。贴键慢速触键是指演奏时演奏者的手指贴在键上,然后再慢慢地弹下去。采用这种触键方法要注意保持触键动作的稳定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一个琴键被弹奏两次的情况发生,选用这种触键方法能够呈现出轻柔缥缈的音乐效果。

谱例3-15: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片段

谱例3-16: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片段

谱例3-17:格里格《a小调奏鸣曲》片段

(2)快速触键法

快速触键法根据发力点的不同可以分为手指的快速触键、手腕的快速触键、小臂的快速触键和大臂的快速触键四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手指的快速触键是指运用手指的第三关节发力,以轴心运动的方式驱动手指,快速击键,这种触键法多用于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常常会产生明亮清澈的音响效果;手腕的快速触键多用于断奏演奏中,是指以手腕为发力点,奏出清脆、颗粒性强的声音效果,这种触键方法多用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小臂的快速触键是通过肘关节发力,然后带动前臂,力量贯穿到手指快速下键,这种触键方法能够产生音量上的对比,形成音色层次感;大臂快速触键是指以肩部为发力点,力量从大臂一直贯穿到手指指尖,然后快速触键的方法,选用这种触键方法时,演奏者可以将延音踏板加入弹奏过程中,这样可以营造出一种辉煌嘹亮的音响效果。这种触键方式多用于作品的高潮和结尾部分,并且也常在浪漫主义和现代钢琴音乐作品中出现。

谱例3-18:斯卡拉蒂的奏鸣曲K465片段(手指快速触键)

谱例3-19:贝多芬《C大调奏鸣曲》片段(手腕快速触键)

谱例3-20: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片段(小臂快速触键)

谱例3-21: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片段(大臂快速触键)

(三)触键技巧的综合运用

上述不同的触键技巧虽然各具特点,且发力点都不尽相同,但它们在实践当中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结合、协调运用的。比如,有力度与速度结合下的触键技巧,有高度与速度结合下的触键技巧,有力度与高度相结合的触键技巧,还有各种角度搭配不同的高度、力度、速度等的综合触键技巧。

1.力度与高度相结合的触键技巧

钢琴的演奏技法中,触键高度和触键力度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当演奏者手指的触键高度越高,触键的力度也就越大。无疑,弹奏时产生的音量也就相应地变大。因此,在钢琴演奏中,若想演奏出不一样的音色、音响效果,就要调整其中的触键要素,如需要弹奏坚定稳固的音乐,就要加大触键的力度,而不改变触键的高度;若是想要获得飘逸温柔的音色,就要减小触键的力度,但不必改变手指下键时的高度。通过这些不难看出,不同高度与力度的组合,应用到触键技巧上,可以极大地丰富钢琴演奏时的音色音响效果,表现出更加丰富的音乐魅力。

2.速度与力度相结合的触键技巧

不仅是力度与高度相结合,各要素进行变化能产生不同的音色音响效果,在钢琴弹奏中不同速度与力度相结合也可以产生相应的变化。当需要演奏出嘹亮清脆的音色时,就要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加大触键力度;若需要演奏出风铃声般细弱清晰的音色,就需要在保证速度快的前提下,减小触键的力度。从以上这些例子不难看出,变换不同的力度和速度要素,可以产生出不同的效果,这就要求演奏者在弹奏时,选择合适的组合方式,将钢琴的音乐性能发挥到最大化。

3.高度与速度相结合的触键技巧

钢琴演奏中触键高度与产生的音量有直接的影响,在触键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触键的高度与音量大小成正比关系。但是,若保证触键高度不变的前提下,改变触键速度,就不仅会引起音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还会带来音色的改变。因此,若是在演奏过程中改变音色、音量与音响,就要调整触键的高度、速度和力度等多个因素。如若想演奏出激昂壮观的音乐场面,弹奏下键时就要求演奏者的手指从高处快速下落,全力下键;若想要得到浑厚凝重的音响,就要求演奏者的手指从高处缓缓下落,击奏键盘;若想产生出缥缈朦胧的音色,演奏者的手指就要缓缓地下键,从高到低轻轻下落;若想奏出朗诵式的顿挫音效,演奏者就要以一种中庸的速度和力度下键。因此,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根据音乐作品的要求仔细斟酌,采取恰当的下键方法,从而充分表达音乐感情,求得理想的音响效果。

4.触键角度与放松技巧

钢琴演奏的触键角度可以分为大角度触键和小角度触键两种。这两种不同的触键结合不同的放松方式,就能够在音乐表现中产生不一样的音响效果。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放松方式也有很多种,触键后延缓放松、触键后立刻放松以及触键后保持一定的紧张度等三种放松方式。

一般来说,在演奏中采用大角度触键与延缓放松相结合的方式,就能得到刚劲有力的音效;若是大角度触键与立刻放松相结合,就能够得到清澈明亮的音色;若选用小角度触键与立刻放松相结合的方式,就能得到朦胧感觉;若采用小角度触键与延缓放松相结合的方式,钢琴的演奏效果则会产生类似弦乐器弓弦演奏的音效。这些不同的触键角度配合不一样的放松技巧,会使钢琴的演奏效果丰富多彩,为钢琴的音乐表现力增添无穷的色彩,而这些也同时成为每一位钢琴演奏者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应该努力去琢磨、练习的重要一课。

(四)触键与音乐表现的关系

在钢琴演奏中,不同的触键速度、力度、高度、角度以及放松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钢琴所呈现的音色、音量与音响效果。它们在钢琴演奏中不仅单独起作用,而且还综合作用于钢琴的音乐表现力中。

1.发力部位对音乐效果的影响

我们在上一部分内容中讲到,下键时弹奏者发力部位的不同会直接影响音乐的表现力,不同部位发力的触键会产生不一样的音效,如上面我们曾讲到过的指力触键、腕力触键、肘力触键、臂力触键、腰力触键、脚力触键等六种不同的发力部位的触键方式。这些不一样的发力点会使钢琴的音量由弱到强不断递增,再结合不同的触键方式,也就必然会引起音色、音效的变化。

2.触键速度、力度对音乐效果的影响

在钢琴演奏者手指触键时,触键的速度越快,琴槌敲击琴弦的力量就越大,音板的振幅也就会相应地增大,这样发出的音量就会更大。相反,如果触键速度慢,那么产生的音量也就会相应地变小。与此同时,触键速度的不同,不仅会改变音量,还会使音色也发生变化。此外,速度的快慢也与弹奏时的力度有关,力度大速度也就相应地快,琴弦的振幅就大,音色就明亮;速度慢,力度就小,琴弦的振幅也就小,产生的音色就柔和一些。例如,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就充分表现出了力度的变化所带来的音乐变化。再如,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贝多芬《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等,就展现出触键速度对钢琴表现力的影响。

谱例3-22: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片段

谱例3-23:贝多芬《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片段

谱例3-24: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片段

3.触键高度对音乐效果的影响

弹奏过程中,手指离键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弹奏的速度。通常情况下,离键越高,速度越快;离键越低,速度越慢。例如,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册《序曲与赋格》中的《D大调序曲》,开始弹奏跳音时,手指就要求较高离键,快速触键,从而保证能够弹奏出轻松的音乐感觉;当处理后半部分的连音时,就要采取离键低的触键,从而表现出柔和的音乐感觉。再如,舒曼《C大调幻想曲》的第一乐章最后七小节则恰恰相反,弹奏时应该先较低位置触键,再逐渐抬高手指。

谱例3-25:巴赫《D大调序曲》片段

谱例3-26:舒曼《C大调幻想曲》片段

4.声部织体与放松方式对音乐效果的影响

在钢琴音乐中,除了有大量的主调作品外,还有很多复调作品,它们不仅有主旋律,还有很多的次要旋律。因此,若想演奏好这些作品,演奏者在弹奏作品之前就要好好分析、琢磨这些钢琴作品的声部组合和乐曲的织体结构,要在和声语言、节奏速度上将不同声部的旋律协调统一在一起,同时还要保证音乐情绪的统一。要做到这些,就要充分重视对音乐作品音色和音量的处理。这无疑与弹奏者的触键方式息息相关,不同力度、速度、高度、角度等触键方式都会影响到音量与音色的变化,这一点我们在前文已经系统分析过了,此处不再赘述。

谱例3-27:舒曼《C大调幻想曲》片段

在前文中除了不同的触键方式外,我们还曾对不同的放松方式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做了相应分析。如果音乐结束,那么放松的方式也就意味着结束的方式,但若是音乐还未结束,那么触键后的放松方式,则实际上会成为下一个触键动作前的准备方式,直接影响到下一个演奏动作。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无论触键后音乐是结束还是继续进行,触键后的放松方式都对音乐的表现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触键后的紧张度保持,能够获得沉闷压抑的音色;而触键后的延缓放松,则可以得到清晰的音效,能够起到强调每一个音符的同时,不破坏乐句的完整性;触键后立刻放松,则能够弹奏出清澈、带有回声效果的声音。

谱例3-28: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片段

谱例3-29: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片段

谱例3-30:肖邦《第三钢琴叙事曲》片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