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理论框架的构建之后,巴尼特提出了回归自由高等教育的几种策略。这些策略彼此相关,体现了一种着眼于理性和解放的学习观,且与前述的几个核心概念存在紧密关联。
第一项策略是超越教与学。教学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而且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所在。然而在现实讨论中,学生的学习问题常常被忽略或被置于一个不重要的地位(尽管近年来有所加强)。巴尼特认真分析了教与学的关系,既反对将学习从属于教学,也反对把教学与学习等量齐观。他强调把学习置于教学之前,让学生都成为“反思的实践者”。我们可以发现,巴尼特所做的不仅是提升学习的话语权,把学习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要使高等教育成为一门关于高等学习(higher learning)的学问(尽管他在文中否定了这一点,但其理论体系却把教育和学习问题作为核心);同时它还代表者一种新的、迥然不同于传统的强调权威、传统和灌输的学习观。在巴尼特看来,真正称得上是高等教育的是使学生理解其所学、所做,使其概念化,在不同情况下掌握,并对其采取批判态度的能力。[11]除了学习事实性的东西外,远见、参与和反省也十分重要。真正的高等教育必须关注个人的理解和批判性洞察,激励学生采用整体性的学习方法,以便获得心智的发展。
第二项策略是发展批判性事业。批判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独有特征。现有的学术共同体,事实上都建立在批判性对话的基础上。当下我们见到的各种教育改革,包括通识教育也常常把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然而,批判性标准究竟是什么却很少有人涉及。巴尼特在书中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学科批判性标准[12]:内部批判性标准——即用某一学科的内部标准去判断事物,外部评判标准即用自身学科以外的标准来判断事物。如果以此衡量,不难发现,目前所盛行的批判性思维话语都囿于专业领域,旨在使学生学习自己学科的评价标准和价值观。在巴尼特看来,如果学生只会用自己的学科标准去判断事物,那就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真正的高等教育应当既能使学生掌握内部标准,也能使他们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评价自己的学科。据此,巴尼特提出了发展外部批判性能力的工具:哲学和社会学——前者有助于揭示某一学科的真理标准,后者则可以揭示实际的社会利益。可以看出,这两个视角与之前的高等教育公理存在一致性。(www.xing528.com)
第三是交叉学科重构。现代大学是以高度专业化的学科组织为基本特征的,而不同学科的画地为牢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理念的发挥。不少高校和教师都尝试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培养更具有整全人格的人。“跨学科课程”“多学科组织”已经成为不少课程设计者的目标。巴尼特针对课程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要进行学科交叉,尤其是批判性的学科交叉。原因在于,不同学科交叉代表了许多迥然不同的竞争性目标和教育方案,其背后存在种种张力,而批判性交叉学科的方案能引入超过某个单一学科的价值观。巴尼特提到了交叉学科重构的种种价值。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价值是,批判性交叉学科重构能统合不同的知识领域,使学生能浸润在一个更为整全的知识世界中,从而像纽曼提到的那样,“直面知识的整体性”,为自己的心智发展打开更为广阔的空间。
最后一项是回归自由高等教育。当代在自由教育理念下衍生了诸多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但它们不能完全保证自由,因此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开放式学习,它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另外还包括远程学习、学习契约和项目作业等形式。此外,通识教育也提供一种自由教育的方式。在各种教育理念中,巴尼特更支持以自我理解和自我赋权为核心的“解放”的教育观——“保守”的教育观关注让个体展现其内在的、固有的个体秩序,而“解放”的教育观则要使个体能充分意识到制约自我发展的各种影响性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