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失误与缺陷。部分大学生在其发展自我意识的过程中,自卑心过重成为他们必须要挑战的一只“拦路虎”。上个月,小利的父亲来信说母亲病了,需要经常吃药,家里的经济负担更重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自我意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我国心理学家分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和中期对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科学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是较好的,但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矛盾,具体表现为:自我意愿高而多,自觉行动低而少;自我认识较清楚,但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落后;过分关注自我,过多考虑自己,过于看重自己,而对他人、集体、社会考虑较少。也就是说,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失误与缺陷。下面着重探讨几种比较典型的失误与缺陷:

1.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越来越多地关注自我,如果不能够摆正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容易出现凡事从我出发,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问题。大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等都较强,且未必牢固地确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因此更容易出现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经观察发现,有一些大学生十分自私自利,不能站在同学的立场上替对方着想,人际关系很紧张。他们也容易因别人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而责备别人,或与别人结下仇怨。当然,这些大学生不仅伤害了他人,而且伤害了自己。

例如,某大学生从小受到父母和长辈的娇宠,他们总是设法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包括一些无理要求,他学习时家人必须绝对保持安静、穿衣服必须是高档名牌的、想什么时候上网玩游戏都可以,家人不得有微词等,逐渐地他养成了自我中心的性格。进入大学后,该大学生在和其同宿舍同学相处中,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家人,也要求他们绝对地服从自己,结果,其他同学都因无法忍受他的做法而纷纷指责他,继而远离他。最后,该大学生在宿舍和班上都成了不受人欢迎的孤家寡人,他也为此感到困惑和苦闷,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后来,他在老师的督促下,到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在心理工作者的耐心开导下,他才对自己的问题有所认识。

2.过分的自卑心理

自我意识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个体越来越注意与他人比较,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想象他人将如何评价自己,结果容易因过分敏感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而导致过分的自卑。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常常是有益的,可能促使个体努力改进其不足。但过分的自卑则只会击垮一个人继续努力的信心和勇气,导致个体一蹶不振,最终一事无成。部分大学生在其发展自我意识的过程中,自卑心过重成为他们必须要挑战的一只“拦路虎”。例如,某大学生性格较内向,他有次偶尔听到同学议论自己的长相有点难看,就认为自己真的外貌丑陋,为此先是不敢和同学多交往,后来发展到为逃避与同学见面而不去上课。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他才认识到原来不是自己的长相真有什么问题,而是自己的过分的自卑心理在作怪。最后,该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找到了知心朋友,也提高了学习成绩。

案例一:2013年,小利从山东农村考进了位于北京的一所高等职业学院,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的条件十分艰苦,家中也没有什么积蓄。小利从小就很懂事,学习也很用功,最终以高分考进了这所高职院校,离开了那个穷苦的地方。小利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去读书,到亲戚家、邻居家七拼八凑终于凑够了小利念书的学费,但却再也供不起他的生活费了。为了能够继续念书,小利一开学就去找了好几份兼职来挣钱养活自己,但由于大城市生活水平较高,他的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小利平时十分节俭,不舍得多花一分钱,可是回到宿舍里,听到室友们谈论着自己从来没听说过的名牌,吃着自己从来不舍得买的零食,他感到万分自卑。同学吃一顿饭的花费,他可以吃上一天,他们谈论的一些话题更是他闻所未闻的,有时候一起聊天他都插不上话。从此小利不再跟室友们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了。渐渐地,小利变得形单影只。上个月,小利的父亲来信说母亲病了,需要经常吃药,家里的经济负担更重了。小利觉得自己拖累了家里,愧对父母。在学校里他也没有朋友,没有人愿意接近他,他觉得自己成了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小利的室友们则说,刚认识小利的时候感觉他还挺好的,但慢慢地发现小利越来越内向,越来越不爱和室友们交流,凡事都是独来独往,室友们以为他不愿意搭理别人,也就很少主动和他接触了。

分析:小利在学校里因为自己的生活状况而担心被同学瞧不起,从而对室友们采取回避的态度,究根到底也是因为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情结在作祟。这种回避使得室友们认为是由于他太内向而不愿意搭理别人,这样一来小利自然没有朋友。但小利只看到了自己没有朋友,没有人愿意接近他,却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他应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即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帮助自己建立积极、自信的心理。

3.过分的逆反心理(www.xing528.com)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对某些事情不论正确与否,一概简单排斥,并带有较大的情绪成分,甚至为反抗而反抗。一般地,适度的逆反心理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而且客观上有益于他们的独立。所谓适度的逆反心理,是指逆反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范围、强度、场合等较为适中,与其年龄阶段相符合。大学生由于处在向成年期的过渡期,容易出现认知片面、情绪偏激。他们在摆脱对父母和长辈的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中,有时会因过于寻求自我肯定而有意、无意地把这些自己原来服从和尊敬的对象树立为自己的“敌人”,与之进行“斗争”。许多大学生借助对父母和长辈的一定的逆反心理的动力,培养了独立精神和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如果逆反心理过强,则不利于个体的成长,需要进行心理矫正。

例如,某大学生的父母含辛茹苦地培养自己的孩子上了大学,但是该大学生却对父母很不尊重,经常借故向他们大发脾气。后来在心理工作者的帮助下才知道,该大学生是嫌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认为他们没有什么本事,所以看不起他们。其实该大学生也知道父母培养自己很不容易,所以,他每次对父母发完脾气后,也会对自己的恶劣态度感到很内疚。该大学生对父母并非没有感激之情,也知道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要对父母发脾气。经过心理工作者的分析,发现他内心潜意识的想法是:“我向父母发脾气,表示我比他们高明。”该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潜意识的想法后,终于逐渐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

4.过分的依赖心理

一般地,青少年适度的依赖性有利于他们和父母、长辈之间维系感情,并能为他们走向独立提供社会支持。但是,过分的依赖性却显然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一些大学生对父母过分地依赖,表现在;进大学要父母亲自送、上了大学要父母来照料自己或者不大与同学交流,却整天忙着给父母打电话、课程选择要父母定、花钱比较大手大脚,用完了只管向父母伸手,而自觉理所当然、恋爱的对象要父母定,或者恋爱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向父母汇报,完全听父母的话、未来的职业选择要父母定,或者干脆把找工作的事情全权委托给父母,等等。大学生对父母过分地依赖将会导致他们自身人格发展的延迟和不健全。例如,某大学生在许多事情上都依靠父母,他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或发短信,而与同学的交往很少,没有知心朋友。其他同学对他的评价是;不合群、对他人不信任和生活自理能力差。该大学生因不满自己的人际关系而去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心理工作者了解到导致他的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是:家长从小就或明或暗地告诉他社会过于复杂、人与人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要他在与同学相处时要多加小心,以免吃亏。等他上了大学,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对他还是关怀备至,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长时间地通电话或发很多条短信。该大学生已经习惯于把每天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小事都向父母汇报,一旦要做什么决定,都要父母帮助拿主意。经过心理工作者的开导,该大学生醒悟到自己虽然已经具备了男子汉的体魄,但是似乎还是个躺在摇篮里的小婴儿,摇篮几乎就是他全部的生活空间,而作为男子汉,他必须学会离开摇篮,靠自己的勇气、智慧和劳动来独立地谋生。心理工作者帮助他确立了一些可以效仿的榜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逐渐学会了与父母保持适当的距离,而与同学增加交往,直到能完全融入同辈群体。

5.过分的情绪化

大学生处在向成年期的过渡阶段,自我体验的特点是:情绪丰富、波动性大、敏感性大和情境性强等。也就是说,在一定意义上,大学生表现出理性缺乏、情绪的不太稳定或不太成熟是正常的。但是,大学生如果过分的情绪化,即表现为经常情绪大起大落、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反应激烈、不顾时间场合地乱发脾气等,则是不健康的,需要矫正。这类大学生大多是因为从小受到父母长辈的过分娇宠或被放任不管,所以形成了或任性或暴躁的性格,也有部分大学生是因为自尊心受到过伤害,所以不自信。大学生过分的情绪化可能对他们的学习、交往和娱乐等生活的一切方面产生不良的影响。

例如,某大学生自认为同学对他不友好,原因是:有两次他看到几个同学聚在一起热烈地议论着什么,但是,当他出现时,他们就奇怪地终止了议论,并散开了。为此,他忧心忡忡,几天都在琢磨这件事。后来,他变得越来越郁郁寡欢,回避与其他同学交往。后来,他主动去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原来,该大学生在上初中时曾几次被其他同学嘲笑过,他们讥笑他的长样显得很傻、很滑稽。当时,他非常尴尬,不知所措。事后心里感觉既气愤又自卑。他进入高中后,由于学习很忙,也就把这些事忘记了。但没想到进入大学后不久,他又遇到了相似的情况,触发了旧痛。经过心理工作者的开导,他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心结在于对人际关系过敏,而只有学着勇敢主动地与他人交往,才能锻炼交往技能,提高交往能力,拥有自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