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丹顶鹤图像变迁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丹顶鹤图像变迁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探究从“鹤”到“丹顶鹤”图像及其题款的演化,有助于我们领悟古人对丹顶鹤的认识。图8.28玉鹤图8.29《龙凤仕女图》如果说前两件还是似鹤文物,那么到汉代又有变化。再有集安市与现仍有丹顶鹤繁衍的白山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皆毗邻。原图中六人,分成3组,现截取其中含有丹顶鹤的2组。所绘丹顶鹤采用工笔重彩技法,较现存前世的鹤图都更接近丹顶鹤的神行。实际上,之前还有丹顶鹤飞临的记载[37]。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丹顶鹤图像变迁

探究从“鹤”到“丹顶鹤”图像及其题款的演化,有助于我们领悟古人对丹顶鹤的认识。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不少商代精美工艺品,其玉雕在造型和工艺上都堪称一绝。其中一玉鹤(图8.28)为浅褐色,站立状的鹤,长颈下弯,头置于胸前,以小孔作眼,短翅微展,长尾下垂,足粗且短。颈饰羽毛纹,身雕翎纹[30]。虽尚难鉴定出玉鹤之“种”,但前文提及殷墟出土有丹顶鹤骨骼,二者可相互印证。

1949年,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出土《龙凤仕女图》(又称《晚周帛画》、《夔凤美女图》和《人物龙凤图》),是现存两幅最早的帛画作品之一(图8.29)。《龙凤仕女图》是随墓而葬的铭旌,对其内容和主题的新解释是:所绘人物是墓主,挽髻的贵妇,长袍细腰,垂地而盘的长衣前后张开;侧身而立,上身略微前倾,双手合掌颇具虔诚之态。在仕女头顶左上方,一只矫健振翅的凤鸟,双脚前屈后伸,大有意欲腾空之势,凤鸟形象几乎占据了画面重要的视觉位置。凤的前端,一龙扶摇直上,却不如凤的姿态显耀,大概这是关于凤龙与阴阳象征的意义。全图表示着祈神引导、使墓主灵魂升天这一主题[31]。既然墓主为妇人,那么以凤为主就比较合理。值得注意的是,此“凤”也有神话传说的添加物,但其主体则是以丹顶鹤为原型,这与楚地有丹顶鹤越冬,丹顶鹤形态优雅、长寿等皆相符。

图8.28 玉鹤(商·妇好墓)

图8.29 《龙凤仕女图》

如果说前两件还是似鹤文物,那么到汉代又有变化。1965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出土的金银错狩猎纹铜车饰(铜伞铤),是一件西汉时期杰出的金银错代表作品[32]。值得注意的是,竹管状铜伞铤中一段描绘飞禽走兽的场景中有一丹顶鹤(图8.30,中部偏左)仰天扬翅而唳,比较前文的丹顶鹤图片,足见绘制得惟妙惟肖,显然是画工对此物种十分熟悉,才胸有成竹之作。当然,铜伞铤展开图中右方一大鸟,当也是“凤”,对照《龙凤仕女图》可见后者则改换成孔雀尾羽。图中还有一些鸟兽(如熊、虎、鹿、兔、天鹅等)形象不难辨识。

图8.30 错金银狩猎纹铜车饰与展开图(西汉)

1935年,吉林集安市城东洞沟盆地上发掘高句丽(前37~668年)贵族墓葬有丰富的内容,如四神崇拜、伏羲女娲图、神农图、道家羽衣仙人图等,均体现了中原对高句丽文化的全面影响;同时高句丽的射猎、战争壁画也体现了其作为一个边疆民族所具有的尚武好战特点。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图画在构图等方面与中原魏晋以来的古墓壁画并无重大区别[33]。尤其是有一《驾鹤仙人》壁画(图8.31),画中一高句丽装束的仙人右手持长矛,曲腿骑在鹤身上,侧身回顾;鹤则双翅伸展,双腿后伸,作飞翔状;仙人一带飘逸,四周祥云缭绕。亦或显示墓主人驾鹤西行之含义。尽管此图中的丹顶鹤特征不是很明显,但文献记载显示吉林省曾皆有丹顶鹤分布,且仙人的坐骑之一则是丹顶鹤。再有集安市与现仍有丹顶鹤繁衍的白山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皆毗邻。

图8.31 高句丽《驾鹤仙人》壁画[34]

《簪花仕女图》是(唐)周昉的粗绢工笔重彩绘画。现存作品无作者款印,亦无历代题跋及观款。最早著录此卷的是清安岐《墨缘汇观》,认为是唐周昉所绘,其后《石渠宝笈·续编》及《石渠随笔》皆沿用该观点,俱著录为《周昉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是能代表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原图中六人,分成3组,现截取其中含有丹顶鹤的2组(图8.32)。所绘丹顶鹤采用工笔重彩技法,较现存前世的鹤图都更接近丹顶鹤的神行。画中人物的比例问题,虽存在尊卑、远近等缘故,更有1972年对此图进行重新装裱时,有人发现此图系后拼接而成,较明显者为左数第二个比例较小的仕女为后嵌入,而白鹤与画左小狗亦为剪裁而来,有研究者据此认为其原为屏风画[35]

图8.32 《簪花仕女图》(局部)

(宋)徽宗赵佶《瑞鹤图》(图8.33)描绘出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上方彩云缭绕,上空翱翔盘旋着18只神态各异的丹顶鹤,另有2只站立在殿脊的鸱吻之上,回首相望,天空及宫殿周围的祥云皆以平涂渲染,更烘托出仙鹤动飞之势和曼妙体态,气氛祥和吉庆。画后有作者赵佶以瘦金书自题:

图8.33 赵佶《瑞鹤图》[36]

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欎,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倏有群鹤飞鸣于空中,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之端,颇甚闲适,余皆翱翔,如应奏节。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叹异久之。经时不散,迤俪归飞西北隅散。感兹祥瑞,故作诗以纪其实。

清晓觚稜拂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

飘飘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www.xing528.com)

似拟碧鸾栖宝阁,岂同赤雁集天池

徘徊嘹唳当丹阙,故使憧憧庶俗知。

御制御画并书,天下一人。

所述之事与《宋史·仪卫·卤簿仪服》载:“政和二年,延福宫宴辅臣,有群鹤自西北来,盘旋于睿谟殿上,及奏大晟乐而翔鹤屡至,诏制瑞鹤旗。”可相互印证。

按:此记载的是宋政和二年(1112)有丹顶鹤飞临今开封市。实际上,之前还有丹顶鹤飞临的记载[37]。值得注意的是,赵佶所题文字与《宋史》记载称“鹤”或“仙鹤”,而赵佶画作显然就是丹顶鹤,可见古人将丹顶鹤默认为“鹤”。

一《黑红彩仙鹤纹老鳖形扁壶》(图8.34),据称是宋代磁州窑[38]。画面为一只在苇丛中栖息的丹顶鹤,画者用笔娴熟,寥寥数笔,就勾勒出长嘴、长颈、长腿的鹤特征,尤其是突出其丹顶和“次级与三级飞羽长而弯曲呈弓状,收拢时覆于纯白色尾羽上,酷似黑尾”的丹顶鹤特征。

(明)边景昭《雪梅双鹤图》(图8.35)画风工细严谨,色彩明丽沉着,是较典型的明代画院派风格。图中主角乃2只丹顶鹤,其一正引颈长鸣,另一则曲颈理羽,神态舒展自如,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背景为双勾绿竹、雪白芙蓉和傲雪白梅,交相辉映[39]。此画乃明永乐年间作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画右上角有“待诏边景昭写雪梅双鹤图”的题款,再次印证古人所称“鹤”一般即指丹顶鹤。

图8.34 黑红彩仙鹤纹老鳖形扁壶

图8.35 雪梅双鹤图

(意大利)郎世宁(1688—1766)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但却成为宫廷画师,历任康、雍、乾三朝,从事绘画达50多年。其《花荫双鹤图》(图8.36)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一对丹顶鹤引一双鹤雏闲庭信步的其乐融融场景。

清初,由蒋廷锡原绘,张为邦、余省临摹,傅恒、刘统勋、兆惠、阿里衮、刘纶、舒赫德、阿桂、于敏中题跋的《鸟谱》共12册,图360幅。前4册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名为《故宫鸟谱》,其中有“鹤”图(图8.37)与题跋(故宫博物院编辑委员会,1997):

图8.36 《花荫双鹤图》[40]

图8.37 鹤(《故宫鸟谱》)

鹤:一名露禽,一名仙子,一名胎仙,一名仙禽,一名胎禽,一名蓬莱羽士。

鹤,黑睛赤晕,青黑长觜,丹顶朱頬,白项黑颔,黑颈。通身毛羽纯白,翅有软黑翎,展翅广四五尺,敛翅则翎垂盖尾。长项长胫,昂首高四尺余。青黑足胫,青黑趾爪。《春秋繁露》云:鹤知夜半。鹤,水鸟也。夜半,水位感其生气,则[益]喜而鸣。性好在阴,故谓其羽为阴羽。《禽经》:露翥则露。注云:露禽,鹤也。露下则鹤鸣,雄鸣上风,雌承下风,以声交而孕。《埤雅》云:鹤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上,点滴滴有声,因即高鸣相警,移徙所宿处,虑有变害也。盖鹤体洁白,举则高至,鸣则远闻。性又善警,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故《诗》、《易》以为君子言行之象。雌雄相随,如道士禹步,履迹而孕。《相鹤经》云:鹤者,阳鸟也,而游于阴,因金气乘火精以自养。金数九,火数七。故七年小变,十六年大变。体尚洁,故其色白。声闻天,故头赤。食于水,故其喙长。轩于前,故后趾短。栖于陆,故足高而尾凋。翔于云,故毛丰而肉疏。大喉以吐,(故)[且]修颈以纳新,故寿不可量。凡鹤之上相,隆鼻短口则少眠,高脚疏节则多力,露眼赤睛则视远,回翎亚膺则体轻,凤翼雀毛则善飞,龟背鳖腹则能产,轻前重后则善舞,洪髀纤趾则能行。《本草·集解》云:鹤大于鹄,长三尺,高三尺余,喙长四寸,丹须赤目,赤頬青脚,修颈凋尾,粗膝纤(指)[趾],白羽黑翎,亦有灰色苍色者。能啖蛇虺,闻降真香烟则降。其粪能化石,物类相感也。俞琰云:龟鹤能运任脉,故多寿无死,气于中也。鹤骨为笛,甚清越。《汇雅》云:鹤岁生数,卵四月,雌鹤伏卵,雄鹤往来为卫。见雌起,则啄之。见人窥卵,则破而弃之。《谈荟》云:鹤初生,眼傍别有红点者,是雄。《五杂组[俎]》云:《诗传》谓:鹤,身白,颈黑尾。然鹤之黑者,非尾也。乃两翅之下翅敛则附于后,似尾耳。《物类志》云:鹤,一名露禽,一名仙子,一名胎仙,一名蓬莱羽士。其左右脚里第一指,名兵爪。

按:此作瑕瑜互见。所题文字,乃取自历代对丹顶鹤的诠释,内有瑕疵。所绘动物无疑就是丹顶鹤,但并非按其实际生态(如《埤雅》提到:“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此为“松鹤图”,分别取丹顶鹤之长寿,松之常青,以喻长寿延年之吉祥。红顶鹤之称,当是取丹顶鹤最显著的特征——头顶有裸出且醒目的红肉冠。

日本鹤之称,是据其拉丁学名而意译。马逸清研究员解释说:“这是德国人在1776年根据一只来自日本的丹顶鹤标本所定;标本来自日本,所以按照惯例在拉丁文的学名中有‘japonensis’字样[41]”,但并不代表仅日本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