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鳄”之称谓已有数千年历史,但我国历史上曾栖息有多种野生鳄。更早使用且较稳定称呼扬子鳄的则是“鼍”,在最古老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与拓片(图3.9~图3.11)及拓片释文(图3.12、图3.13)中就已出现,尤其是图3.13的释文更明确是“鼍”。
图3.9 甲骨文拓片1
图3.10 甲骨文拓片2
图3.11 甲骨文拓片3
图3.12 拓片(图3.9)释文
图3.13 拓片(图3.10)释文
尽管人们对金文中是否有“鼍”还认识不一,但笔者认为金文延续用较稳定的“鼍”,甚至持续至今,不仅所见2件称为“吊龟鼎”上的金文(图3.14、图3.15)与甲骨文“鼍”相似,而且用饵诱钓(详下文)也是古人捕获扬子鳄的有效方法之一,皆可佐证。
图3.14 吊龟鼎拓片1
图3.15 吊龟鼎拓片2
此外,古人对扬子鳄的称谓还有“”“它”(图3.16)“鱓”“鳝”(图3.17)“鼍龙”“鮀鱼”“土龙”“猪婆龙”等多种,但它们所使用时间或地域皆有限。(www.xing528.com)
《逸周书》就记载“会稽以”。(晋)孔晁注释“”道“其皮可以为鼓”,可见是指扬子鳄。
(东汉)许慎《说文》称:“鼍,水虫,似蜥蜴而长大。”(晋)郭璞《尔雅注》道:“卵如鹅卵,甲如铠甲,皮坚厚,可冒鼓。”可见是指扬子鳄。
图3.16 《六书故》中“它”与“鼍”
图3.17 《六书故》中“鱓”与“鳝”
(宋)戴侗《六书故》中就追记了2 000多年前汉代人对扬子鳄的认识:刘安(前179~前122)《淮南子》中就记述“鱓”之两说:其一,是今属于鱼纲的鳝鱼;另一,则是现代人往往忽略的今属于爬行纲的扬子鳄。
值得注意的是对“鱓”(现皆用“鳝”;以下不另区分)的认识:唐代《集韵》就明确:“唐何切,音驼,与鼍同。《说文》:鱼名,皮可冒敼。”司马贞对《史记·太史公自序》中“鼋鳝与处”所作索隐道:“鼋音元,鳝音鼍。”明代《异鱼图赞补》在诠释“鼍”时提到:扬子鳄“皮坚厚,宜冐鼓”,“夜鸣应更,吴越谓之鳝(音‘陀’)更。”清《康熙字典》中“鳝”注释引“李斯《上秦始皇书》:树灵鳝之鼓。注:徒何切。鳝皮可以冐鼓”,未用通常之“鼍”而重复用“鳝”,说明古代“鼍”与“鳝”相通。
鼍龙(《本经》中品)。
鮀鱼(《本经》)。土龙(藏器曰:《本经》鮀鱼,合改作鼍。鼍形如龙,声甚可畏。长一丈者,能吐气成云致雨。既是龙类,宜去其鱼。时珍:鼍字像其头腹足尾之形,故名。《博物志》谓之土龙。鮀乃鱼名,非此物也。今依陈氏改正之)。
《别录》曰:鮀鱼甲生南海池泽,取无时。弘景曰:即鼍甲也。皮可冐敼。性至难死,沸汤沃口入腹,良久乃剥之。藏器曰:鼍性嗜睡,恒闭目。力至猛,能攻江岸。人于穴中掘之,百人掘,须百人牵之;一人掘,亦一人牵之。不然,终不可出。颂曰:今江湖极多,形似守宫、鲮鲤辈,而长一二丈,背尾俱有鳞甲。夜则鸣吼,舟人畏之。时珍曰:鼍穴极深,渔人以篾缆系饵探之,候其吞钩,徐徐引出。性能横飞,不能上腾。其声如敼,夜鸣应更,谓之鼍敼,亦曰鼍更,俚人听之以占(两)[雨]。其枕莹净,胜于鱼枕。生卵甚多至百,亦自食之。南人珍其肉,以为嫁娶之敬。陆佃云:鼍身具[十]二生肖肉,惟蛇肉在尾,最毒也。
(明)胡世安《异鱼图赞补·鼍》描述:
鼍状守宫,亦名土龙。吐水向日鸣即雨,从力攻碕岸,树鼓逢逢,其枕莹洁。卵至盈胸,就穴掘,牵人不易踪。《说文》:鼍状如守宫,长一二丈,文五色背毛,有鳞甲如铠,能吐云致雨。身具十二肖肉,蛇肉最后在尾。皮坚厚,宜冐鼓。《本经》:名鮀鱼,一名土龙。其甲黑色,能横飞不能上腾。夜鸣应更,吴越谓之鳝(音陀)更。向日吐水,日沉则没,此属阳也。《埤雅》云:欲雨则鸣。旧云,性嗜睡,目常闭,力尤酋徤,善攻碕岸。
尽管存在某些讹误,但是古人对扬子鳄形态、生态、分布、用途等的认识还是相当有价值,值得我们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