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北地区的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及其变迁

华北地区的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及其变迁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河北南部与河南北部一带地处太行山东南麓,既有太行山地流出的清漳水与浊漳水流经,又有发源于这一带的卫河与滏阳河,适宜大鲵生息繁衍。

华北地区的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及其变迁

大鲵在华北历史上的分布,古文献中仅见河北与山西有所记载。

4.1.1 北京

尽管尚未见到古籍中记载北京的大鲵栖息情况,但现代却有颇多发现(详见下文),表明历史上实际有此物种分布,只是缺少记载而已。

4.1.2 河北

河北历史上记载的大鲵分布,仅见于南部,主要在今邯郸市一带。

●邯郸市:明天顺五年《明一统志·彰徳府(辖境属今邯郸市的有武安市、临漳县、涉县、磁县等地)·土产》与明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彰徳府(辖境同前)》都记载有大鲵分布。∥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磁州(今磁县)志·土产》“鳞类”记载有“鲤、鲂、鲇、鳖、孩儿鱼”等。按:乍看上述记载情况,似仅今磁县有“孩儿鱼”(大鲵)栖息,其实不然。今河北南部与河南北部一带(亦即明清彰德府与广平府)地处太行山东南麓,既有太行山地流出的清漳水与浊漳水流经,又有发源于这一带的卫河与滏阳河,适宜大鲵生息繁衍。况且清代的广平府志(详见下)记载“孩儿鱼”(大鲵),表明并非唯独今磁县产大鲵。

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广平府(治今永年,辖今邯郸市、邯郸县、临漳县、成安县、磁县、肥乡县、永年县、鸡泽县、广平县、曲周县等地)·土产》记载有:“孩儿鱼:《旧志》:广平府产。”

4.1.3 山西

山西历史上关于大鲵分布的记载不多见,主要是南北两地区,尤其是南部延续至今。但根据生态环境、零星记载及毗邻地区的大鲵分布情况,至少在太行山南段的辽州、沁州、潞安府与黄河沿岸的平阳府、绛州等地都可能有过大鲵栖息。(www.xing528.com)

●晋城市:《山海经·五藏山经·北次三经》记载:

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按:笔者所见诠释“龙侯之山”的今地,一般皆认为是今太行山支脉(何业恒,1997),更具体的则主要有河南济源县西之五指山(卫挺生等,1974)与“山西解州安邑—夏县的南山,夏商周代名虞山”(郭郛,2004)二说。笔者综合考虑有关情况,以为似为今河南济源县以西之王屋山一带,约涉及今山西属今晋城市的阳城县及运城市的垣曲县与河南济源市。郭璞注《山海经》指出:“,见《中山经》。或曰:人鱼,即鲵也。似鲇而四足,声如小儿啼。今亦呼鲇,音蹄。”可见是大鲵,说明当时即有分布。

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鲵鱼引直省志书·泽州(治今城区,辖今城区、高平县、泽州县、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等地)》记述:

《山海经》载:人鱼在太行之东北二百里,凡记鱼、鲵鱼、孩儿鱼,名鳎、名魶,能缘木,声如婴儿。今青罗河有之。土人云:闻雷,则奔窜山谷。

清雍正十二年(1734)《山西通志·山川·泽州府·阳城县(今县)》记载:

青萝河在县东南九十里,源出底柱山,缘溪环转繇王屋山下入济源。《山海经》:人鱼在太行之东北二百里。凡记鱼、鲵鱼、孩儿鱼,名鳎、名魶,能缘木,声如婴儿。土人云:闻雷,则奔窜山谷。按:据《古今图书集成》与《山西通志》描述并据今实际,此“底柱山”乃今山西阳城县与河南济源市之界山——王屋山;这一带地处太行山南段西侧,山地古代森林茂密,有丹水、白水与沁水等流经,适宜大鲵栖息。

●忻州市: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与道光四年(1824)《保德州(治今保德县,辖今河曲、保德二县)志·土产》皆在“鳞属”中有“鲵鱼:出天桥峡口”的记载。

●运城市:《山海经》记载“龙侯之山”有“人鱼”,反映属今运城市的垣曲县等地当时有大鲵栖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