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研究已经明确,动物的繁衍与栖息处于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它们与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其他动物等的多样性相适应。在特定的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对立因素通过食物链的相互制约,或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从而保持了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如果环境负载超过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弱化或衰竭。外部环境发生复杂性或剧烈突变,不仅造成动物种群数量的增减,而且使得它们的分布出现变化,甚至发生物种灭绝,或产生变异,出现亚种或新物种。人类活动日益呈现广度扩展、力度增大,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分布变迁。
正是由于环境各要素既相互影响,又可以相互印证,故在获取直接数据困难的历史时期,往往可以通过获取代用数据,综合分析,来复原或重建当时的环境状况。例如,通过仅栖息于某类特殊环境的动物或物种组合的分布研究(代用数据),就有可能了解与其相对应时空的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其他动物等某一或多方面情况。
●竹类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故“无竹分布地区不可能有大熊猫栖息”的论点本身并无差错。但既要注意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又不能反推臆断有竹类分布地就有大熊猫。
●虎是肉食性动物,主要捕食野猪、马鹿、狍、麝、麂、青羊等有蹄类动物。据黑龙江省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办公室调查,野猪占东北虎食物总量56%,在野猪集群和越冬地,常有虎分布。我们注意到,无论是古动物发掘,还是古文献记载与现代野生动物调查,在虎的伴生动物名单上往往都有野猪。虽难以用是否有野猪来推断虎的存在,但其可以作为我们查证历史上虎分布的重要线索之一。现今虎的分布地已屈指可数,但野猪却分布较广,甚至时有野猪成灾而不得不捕杀一部分以维持生态平衡的报道。
●扬子鳄、野生亚洲象、野生犀牛等皆为对气温敏感且历史上分布变迁界限较明显的物种,根据扬子鳄(在最寒冷的季节,扬子鳄卧台上的温度也有10℃左右)、野生亚洲象(野象在15℃以下的低温中就难以忍受;若温度低于10℃,可使其丧生。高温湿热或烈日暴晒也是野象难以忍耐,并极力逃避的)、印度犀(就是经过一段时期适应,冬季也需15℃以上的温度)等对气温适应的特点,可以将它们的分布北界变迁状况,作为历史气候变迁重要的代用指标之一。(www.xing528.com)
●文焕然等(1996)根据中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多种对气候敏感的动植物分布变迁,结合海洋生物、土壤、海岸等多方面资料,以其毕生对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研究,认为我国近8 000年来冬半年气候变迁呈现阶段性由暖转冷的总趋势(图1.6),气温变化的峰谷之差约为5℃。
图1.6 近8 000年来冬半年气温变迁曲线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伊懋可(Elvin,2004)教授在《象之隐退:中国环境史》中引用文焕然等对历史时期亚洲象的研究(文焕然等,1979;文焕然,1990;文焕然等,1990)多达30处,该专著被誉为“中国环境史研究中谁也绕不开的里程碑式的著作”,2005年获得国际汉学界有“诺贝尔奖”之称的儒莲奖(Prix Stanislas Julie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