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续上与前作续集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续上与前作续集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文榕生同志决心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是值得鼓励的,并具备完成这一研究的条件。更让人惊喜的是,他还带来了内容更为丰富的前作续集《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续)》。·书中既有不同物种的古生物遗存分布或不同时期的分布,又着重于历史时期的分布变迁,最后联系到它们在21世纪的分布状况。迄今明确鉴定出马来熊的仅见山西省武乡县1处有早上新世布氏太阳熊化石。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续上与前作续集

动物是地球生物圈重要成分之一,它与其他生物和自然环境要素共存并相互依赖,也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密切关系。随着人们对环境变迁的重视和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取得万年以上尺度与百年尺度变化数据并非十分困难,而千年尺度变化数据,目前主要取自动物作为直接数据或代用数据,并且基本上只涉及中国范围内。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地质、地形、地貌丰富,使得生态环境具备多样性,进而产生并孕育着生物多样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文明没有中断,仅文字记载的丰富知识就可以延续3 500多年,向前延伸,可与古生物考古研究成果相衔接。研究全新世以来动物地理分布与变迁,主要依赖古籍中记载,故唯有中国可向世界提供绝无仅有科学数据(尤其是较全面、完整、正确诠释、形成序列的),供人类共享。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籍完全开放并无设防,但限于文字、文化等独特性,并非世人皆可领悟;就是列强劫掠走的中国古籍,他们多仅可将它们充作文物,对其中蕴含的丰富知识束手无策。有较高智商的汉学家做出引人注目的成绩,不少只能借用现代中国学者的二手资料。

已故文焕然研究员是首位从事历史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著名学者,他的研究涉及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土壤、植物、动物、森林、竹林、生态和疫病等多个方面,学术界公认其中历史动物地理学是文焕然先生确立并做出开创性贡献的2个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我与焕然先生生前虽非同一单位,但相邻而处,时常切磋学术,深知他不但刻苦钻研,默默耕耘,学识渊博,造诣深厚,而且待人坦诚,成果颇丰。他过早离世,我感到甚为可惜,同时也惦念他的研究是否后继有人。

记得20年前文榕生先生(焕然先生之子)辗转联系到我,带来几部经他整理出版的焕然先生遗作。顿时,焕然先生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眼帘。得知榕生先生克服种种困难,立志继续从事问津者寥寥的焕然先生未竟研究,我便义不容辞地为他撰写推荐意见:

动植物的历史变迁是当前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全球变化的重要内容,并对今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起到宝贵的借鉴作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代古籍中有着大量的记载,它们零散地分布于浩瀚的历史文献中。在这方面,已故学者文焕然先生毕生默默耕耘,做出了重大贡献。文榕生同志继承乃父遗志,系统地整理了文焕然先生的遗稿,并在整理过程中进行了再创造,以自己的研究的体会丰富了这一成果,并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其他奖励。评审专家一致希望这一工作得以继续和深入下去。今文榕生同志决心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是值得鼓励的,并具备完成这一研究的条件。尽管文榕生同志在文化浩劫中失去了获得专业学位的机会,但他能在图书馆工作的同时,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研究动植物的历史变迁,是难能可贵的。

这是我与一些专家、学者的希望与呼吁,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而收效不大。

然而,又值得庆幸的是,在多年失联再度重逢时,文榕生先生带来他自己独立完成的新作《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这部著作已然获得首届“山东省新闻出版奖图书奖”并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等奖励,果不出我与一些专家、学者们所望。更让人惊喜的是,他还带来了内容更为丰富的前作续集《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续)》(据最新信息,此书获得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浏览文稿,我们可以看到本书这样一些亮点:

·这是一部十分难得的全面而深入地描述我国50余种代表性珍稀野生动物在史前、历史时期及现代,既展示静态地理分布,又反映动态分布变迁的全景式过程的学术专著。

·中国早期(约起于清末)的野生动物分布调查主要由外国传教士、探险家与少量学者进行,20世纪50年代后,这方面工作才主要由我国动物学工作者承担。故对于外国人发表关于中国20世纪前半叶之前的野生动物分布情况,我们往往难以置喙。只有经过我国动物学工作者的野外实地调查、考察,与历史动物地理学研究、古生物遗存的综合成果证实,才能理性地正本清源(如虎的起源与扩散、地理分布与变迁)。

·作为新兴的分支学科专著,本书不仅简述其发展史,而且对其定位、原理、作用、要素、研究机理等多方面,还列举实例进行阐述,实际上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科书。

·作者能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科学研究工作,排除对历史动物地理学甚至古动物地理学与(现代)动物地理学的一些误解、误判、误用。

·书中既有不同物种的古生物遗存分布或不同时期的分布(例如,扬子鳄的遗存可以上溯到距今6 500万年前的古新世;又如,虎则通过200万年以来的100余处遗存的成序列分布以及古今分布,反映其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中游,然后首先在国内散布,最后越出现国界而进一步扩散到亚洲10余国),又着重于历史时期的分布变迁(如考证出中国历史上曾有9种虎亚种分布,有3种野生犀牛存在),最后联系到它们在21世纪的分布状况。(www.xing528.com)

·书中(包括其前部《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基本上皆有不同物种的简介(形态、生态、行为、别称等)与古人对该物种的认识,这既是榕生先生对该物种鉴别的体会,也有助于读者对它们古今情况的认识,更可检验与判断所描述对象与提取相关科学数据的准确性。

·书中还全面反映对各物种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分布情况的查证结果(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这一工作难度不小),有些物种还可与其前部(《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的相关部分比对。榕生先生的调查反映,我国自然保护区现状并不容乐观;同时,他还对我国自然保护区提出不少值得重视、改进的建议。

·尤其是通过大量物种形态图(不仅网上鱼龙混杂,就是某些学术著作中也有误用),反映具体物种隐含的多方面信息,大量分布与变迁地图(也隐含多种相关信息),直观、形象、生动地浓缩、展现历史时期动物的地理分布与变迁。这些图,看似一般,实际上它们的选择、制作、组合、排列等皆显示出作者独具匠心。

·据榕生先生研究,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是我国现生熊科动物中最珍稀物种,仅在低于29.6°N的云南南部与西藏东南部少数地方有残存。迄今明确鉴定出马来熊的仅见山西省武乡县1处有早上新世布氏太阳熊(Helarctos böckhi)化石。这一空白直到上世纪末才见何业恒教授有所研究,只是何先生误将(晋)郭璞所称“建平”(“建平郡”,在今湖北的兴山县、秭归县与重庆的巫溪县、巫山县等地)判断为“今云南曲靖”(已改为“麒麟区”)。榕生先生考证不仅更有较可靠的佐证,而且提出“迄今数量不少的熊科遗存中似有马来熊”“马来熊远不是人们曾认为的是仅生息繁衍于热带地区的动物”等新观点。

当然,以上浅见只是些许拙见与体会,且挂一漏万。由于尚未见到可与本书相媲美的历史动物地理研究著作,也由于我自己的学识有限,我虽不敢说其结论全部正确,但可以肯定所获得的结论、数据皆有大量、多方面、相互关联的证据支持,有源可追溯,是可靠的;可以代表当今这方面的研究水平,具有重大学术意义与利用、再创新价值。

此外,值得提及的是,文榕生先生由于“文革”耽误,仅在大劫之后获得英语学大专学历。然而,他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不但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并发表大量高水平图书馆学论文,而且在历史自然地理方面虽有家学传承,更多则是自学;他无缘获得课题(项目)经费,成果对晋升助力不大,但经30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也获得丰硕成果,实乃青出于蓝。其独自出版的数部大部头历史动物地理学专著不仅获得出版基金资助,而且皆获得高等级奖励。文榕生先生应邀还参加了《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编纂,承担一些总部的主编、副主编。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16年公开提到(穿越时空 浓缩经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为《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动物分典》做贡献,http://www.las.cas.cn/xwzx/zhxw/201612/t20161216_4722871.html):

由于《动物分典》涉及大量文献学、历史学以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古籍资料,项目启动之初,编撰委员会中缺少此方面人才。鉴于中心文榕生研究馆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长期坚持历史地理学研究,且有强烈意愿参与《动物分典》的编撰工作,院中心同意其在职参与分典工作。在编纂中,文榕生先生与其他老专家取长补短,同心协力,“以老骥伏枥之志”为《动物分典》的编撰工作做出努力与贡献,获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表彰。

这是对榕生先生20余年在职工作之余从事处于冷门状态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肯定。当我看到榕生先生克服种种困难,矢志不渝地继承其父焕然先生的遗志与作风,默默无闻地坚持开展研究,并能有所前进和发展,完成《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续)》这又一部难得的著作时,十分欣喜,并为之序。

2017-02-22

【注释】

[1]李文华是著名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农业部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名誉董事、环境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生态学学会顾问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副理事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MAB)国际协调理事会主席,联合国粮农组织南亚十国小流域治理首席顾问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第一、二届指导委员会主席,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理事,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ICIMOD)理事、轮值副主席,国际科联(ICSU)环境问题委员会委员,东亚生态学会联盟(EAFES)第一届主席等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