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我们课题组一行五人驱车前往调查的第一个目标地——阿拉彝族乡小石坝村。我们到达时,太阳已经普照大地。
我们风尘仆仆地赶到村民委员会,却被告知主要领导都已开会去了,但幸运的是一位主管计划生育和宣传的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们。此工作人员应该隆重介绍,路阿姨,48岁,小石坝村第一台家庭电脑的拥有者正是路阿姨的大儿子。而我们,在进村的第一时刻就遇见了最想寻找的人,这巧合的事情刹那间让人体会到来自偶然的惊喜与愉悦,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路阿姨放任思绪于言谈间的率真和落实与举止上的热情,让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温暖。说起电脑和网络,路阿姨的快人快语可比“小燕子语录”要经典且深刻得多。“没有信息就没有发展”,路阿姨一语就道破了信息社会的本质;“网恋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对网恋的精辟概括;“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自己却如此渺小”道出了网络背景下,尚未“走出去”的少数民族的真实心态;“这哈娃娃哪有不上网的,连老奶都在学电脑”描述了现今网络对民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深刻影响;当问及对“与其投资互联网,还不如直接把钱给少数民族提高生活质量”这一说法的态度时,路阿姨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最需要的是改变一些不好的生存状况,比如农业发展问题和再就业问题,为我们修修桥、补补路等,这些实事是我们最急需的”,“我们需要的是补药而不是泻药”。我们立刻提议:“你们可以上网查询农业科技方面的信息啊!”阿姨说:“村子里有几个人是高中生啊?!”阿姨的话让我觉得我们课题组此行任重而道远,网络时代,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和速度急大地快于社会经济地位低者,因此数字鸿沟在日益扩大,通过提高信息素养来减少数字鸿沟的措施应得到科学化的制定和有效化的落实。网络能为少数民族提供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以及怎样提供是学界和业界都应思考的问题。
昆明阿拉彝族乡小石坝村城郊接合部的网吧面貌(庄晓东摄)(www.xing528.com)
QQ宣传招贴在阿拉彝族乡网吧(庄晓东摄)
毕竟网络的功能不只是娱乐,在“娱乐至死”的年代,希望少数民族地区成为最后的净土是不是过高的期求?在随即走访的“刚好和”网吧里,当时正有24个人在上网,其中就有21个人在玩网络游戏,其余的一个在看电影,两个在浏览网页(其中一个学生正在招商银行的网页上看基金走势),《魔兽》是男生们最钟爱的游戏。和昆明大部分网吧一样,我们走访的三个有证的网吧,其装饰全部是网络游戏的大副宣传画。网吧高于个人电脑的配置以及群体传播的热闹氛围成了吸引玩家的有力武器,网络游戏也成了现今网吧生存发展的重大支柱力。下午在我们走访了小石坝村拥有家庭电脑的人户,当我们进屋时,在上高二的小李正沉浸在《梦幻西游》(一种网络游戏)之中,他坦言每天会花3至4个小时玩网络游戏,并且父母也不会限制他玩游戏。那么,网络的发明者、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网络游戏开发推广者,究竟谁应该为此类现象负责?还是仅仅拷问史玉柱这类人的商业伦理道德就能完事?当13亿人口尚未准备好时,网络就从天而降至我们身边,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成必然,我们迫切需要培养应对网络时代所必需的媒介素养。我们如何在技术的魔力面前保持人类的理性?这个难题需要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起来共同解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