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调控”一词是近年来我国新闻舆论界的常用术语。从词义上分析,它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对舆论进行调控,舆论是被执政者调控的对象。此时,舆论是受控者,执政者是施控者。二是执政者以舆论作为调控的手段,对舆论接受者加以影响,即受众是舆论所调控的对象。此时,舆论是施控者,公众是受控者;舆论是联系执政者和公众的中介。[1]不难看出,学者对于舆论调控内涵的这一理解,是基于执政者对舆论工作的宏观管理视角下的一种诠释。如果我们从舆论本身的生成与发展这一微观管理视角来看的话,本书认为,舆论调控是指在舆论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对舆论的导向和控制,使其发展成调控者所认可的舆论的动态管理过程。
在舆论的形成、变化过程中,舆论调控十分必要。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2]
第一,舆论在形成、变化过程中,虽然会集中社会的理智,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成分。这是因为,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具有针对某一问题的群体心理,而群体心理支配下的个人往往表现出与理性经济人不同的特点。即,孤立的个体可能是理性的,以自我利益为导向的,也可能是有教养的,谨言慎行的;但在这种“组织化的群体”中,个人的理性消失了,表现得身不由己,要么狂热,要么残暴,要么英雄主义;同时,舆论的形成不单纯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诸如人对孤独的恐惧、个人对强势意见的知觉、公开表达的外部压力,所导致的从众结果。因此,舆论在互动和整合的过程中需通过调控来扩大理性成分。(www.xing528.com)
第二,舆论调控的必要性源于舆论自身的无机与有机性的对立。一方面,社会群体内的公众总是从各自的需要、利益出发对众多个体共同感兴趣的“普遍事务”发表意见,从表面上看,各种意见林林总总,有很大的杂乱性;另一方面,在任何一个现代民主社会里,任何一个看似孤立的个体意见总会与社会公众主体的需要、利益发生一定程度的联系,从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表达着社会群体主体的意志和意见,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或者某种倾向性,而不再是杂乱无章的。
总之,无论舆论的非理性—理性特征,还是无机—有机特征,都显示了舆论作为一种评价性意见的变动不居的特性,也显示了舆论之于社会问题影响的不确定性,那么,为了增强社会问题解决的预见性,对舆论的了解、把握和调控就成为社会公共管理的必要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