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问题引起众论,舆论学教程揭示

公共问题引起众论,舆论学教程揭示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一章已有所论述,公共事务是舆论的对象,是舆论的客体。在社会问题没有得到恰当解决之前,它所引起的舆论效应通常是“众说纷纭”。这些信息刺激一旦发生,就迅速地与公众头脑中的固定成见、知识结构等发生信息的“化合作用”。

公共问题引起众论,舆论学教程揭示

一种意见的产生,直接来源于外界的信息刺激,这种刺激可以是社会的变动,可以是较大的突发事件,可以是与多数人持有的信念相矛盾或与他们的心理期待相契合的事件,以及一些长期困扰公众的社会问题。我们把和人们社会利益相关、和人们社会关系相关、和人们社会观念相关的那些事务称为公共事务。上一章已有所论述,公共事务是舆论的对象,是舆论的客体。

公共事务如果利益分配不当或内部结构失衡,就会产生社会矛盾,社会矛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便会产生社会问题。由社会矛盾引发的社会问题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一切社会问题都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连绵不绝的议论,尤其是那些急迫而突出的社会问题,那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社会痼疾。这是因为,为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一些症结化、突出化的社会问题总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不断有人为此发出强烈呼声,而呼声得到具有相同态度的人的附和、响应,愈演愈烈,局部呼声便演变为普遍的社会要求,波及整个社会。在社会问题没有得到恰当解决之前,它所引起的舆论效应通常是“众说纷纭”。[1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舆论的起点来源于公共事务引发的信息刺激,这种刺激可能是大的社会变动、社会变革,可能是抽象的社会问题,也可能是爆发力强的突发事件。这些信息刺激一旦发生,就迅速地与公众头脑中的固定成见、知识结构等发生信息的“化合作用”。这种化合作用产生的能量继续推动信息的扩张并不断转化为动力,使对此发表意见、见解、看法成为公众的一种即时需要,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情感[17](www.xing528.com)

众说纷纭是舆论处于初级阶段时的特点。秦志希认为有以下原因:[18]首先,当公共事务经心理中介刺激舆论主体并引发评价意见时,在最初,这种评价活动主要表现为主体意志和观念的独立活动,很少顾及、参考其他人的意见,使得不同意见彼此没有发生或很少发生有意识的交叉联系,不同意见呈散在形态,并表现出不同的向量,处于无序混沌的状态。其次,舆论离不开个人意见,没有众多的个体参与,也就没有舆论的出现,然而各个个体(甚至社会组织或大众媒体也介入其中)的具体情形又是千差万别的,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反应程度与方向各不相同,并且分别选择恰当的方式和场合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使无数个人意见以众说纷纭的状态展现出来,因此,十分复杂的舆论主体源也使各种意见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特点。最后,公共事务本身一般也具有多因性、复杂性、流变性的特点,特别是重大的社会事变、社会事件更呈现多种特性,表现出更复杂的内容。在开始时,人们难于立刻对这些客观事物形成全面正确的整体把握,更多的是从某一侧面、某一角度、某一层次来看待问题,发表意见,做片面的理解,从而也就使意见难于统一。

“众说纷纭”阶段是舆论的潜在状态,其意见形态具有以下的特点:(1)以自发形式出现,是个人意志和观念的呈现,因此学者把“这种个人意见又称作‘私见’,是个人意志自发行为的结果”[19];(2)意见变幻莫测,意识的发生及演变完全处于不规则状态,意见虽多但莫衷一是,尚未形成优势意见;(3)是分散的、彼此没有联系或很少联系的个人意见,即便“个体与个体之间在某一场合互相沟通与交流,表达彼此相同或不同的观点”[20],但也仅仅属于人际传播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