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始终存活在各种意识之中,舆论的发生离不开社会意识环境。刘建明认为,意识环境是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交错状态,包括知识、道德、法律、信仰、艺术、风俗等各种形式。[3]舆论与其他意识形式在实际生活中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舆论在特定意识形态中形成,它是在其他意识形式滋补下生长出来的,并日益从意识环境中吸取养分而逐步完善,可以说意识形态是舆论的母体;另一方面,舆论也反作用于意识形态,舆论作为表层意识,是其他意识生产的原材料,甚至有时它会突破原有的意识形态,开辟新的认识领域。二者相互渗透,作用于社会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讲,正是舆论不断改变和形成新的意识形态,社会发展的辉煌蓝图才能显现出来。
舆论在一定的意识环境中形成,它自然地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这种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前人的意识创造新的舆论,二是遵从现存社会的规范形成特定的思想方式。当某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旦占据统治地位,势必强有力地影响整个舆论,造成一种特定的舆论环境,一般来说,正确的意识形态会把人们的思考提高到完美的境界,不断推动人们对周围事物做出科学的评价,支配人们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某种舆论背离某种意识形态目标,就会受到限制,甚至压制。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形态的拥护者将宣传与舆论目标相反的观点,批驳舆论的导向,对舆论发挥规范、导向、控制、整合、改造的作用。[4](www.xing528.com)
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意识的载体,是社会意识的生产机构,所以舆论很难离开它。但媒体提供的“拟态环境”有时是虚假的,而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完全把拟态环境看成客观真实环境,不假思考地以大众媒介的意见作为舆论,此时公众意见就有可能变成舆论错觉。所以,大众传媒有责任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引导公民正确认识社会真相和社会整体利益,使公民意识保持理性。[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