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是舆论的主体,但现实中我们遇到的舆论一般都是具体的,因而它的主体也是较为具体的。那么,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公众的状况呢?孟小平在总结前人的论述后,提出了“公众总体”的概念。[1]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但通过统计材料和科学的调查,是可以把握的。公众总体是多种类、多层次公众的有机整合,在一个国家内部,公众总体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传统和记忆,绝大部分使用共同的文字体系进行交往,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的舆论环境,在信念系统存在着共同的文化积淀。
刘建明把公众总体称为公众环境,认为舆论会受到社会背景和群体成员身份的严重影响,同一社会阶级和具有同样民族背景的人在许多问题上都会有同样的观点。而不同的文化背景熏陶下的公众心理结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每个人生活在公众关系中,在社会关系网中找到依托,同时也就生活在不同的公众环境中。[2]
一般来说,公众总体的状况是现代舆论环境的质量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只有了解了公众总体的变化和基本特征,才可能深刻地理解具体公众在具体问题上的情绪或意见的变化;另一方面,公众总体既是舆论的发出者,又是舆论的达到者和传播者,他们决定了舆论传播环境的质量和特征。因此,在研究舆论导向时,我们需要了解我国公众总体的历史与现实的基本状况和特征;了解我国公众总体内的联系、协调,利益的融合、分化等因素,以有效地影响舆论的形成和走向。(www.xing528.com)
公众环境的变化较为直接地影响舆论环境,例如我国公众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近十几年的变化较大,文盲人数逐年减少,已经不能对整体的精神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同时,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普及,使具有中学受教育程度的公众在总人口中占据着最大比例,他们对舆论环境的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又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也会直接促使舆论显现出某些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