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众:舆论的主体-舆论学基础与实务教程

公众:舆论的主体-舆论学基础与实务教程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9]也就是说,跟某一舆论问题相关的这些社会成员才可以成为该舆论的表达主体——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社会成员对某个社会现象、某个社会问题产生了兴趣,并不约而同地发表意见、相互讨论,最终达成了大致相同的意见,就标志着社会成员集合体——公众的形成。

公众:舆论的主体-舆论学基础与实务教程

1.谁是公众

舆论主体指的是参与舆论活动的人,他们可以是社会中任何地方任何职业任何年龄的人,即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舆论活动中来。但需注意的是,作为舆论主体,它不是简单的少数人、个别人,而是一个数量相对比较多的社会成员的集合体——公众。公众在英文中为“public”,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大众“mass”有所区别。一般而言,“公众”是众多社会成员的集合体,他们分散在社会各个地方,没有统一的组织。把他们联系起来的,是针对某一具体公共事务而产生的共同或相近的情绪或意见。而“大众”则一般各自为政,对社会公共事务缺乏共同的兴趣,也没有共同利益维系,缺少自己的意见和主张,更容易随大流和盲从,更类似于“乌合之众”。简单说来,公众是不经过组织而有一致意向的大众;而大众是未经组织化的社会群体,是个别的个人的集合体。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认为,公众则是“纯精神的集体,由身体分离且分散的个体组成”“他们之间的纽带在于同步的信念或热情,在于和许多人共享同样的思想和意愿”。[28]因此,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对“公众”的感知既是实在的,又是模糊的。

没有公众便无法产生舆论,如果按照公众在舆论形成中的地位来区分的话,公众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舆论形成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舆论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意见领袖;另一种则是普通的公众,他们也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多的是附和他人意见,对舆论的形成好像影响不大,但一旦社会上多数人取得一致意见,就能对社会事务产生主导性的作用,而且意见领袖提出的意见必须符合他们的利益诉求,否则意见领袖的意见就不能发挥作用,最终也会失去自己意见领袖的地位。

2.成为舆论主体的条件(www.xing528.com)

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规定性。

第一,具有问题的相关性。所谓问题的相关性,是指这些社会成员就某一舆论问题有着目标取向的共同性,具体来说,共同的利益、兴趣和某种偏好将他们彼此集合在一起[29]也就是说,跟某一舆论问题相关的这些社会成员才可以成为该舆论的表达主体——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一旦社会成员对某个社会现象、某个社会问题产生了兴趣,并不约而同地发表意见、相互讨论,最终达成了大致相同的意见,就标志着社会成员集合体——公众的形成。这个过程中,联系他们的是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社会事务,不管他们的身份、地位如何。而如果没有共同关心的问题,社会成员之间是不会彼此讨论、互通信息的,也就不会产生舆论。

第二,具有意见表达的主体性。不是每个社会中的人都是舆论主体,只有具有意见表达的主体性而且参加舆论活动的人才是其主体。社会成员的主体性,是指有自主意识,同时又有完全的行使社会行为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的人。[30]具体来讲,要成为舆论主体,一方面,对意见的表达必须具有自主意识,即要能独立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而不是被迫参与或发表意见,比如政府发言人不是按照自己意志发言,所以不是舆论主体,但是政府发言人发表个人意见就是独立的舆论主体;另一方面,还必须拥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和能力。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是一种客观条件,比如,一个被剥脱政治权利的在押犯,即使某个问题和他相关,他也不能表决、不能参与讨论,因为他丧失了这方面的客观条件,他就不能成为舆论主体中的一员。事实上,公民的意见表达都受社会环境的制约,越民主宽松的外部环境,公民意见的表达就越自由,其主体性也越能得到充分发挥。自由表达意见的能力,则是一种主观条件,如智障人士或文盲,某个问题和他相关,他也能产生自己的想法,但由于表达能力所限,其主体性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并进而丧失一些成为“公众”的机会。因此,意见表达的主体性要求公民要具有较好的民主素养和文化素质,并能够理解社会事务的相应方面,能够独立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