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鼓子,又名兰州鼓子词、兰州曲子,简称鼓子,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是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兰州鼓子是以坐唱为主的曲艺表现形式,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严格按兰州方言行腔,乡土气息浓厚。发源于兰州,流布于兰州周边的皋兰、榆中、白银、定西、临洮等地区。代表剧目有《杨子荣降虎》等。
(一)起源与发展
兰州鼓子的产生及其形成的历史年代,尚无一致看法。据《四库全书提要》记载:“宋赵德麟(令田寺)始创商调鼓子词,用‘蝶恋花’谱西厢十二首”。据明代庆阳李罗阳(相传他对鼓子有研究)著的《空同子集》记载:“如今里巷之词曲,不学而能之,急徐高下皆板眼,所谓知音也。及问其出某吕某律,孰宫孰商?则不知也。”镇原慕少堂在《甘宁青史略》中沿用此说,称“鼓子词的创始人,是宋安定郡王赵德麟(令田寺)”。现代曲艺专家陶钝也说:“唐人元稹写崔张故事的传奇《崔莺莺传》后,先有宋人赵德麟传写其事的鼓子词说唱作品,继有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另有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编撰的《说唱艺术简史》明确提出:“兰州鼓子源于宋代,流行甘肃兰州地区。”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十年间,兰州鼓子进入了一个全盛的阶段,涌现出了一大批鼓子名家和精英。1958年,兰州市文化局还筹办了市戏校,组建了兰州鼓子训练班。1961年5月,因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兰州市戏校合并于甘肃省戏校。1961年夏,兰州鼓子训练班并入秦剧班。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兰州鼓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浓厚兴趣。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美籍华人赵如兰教授,专程来兰州录制兰州鼓子,她回到美国后翻译成英文放映,影响极大,而且得到美国音乐家们的高度赞扬,视这门古老的艺术为“中国的瑰宝”。
2006年5月20日,兰州鼓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艺术特点
1.演唱形式
兰州鼓子是以唱为主的传统曲艺形式,其中有一人、两人、三人演唱之分;主要表演手法是唱和说,有的段子光唱不说,有的段子又光说不唱,而有的段子则有唱有说,似唱似说。一般采用自弹自唱形式,演出时要求演员的手势、面风等,都要能给听众以美的感受。
2.唱腔体裁(www.xing528.com)
兰州鼓子以兰州方言为语音行腔,有较完整体系。兰州鼓子的板式有整板和散板之分。不同于戏曲的梆子腔体,其节奏有单拍子、复拍子和混合拍子,衔接自然,过渡流畅。唱腔中还有帮腔的曲牌体例,如“太平年”“依儿哟”“三朵花”“摔截子”、正反“离情”“叠断桥”等,一人唱,众人和,经常运用在气氛热烈紧张、富有感染力的特殊场景。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鼓子前辈们还总结出了一套“五音”的演唱技法。这五音是:鼻音、喉音、齿音、唇音和舌音。“五音”的运用有特殊的讲究,要用到适当的地方,恰到好处,不能乱用。比如带气带恨的地方多用鼻音,叱责发怒的地方多用齿音等。还有“喷口”“刚口”“柔口”等多种演唱技法。
3.音乐器械
演唱时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还辅以扬琴、月琴、琵琶、二胡、板胡、梆子、小铃、箫、笛等;早年还有八角鼓、四叶瓦、瓷碟等击节伴奏,后则用小月鼓击节起头。
4.曲调特点
目前所收集到的兰州鼓子十大调所包含的曲牌总共有70个,分为四大类:牌调类34个,悲调类18个,平调类15个,杂调类3个。这70个曲牌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一个曲牌几种唱法。以“悲调”为例,除正常的“悲调”外,还有“二起悲调”和“七句子悲调”。再如“鼓子头”有四字头起法,有五字头起法,还有七字头起法,还有散板节奏的八角起法和中间“赋调”的唱法等,灵活多变,妙趣横生。
兰州鼓子的音乐包括十大调,这十大调是:鼓、词、悲、胯、越、平、勾、荡、令、百,其中“词”“胯”“勾”三个调类已经失传,无从考证。除此之外,还有三个调类没有列入十大调之中,实际也属于兰州鼓子的范畴。这三个调类是:“海调”“赋腔”和“夺子”,以“夺子”取代“词调”,以“海调”取代“胯调”,以“赋腔”取代“勾调”。
(三)传承与保护
长期以来兰州鼓子的演出一直处于自流状态,随着科技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艺术观赏日益多元化,兰州鼓子的演唱活动日益减少。目前只有兰州市的皋兰县、七里河区、安宁区的个别乡、村有演唱艺人和自发的演唱活动,且年龄都过于偏大,呈现后继乏人的趋势。兰州鼓子这项民族文化遗产正趋于衰落,走向消亡。现有自乐班也因无活动场、无相应乐队而不能活动。
近几十年来,省市曲艺工作者、音乐工作者、民间艺人和社会有关人员,做了大量的抢救,整理保护工作,出版了相关书籍,录制了多媒体资料,取得了一些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