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意识
在互联网背景下,要想更好地对民间歌曲进行传承与发展,必需首先强化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的意识。以高等教育阶段对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实践为例,高校音乐艺术相关教育中应当更多地进行民间歌曲艺术价值彰显,在声乐教学和舞蹈教学中也应当适度增加民间歌曲的出现频率。
民间歌曲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之间都能进行较好融合,在教育环节上提升民族音乐应用频率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当地民众也应当不断强化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这一意识,让更多的人成为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的载体,以更好地实现民间歌曲的传承与发展。
(二)多元化民间歌曲的传承与发展方式
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需要对于当前较为单一的传承与发展方式方法进行丰富,多元化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方式也是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互联网背景下,全球化进程加快,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依托经济交流进行音乐的传播与扩散,我国也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并将其应用到民间歌曲的传承与发展之中。
民间歌曲在国内的传承不能单纯依赖于声乐教育,政府应当在各种新闻媒介上进行民间歌曲的播放并进行内部扩散与传播。在此基础上,民间歌曲的发展可以通过中西方经济交流纽带逐渐向国外进行输出,在“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民间歌曲的传承与发展实际上也有了较好的机会。
此外,可以在综合艺术中加入民间歌曲以扩大民间歌曲的宣传。比如电影、电视剧等综合艺术十分受现代人欢迎,而音乐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将民间歌曲穿插进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电影、电视剧,既可以加深观众对影视剧的印象,又有利于促进民间歌曲的传承。以张艺谋执导的《有话好好说》为例,这是一部以北京本土文化为主的贺岁片,片子在轻松搞笑之余,成功地运用了北京地方歌曲——北京琴书,很好地渲染了电影的喜剧色彩,同时也把典型的北京民间歌曲——北京琴书带给广大的电影观众。电影中的唱段是根据电影内容创作的,但是曲调却取自北京琴书旧的曲牌。这种新颖的电影插曲让观众眼前一亮,既提升了影片的表现力,也为民间歌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模板。此外,在一些电视剧中,如《闯关东》《乔家大院》《大宅门》等,都有民族民间歌曲的影子,虽然作为配角并不能全方位地展示自身的特点,但是作为传统民间歌曲继续发展的一种方式却也未尝不可。我们有很多反映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影视作品,对民间歌曲的应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这与影视音乐创作人员对传统民间歌曲的掌握和了解不够有关。如果能更多地去关注与影片相关的地区、民族的歌曲,创作切合影片整体艺术效果的音乐,不但是对传统民间歌曲艺术价值的再次提升,也对电影的表现力和影响力有很大提高。[10]
(三)突出政府在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突出政府作用,在进行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中非常重要。其不仅明确了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的实际主体,更有利于为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在互联网背景下,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在宣传上离不开商业性推广,在经济社会中民间歌曲不可能完全脱离于社会基础而进行传承与发展。国内各级政府要对区域内民间歌曲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切实成为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的实际主体。例如,在某一省份举办的国际展会中,政府可以与主办方进行沟通,增加展会期间民间歌曲的表演及宣传活动,通过这一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民间歌曲。
(四)重视民间歌曲的海外传播
在互联网背景下,重视民间歌曲的海外传播对于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同样意义深远,在西方文化及西方音乐艺术在国内不断流行的背景下,民间歌曲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中国民族艺术团以及相关艺术表演团体在海外演出时,应当增加民间歌曲的传播力度,通过音乐演唱、舞蹈展示等多种形式,向世界展示民间歌曲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让更多的外国人有机会接触到民间歌曲,将民间歌曲的传承与发展做得更好。
(五)民间歌曲的革新
互联网催生了众多的音乐人才,其中也包括一部分以表现民族民间风格为目的的音乐人和音乐组合,他们为民间歌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人气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女子十二乐坊,这支成立于2001年6月18日的组合,成员有13人,以民族乐器演奏各种曲目。其中就包括很多经典的民歌,经十二乐坊改编演奏以后更是广为人知,在海外也有巨大的影响力。经典的民歌《茉莉花》《刘三姐》《康定情歌》以及传统民乐曲《彩云追月》《赛马》等,经十二乐坊改编后用时尚的表演方式推广到了更广阔的地方。(www.xing528.com)
虽然十二乐坊的表演方式并不被很多抱有传统观念的人所接受,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她们遍及海外的影响力对民间歌曲的推广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后还出现了一些类似十二乐坊的民族组合,虽然影响力不及十二乐坊,但是对民间歌曲的推广是非常有益的。此外著名音乐人冯晓泉提倡及发起的“新民乐”深受观众的喜爱和推崇,冯晓泉和曾格格经常在各种场合合作表演的新民乐,令人耳目一新,展现了民间歌曲的活力和希望。
[1]王秀庭,杨玉芹,郇玖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探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2]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3]胡郁青.中外声乐发展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郑祖襄.中国民族声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5]王秀庭,杨玉芹,郇玖妹.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探讨[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6]施荣华.艺术与人类文明[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
[7]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8]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9]王耀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10]周干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