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民间歌曲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民间歌曲艺术的发展进入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二)改革开放后的民间歌曲发展1980年,《音乐创作》在停刊十多年后重新复刊,为艺术歌曲的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族民间声乐演唱艺术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人民大众的喜爱。西洋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引进和深化,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民族传统的演唱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间歌曲传承与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民间歌曲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民间歌曲艺术的发展进入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7]

受当时“双百”方针指引,20世纪50年代的民间歌曲气氛异常活跃,许多文艺团体和音乐院校开始加强和重视民间声乐艺术,其中不少艺术院校都增设了民歌课。学习西洋传统唱法的艺术家也开始重视本民族的语言行腔与风格特征,从事民族声乐演唱的艺术家也悉心研究,把美声唱法科学发声方法融入自己的歌唱技巧之中。1956年《音乐创作》的创刊,也给专业音乐工作者创作艺术歌曲开辟了发表的园地。民间歌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的民间歌曲发展

1980年,《音乐创作》在停刊十多年后重新复刊,为艺术歌曲的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1987年,《音乐创作》编辑部向全国青年专业作曲家举办了我国首次艺术歌曲(独唱作品)征稿评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艺术歌曲的创作。(www.xing528.com)

这个时期民间歌曲的创作特点主要有:一是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对民族和声、民族音乐语言的探索更加精细和深入,使作品更加富于时代感和独创性;二是开始尝试运用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使旋律器乐化,从而增加了演唱技巧的难度与技巧的艺术表现力。如罗忠锫作曲的《涉江采芙蓉》,它运用十二音序列这一现代作曲技法写成,完全打破了传统和声与调性、调式的常规,充分发挥了作曲家的想象力创造力

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年轻的作曲家和歌唱家。如作曲家施光南、王酩、王立平、郑秋枫、谷建芬等,歌唱家如关牧村、关贵、殷秀梅、管德玛、郑绪岚等。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李谷一演唱的《边疆泉水清又纯》、李光羲演唱的《祝酒歌》、于淑珍演唱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管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关牧村演唱的《吐鲁番葡萄熟了》、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关贵敏演唱的《驼铃》、蒋大为演唱的《牡丹之歌》、李双江演唱的《再见吧,妈妈》等。这些歌曲在风格的追求、歌词的处理以及作曲家个性的表现等方面,都对后来这类抒情体裁的歌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使我国的抒情歌曲揭开了新的一页。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民族民间声乐演唱艺术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人民大众的喜爱。西洋美声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引进和深化,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民族传统的演唱艺术。在新时代的民族唱法中,也开始借鉴西洋美声唱法,如在强调深厚的气息基础上,注意稳定的喉头位置,共鸣上讲究比例恰当的混合共鸣和充分的泛音,音域宽广,发声自如,音色优美,声音之间过渡平滑匀净,衔接熨帖,花腔装饰乐句流丽灵活,能增加嗓音美感的微颤和循序渐进的练声方法等,是对民族声乐艺术声音的铸造和演唱能力、技巧方法的充实补充。同时我国音乐、艺术、师范院校和专业剧团、文化馆站培养、辅导、教育出了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具有深厚演唱功底的优秀民族声乐演唱人才,如张也、吕继宏、祖海、阿幼朵、韩红、沙宝亮、那英、克里木、才旦卓玛等,其中不少人都是音乐院校的毕业生或研究生

随着时代的前进,研究、探索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开创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新篇章,建立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体系,是我们这一代人努力的方向。[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