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它是人类的第一产业,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没有农业做基础,人类的一切发展都是奢望。食不果腹的时代,没有人会关注互联网,更没有人会关注人工智能。
我们看到了太多人工智能的案例,但是它们往往都局限于科技领域、城市生活,不免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想法:“人工智能是服务于精致的。粗狂的农业,注定与人工智能无缘。”
但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人工智能难道真的无法“嫁接”于农业之上?
尽管我们对于农业领域的关注度有限,但事实上,农业领域早已开始了人工智能的探索。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农业机器人的使用。目前,农业智能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播种、种植、耕作、采摘、收割、除草、分选以及包装等工作,协助物料管理、播种和森林管理、土壤管理、牧业管理和动物管理等工作,成为了农业生产的好帮手。
在进行病虫害防护时,人工智能也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效果。
想要进行病虫害防护,传统的方式是技术人员通过视觉检查。这种方式不仅具有滞后性,当病虫害出现时才能发现,同时效率较低,一旦能力不过关,很容易产生误差。
但人工智能的引入,会通过庞大的数据库进行对比,快速判断病虫害的类型,并迅速分析出严重程度,这就能给技术人员接下来的方案制定带来有效的数据参考。
美国和墨西哥的部分农场,已经借助这样的人工智能,开始针对病虫害进行测报。2017年以色列的一家农业公司在美国和墨西哥多个农场开展测试,他们在温室中安装了10台摄像机,连续拍摄作物的情况,并提交给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分析。同时,它还会用相机预测作物收割的时间。经过这样的人工智能升级,当地的西红柿产量提高了4%,减少了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中国也有一些地区开展这样的智能农业尝试。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率先建立了“果园物联网+水肥一体化”应用系统,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棚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墒情。灌溉、控温、施肥等在内的大部分工作,目前都由智能调节系统和感知系统完成。
所以,关注度有限的农业领域,同样在积极进行智能农业的升级之中。越来越多的独角兽级企业,开始逐渐向智能农业领域渗透。
2018年,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宣布达成合作,利用自家视频图像分析、面部识别、语音识别、物流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为每一头畜牧提供可供记录、查询以及分析的档案。这标志着智能农业开始受到重视,在其他领域已经获得成功的智能产品,正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推广。
当然,相比较城市、家居、交通、金融等领域,农业的人工智能发展还存在明显滞后性。正因为如此,智能农业的蓝海前景更为广阔。(www.xing528.com)
农业是关系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比出行、金融、家居等更具现实意义。数据显示,当前世界人口总数即将突破74亿之多,其中有很大比例的人面临着饥饿威胁,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要达到90亿,这意味着我们生产的粮食热量需要增长60%。如果再计算上家畜的粮食,那么这一增长率需要达到103%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然而,除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多数地区的智能农业开展程度有限,依然依靠传统靠天吃饭、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尽管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尝试智能农业,但是对于多数地区来说传统方式依然是主流。
所以,大力发展智能农业,拓展农业蓝海,这不仅是中国的目标,更是全球的目标。
未来的智能农业,将会从智能耕作、智能控制、农业物联网等领域入手,提升农业生产的人工智能化。诸多企业,也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例如,美国的Abundant Robotics公司,就将重点放在了智能控制之上,所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自主采摘水果。Abundant Robotics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来探测棚架上生长的水果位置,然后利用真空系统将其从树枝上拉下来。相比较人工采摘方式,人工智能设备的效率更高,能够短时间内快速判断水果数量与位置,同时真空系统的采摘避免了对果实的伤害,大大降低因为浪费而产生的成本提升。
当然,智能农业的发展,不仅在于如病虫害监控、果实采摘这样的具体操作环节之上,更会从整体入手,完成从播种到产出的智能化耕作。人工智能首先会根据土壤进行测试,判断最适合种植的品种是什么,还可以进行哪些种植物搭配,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播种、养护使用智能机器人进行,提升效率;监控设备二十四小时进行数据分析,一旦发现病虫害隐患立刻进行解决。
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工智能参与,这才是智能农业发展的最高目标。相比较人工模式的效率低下、错误率高等问题,人工智能会大大改善农业生产的流程,大大提升亩产率。
与此同时,伴随着农业自动化、智能化的推进,农业物联网也正在不断形成。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对物联网基础设施数据的收集,结合算法将其变为可视化的指导性数据,然后做出最佳的种植推荐方案。它会涉及到市场、环境等多个因素,避免出现盲目乱种的情形。
例如,人工智能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发现:上一年市场草莓产量不足,市场供不应求,因此草莓价格较高。但是今年很多农户选择种植草莓,很有可能造成供过于求,价格必然滑落。与此同时,人工智能通过对未来天气的分析发现:今年雨水天气过多,会威胁草莓生长,很容易出现结果率较低的情形。
基于对市场、行业、天气等一系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形成完善的表格,对农户做出建议。有了这样一份翔实、完整的报告,当地政府可以引导农户进行其他种植物的培养,并根据人工智能的建议,在针对性区域进行市场推广。
当然,相比较其他领域,农业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涉及的不可知因素更多,地理位置、周围环境、气候水土、病虫害、生物多样性、复杂的微生物环境的不同,都会造成生产方式、种植作物产生明显不同,这也是造成智能农业相比较其他领域的人工智能较为滞后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发展智能农业,就是保障人类的当下与未来,要真正实现“解放人类、提升品质”的目的,就必须创造出一个与当下截然不同的智能农业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