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家不易,守家业会更难,我们真还不能丢掉教师家庭概念坐而论道。时下,我们需要明确“我的责任”,这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首先,为守好家业,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深受家庭的影响,家庭又深受家庭成员品性的影响。任何类型的家庭,都有其阳光、幸福、希望等属性,但其体现方式和呈现内涵存在差异。这就像人们填写履历表时,一定要求填写上家庭成员,特别是进入某些特殊行业,家庭成员都要接受政审一样。如2019年湖南有一参加高考的考生,志愿填报某军事院校,高考分数超那所学校提档线四十多分,结果因其父亲之过被退。通常人们多会忽略家庭成员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人们正在逐渐淡忘家的概念,事实上,家庭及家庭成员品性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一个人深受家庭品性的影响,并由此产生正效应,是人生幸福的一件事。作为教师家庭,努力让其发挥品性正效应,是一件值得努力追逐的事。诸如提及教师家庭,往往带有“书香之家”之类的褒义。
“书香”是指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清香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后清香袭人,故称为“书香”。
我们为师乡村,试问其家庭真留有书香的有多少?从建家或安家开始,很多新的内涵开始逐渐增添,包括是否成为书香之家,也固然与“家是什么”“家需要什么”等概念相关联。乡村教师家庭不是因有乡村二字做定语,就可改变教师家庭的属性,是否具有书香的雅韵,依然是判断其未来,甚至是百年家庭命运的风向标。
为师者拥有智慧和知识,才让其显美。我见无数乡村教师外露知性,无不由衷地敬佩。相反,我见过很多缺乏知性的教师,其形象受损。书香之家,非教师家庭与生俱来的属性,教师家庭没有书房、书架,图书没有一定藏量,没有对书籍产生特别好感,不读书的也多。这种不爱书、不读书、不藏书的家庭,与教师家庭概念中的“教师”二字不搭调,与教师身份不相称,如家庭氛围中体现出浮躁,稍不注意就会破坏长远发展的格局。
构建乡村教师家庭,需要守住书香雅韵,守住家人的和睦,守住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是否属于书香之家的乡村教师家庭,主要与家庭主人的学识高低相关联。书香之家并非贵族的代名词,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出自如此家庭的人,骨子里会透露书香的高贵。对于书香家庭的展望,我得出的结论是:
哪怕贫穷,也是暂时的;
哪怕低贱,也是暂时的;
哪怕弱小,也是暂时的;
不管家在闹市,不管家在深山;(www.xing528.com)
书香之家的居所,定是聚气纳新的福地。
乡村教师家庭概念的延展,书香是判断教师是否守住教师身份的基准,也是评判其是否变质变味的基准。要知道,乡村教师属于乡村的知识分子,可通过其留下的印迹判断其幸福指数。考究中国近百年的中国乡村教育,乡村教师可分成三个段或三个类型:第一代是改革开放前的具有朴素情感的乡村教师,这一部分教师与乡村贴得非常近,有无数乡村教师走进教室一个身份,走出教室走进农田又换成另一个身份;第二代是改革开放二十年前后的与乡村基本脱钩的乡村教师,经济市场改革让这一代教师感觉业绩不如人,总落后于时代;第三代是近21世纪后踏入教师队伍而完全不入乡村之俗的乡村教师。谈幸福必提及其社会政治地位、职业地位,甚至指向经济收入,但我发现这些都不是影响幸福指数的关键因素,这些只属于前台可观看的部分,真正带来较大影响的是给予幸福保存的缓冲地带——自我组建的教师家庭。哪怕有病苦灾难,因家庭缓冲地带保存的幸福而让其渡过难关,因书香带给的浸染来医治暂时的困苦,让他们感觉为师一生是最值得的,感觉为师乡村一生不遗憾。
其次,为守好家业,我们必须认识到,家庭的幸福与职场的幸福有着属性上的区别。家庭中产生的幸福有累积性,明显的是家人努力而让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能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并且家庭成员共同所取得的成就,成为他人幸福感累积的值。职场中取得的成就,除了因自身专业化发展而逐级累积发生质变外,其他的幸福感却在获得时便开始消失,久而久之就荡然无存了。构建书香气息的乡村教师家庭,一个非常经济而长效的策略就是,只要用心且不丢失自我应有的知性,就会让整个家庭浸染书香,从而让家庭幸福得以不断积累,让人人都产生获得感。
幸福的教师家庭,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现实,应着眼于远方。着眼远方才会让一个家庭长远的发展。构建书香气息家庭,最具体好处是书籍可以带来最为深远的浸润和慰藉。目光停留于远方,让家庭成员接受书香文化熏陶,是先进思想的体现。如我们父辈倾尽全部心血送子女读书,他们的先进思想就体现于此。优秀家庭有优秀家庭的发展规律,就像优秀家族有优秀家族的发展规律一样,均需经历文化沉淀。对教师家庭而言,能否致远,书香绕梁尤其重要。
乡村教师家庭的成员,太理想化还真不行,心在远方的时候,必须立足当下。稍不注意,好高骛远会导致家庭负能量上升,如琐碎、迷惘、不甘、隐忍和辛酸,会削弱家庭向上的力量。特别是那些没有好好地活在当下的人们,心里不能只有远方,希望能面对当下的一切。只有这样,才可能因懂得生命的艰辛和困窘,清楚自己的边际和局限,也才更会以豁达的态度面对家庭中的一切,更易让“我行我素”“相对任性”得到克制,让乡村之家成为通往希望的起点。
最后,为守好家业,我们必须看到,乡村教师家庭的内涵中包含危机和机遇意识,才可称完整。规避危机,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家稳定向前发展。乡村教师的家庭存在危机,多可归结为乡村危机。当前,生活与生存已经不再是主要的问题,关键是防止“成功危机”的产生。为师者必须理解“成功危机”产生的方式和根源,在我看来它差不多指向欲望的生成。更多乡村教师生存方式的危机,主要体现于对自我乡村生存方式不认可,身在乡村,心在远方,如对城市教师生存方式的渴望。事实上,很多人将城市生存方式确定为自己未来一段时间奋进的方向,可真等实现后却发现进入的是幸福神话的圈子,感觉到在城市为师反而让生活品质下降。打消教师家庭的乡村危机,主要在于看到成功的希望,在危机意识产生之初能提前予以根治。乡村危机主要是乡村条件所致,反映在方方面面,物质上的改善和满足不能治本,只有帮助家庭成员制定发展规划,帮助实现人生理想才可达成终极目标。
家庭里丛林效应从来都不存在,抱团发展反应更强烈。我曾在《卓越教师的理性成长》中,有关家庭影响的论述时指出:
在一个家庭里,谁为主?谁为辅?专业化发展层级高低是判断家庭成员中谁为主、谁为辅的唯一标准,绝对不以性别、年龄、性格等作为参考,并且判断家庭的幸福指数也是以专业化发展趋势的演化作为标准,一个家庭里没有家庭成员专业化的不断提升,其家庭幸福指数不升反降。其实,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自我才是现实命运的缔造者。
一个家庭的成员总受“主命运之人”的影响,“主命运之人”往往会影响着其他人的发展方向和幸福指数。判断的标准是谁具有强大的专业化水平,谁才是家庭中承担“主命运之人”。为此,特指出在家庭中对具有强大专业化发展势头之人的保护,要认识到对“主命运之人”保护的重要性。现今看来,我依然坚持这一观点,并发现这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种处理家庭关系的理智做法,并且这定然会是带给教师家庭希望,解决乡村危机的最好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