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石桥头古村-江右冯氏的发祥地,文化都昌.旅游卷

石桥头古村-江右冯氏的发祥地,文化都昌.旅游卷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桥头陆路南北畅达,东西贯通,水路凭河入湖,通江达海,是都昌县古长宁地区最古老的自然村,也是江右冯氏的发祥地。由于石头桥桥在村头,村头建桥,并且是该河段第一座用石头建造的桥,从此村庄正式定名为“石桥头”,该桥今人称为“老屋桥”。经过此次兵燹,石桥头元气大伤,明代及清代早期的富丽之所荡然无存。石桥头临河而建,倚岸而居,村庄绵延一公里有余,最低处在18米水位线以下。

石桥头古村-江右冯氏的发祥地,文化都昌.旅游卷

石桥头,地形如半岛,北枕狮子山,南临鄱阳湖,村前河流发源于都昌县狮子山麓,村后河流发源于鄱阳县青林山区,两路水源流至雷打嘴汇合,注入池湖。石桥头陆路南北畅达,东西贯通,水路凭河入湖,通江达海,是都昌县古长宁地区最古老的自然村,也是江右冯氏的发祥地。

石桥头,今属南峰镇管辖,是一个行政村,面积约5000亩,人口约3000人,周边与白水、暖湖、大山、油山、黄坡、新丰、马垅等行政村接壤,山水相连,是南峰、芗溪两个乡镇的中心腹地。一村与数村相邻,数村以一村为通衢,地势平坦,地旷人旺,石桥头历来为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商业和文化教育业兴旺发达之所。

宋天禧辛酉年(1021年),进士冯公甫任饶州郡守,赴任时道经东汇(今鄱阳湖),遇飓风骤雨,所乘行舟失控,漂入湖湾避险。风息雨停之后,人物皆安然无恙,冯公甫率众登高视察。见该地山清水秀,林木葱茂,盛产灵芝,地势开阔,谙熟堪舆之学的冯公甫满心喜悦,感叹此处为“祥瑞之所”“再生福地”,遂指物命名该地为“灵芝山”,指事命名该处为“长宁”,与其祖籍安徽休宁有一种遥相呼应、不可割舍的联系,并有意在此定居。冯公甫在任数十年,成为耆英会首,在灵芝山筑别墅。公元1055年,冯公甫年事已高,且不愿在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官场混迹。时值大宋推行重农耕、兴文教的国策,所以土沃物阜、地旷人稀的鄱阳湖区成了有识之士竞相圈地的好场所,向往且耕且读、平安、随意的生活方式的冯公甫于是谢政,举家在灵芝山定居,尔后将其曾祖父南唐户部尚书冯延鲁从南唐国都洪州迁于居所之北安葬,以示永久根植于此之志。冯公甫定居于灵芝山,以教化为己任,兴学授徒,四方八邻,学子云集,不出四五年,声誉远播,隔州过府慕名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千里之外从者如流”,时人誉其居所之地为“读书坂”。

宋大观二年(1108年),冯公甫的五世孙冯齐云领贡举。他“韶年积学,才能超卓,攻而不伐,高而不骄”,在外任职多年,见多识广,且有积蓄,晚年还乡,常见居民在其门前河段涉水而过,一年四季,“厉揭之苦”,顿生怜悯之心,决意要建一座永久性的石头桥解决东西两岸的交通问题,以除民生之痛,以防涉水致病、溺水致命。宋绍兴癸丑年(1133年),他独自捐资,运来大型石料,在门前建造了当地第一座石头桥。石头桥建成之后,人们一年四季畅行无阻,东西之间往来便利,加强了都昌、鄱阳两县边境水网地带的联系,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和人丁兴盛,也为半岛地区解决交通难题做出了示范。由于石头桥桥在村头,村头建桥,并且是该河段第一座用石头建造的桥,从此村庄正式定名为“石桥头”,该桥今人称为“老屋桥”。据宗谱记载,石头桥除在清雍正癸卯年(1723年)重修一次,近九百年间,历经水冲船撞、车碾牛踏,仍完整可用,至今仍是人们步行往来、农事劳作的必经之桥。(www.xing528.com)

经过明清两代约五百年的繁衍生息,石桥头再度兴旺,村庄扩展,沿河岸而建,绵延逾两里,是四邻赞赏、远近称羡的富庶之村,直到太平天国起义军在1853年到1863年的十一年中七度进驻都昌。后来,起义军筹粮过于频繁,激起农民不满,农民时时产生抗征行为。激起民愤的是起义军征牛以食用。对于土地广多的石桥头农民来说,耕牛就是劳动力,耕牛就是命根子,宰杀了耕牛,就破坏了生产,影响了生活,于是农民组成团练与太平军抗衡。清咸丰甲寅年(1854年),太平军闻报石桥头组成团练与其作对,派兵前来进剿和搜捕,见村庄富庶而宏大。搜捕无功而返、秉持劫富济贫主旨的太平军见农民既不愿捐粮捐牛,又组成团练与其对抗,于是横下一条心,行威胁和惩戒两手,四处纵火,烧毁民房77幢。经过此次兵燹,石桥头元气大伤,明代及清代早期的富丽之所荡然无存。

石桥头临河而建,倚岸而居,村庄绵延一公里有余,最低处在18米水位线以下。1954年发大水期间,水位高达21.71米,全村有1/3的房屋被淹;1998年发大水期间,水位高达22.42米,全村有半数以上的房屋浸泡在洪水之中。南峰大坝的修建使石桥头不仅成了湖区,而且更像一个库区,遇局部连续降雨时,即便鄱阳湖水位不高,坝内水位高于18米的年份也不少,半岛地区成泽国,人民群众心不安。频频发生的水灾使石桥头人居而不安、业而无绩,生活有危机,生产无效益。后来,村里实行移民搬迁,建立新村,全村有200户按统一规划迁至高地。新村北通中南公路,西接枫芗公路,交通便利,大车可进村,小车可入户,真是“离了水路有公路,弃了旧房建新房”。新建的高楼鳞次栉比,一片繁荣景象。现在,“古村成新镇,旧貌换新颜”,形成新老两村的布局,老村保留了部分明清建筑,新村建起了高楼大厦。千年古村既承载了传统文化,又焕发了勃勃生机。(冯唐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