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鄱阳湖畔名镇都昌历史文化一览

鄱阳湖畔名镇都昌历史文化一览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鄱阳湖畔的城镇中,都昌镇是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镇。都昌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晋时期。知府陈霖向都御副使孙燧建议说都昌县治应建城郭以防兵燹。明朝末年,在景德镇做窑工、陶工的都昌人占景德镇全镇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组织成立了都昌帮会。

鄱阳湖畔名镇都昌历史文化一览

坐落在鄱阳湖北岸的都昌镇是都昌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曾称“县城厢”“古南镇”“城关镇”等,素有“禹辙经临之地,鸿儒硕彦之乡”“汇匡蠡秀色”“集风流善政”的美誉。在鄱阳湖畔的城镇中,都昌镇是一座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镇。

都昌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晋时期。在古阳时期,这里是一个小渔村。约在西晋惠帝元康年间(291年—299年),石崇(249年—300年)在任荆州刺史时,曾来阳寻根祭祖,并在这个小渔村建造了一座别墅——玳琩阁。石崇好显富,竟将金帕在门前晒,后人把这段路称为“金街岭”。玳琩阁一直被留存到南宋末年。武安军节度判官王唯一(1202年—1291年)祖孙三代就居住在玳琩阁。鄱湖贤士范逵曾于陶侃母亲逝世后于此处建礼贤坊以纪念陶母剪发换酒蔬待宾之事。一阁一坊提升了这个小渔村的文化品位,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驻足于都昌。

根据都昌县各姓氏家谱的记载阳时期,都昌水上运输的港口约有三处:一是泗望山(阳县城)的女儿港,二是黄金源的桑林埠(今和合乡青龙村委会辖地),三是这个小渔村的前河(后称“南河头”,1971年疏通南河头时,象鼻山处出土一处木桩青石板码头)。前河直通饶河,到赣江,达吴楚,不受枯水季节影响,非常便利。东晋初期,陶侃将原设在女儿港的漕仓改设于钓矶山(2010年,西区开发时在刘家洲挖出两根漕木),说明南河头在东晋时期就是官粮的主要运输港口。

都昌县治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从今蔡岭镇辖地洞门王街市迁到这个小渔村,历唐、宋、元三朝,共计近600年没有建城郭。清康熙丙寅版《都昌县志》记载:“惟重门击柝以固民未奠居。”也就是设多重栅门以打更报警。由于没有城墙,居民住所经常受到外来侵袭。宋绍圣二年(1095年),知县孙侨组织民工千余人开挖西河颈,使得前、后河通流,既便利了水上运输,又能阻隔鄱阳湖上的南风恶浪。最关键的是,这使县城三面被置于鄱阳湖水的周围,起到了护卫县城西部的作用。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大宁藩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兵变,其声势威胁南康。知府陈霖向都御副使孙燧建议说都昌县治应建城郭以防兵燹。明嘉靖庚子年(1540年),知县杨昱开始规划城基,其后多次商议,多次向州府陈述,终于于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由知县林贵兆、周希韶相继“甃筑雉堞”。甃筑墙迂回八百九十三丈,高两丈,厚两丈,设六门:东曰明庶门,南曰阳享门,西南曰承恩门,西曰大有门,西北曰礼贤门,北曰拱宸门。到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鄱阳湖浪击,城墙坍塌数处,知县杨寅旭“集议”在原基础上重新建造,加高加固。建成后的城墙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府城星子(今庐山市)的城郭。

新修建的城门的坐落位置及城垣的走向是“前跨花园嘴、菖蒲嘴;后亘黄婆岭;左包徐家堰、罗家塘;右循西河”。城墙全长九百零五丈五尺,高两丈,厚两丈。六道城门改以方位称呼,即大东门(今县人民医院传染科病房附近)、小东门(即原来的小东湖坝,现在沿湖路通往游乐园的路上)、大南门(西街一巷沿湖路口处)、小南门(今航运公司与搬运公司分界路口处)、西门(今石粉厂宿舍附近)、北门(今幸福居委会)。绵长的城墙北自幸福居委会经老邮电局后面、东湖宾馆、县人民医院东侧,经东湖中学、血防站到东湖西北岸;南自西街一苍沿湖路口,经原湖管局、煤炭公司、航运公司到胜发小区;西自西河渡口经原供电局、石粉厂、食品公司接北门门口。据1946年县府地籍整理处统计,丈量出的城区总面积为901.3亩,合0.6平方公里(内有城内居民种的麻园和菜园)。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城区扩建后,住户随之增多,都昌县城逐步形成了街市和小巷。全城共有九街十四巷,九街分别是金街(岭)、西街、衙前街(又称“中街”)、东街、何仙街(又称“学前街”,今西街一巷)、斗街(又称“斗星街”,今东街一巷)、邵家街(今解放路)、吴家街(今幸福路南端)、古街(今县港航局至供电局宿舍),十四巷分别是石柱巷(又称“西门巷”,今实验小学西边路至西门广场)、大巷(今县图书馆门口)、余家巷(今西街四巷)、衙前口巷(今广场路)、焦子巷(今西街三巷)、王家巷(今西街三巷)、寺前巷(今西街三巷)、兰亭巷(老黄梅剧团东侧,今体育馆至衙前街的主道)、芭茅巷(今东街六巷)、詹家巷(今东街五巷)、卢家巷(今东街三巷)、向家巷(今东街四巷)、庙前巷(今东街三巷)、学背巷(今公安局刑侦支队西边路)。(www.xing528.com)

清朝末年,都昌县城的商业、服务业、手工业等行业已较为发达,门类较多,一应俱全。其行业区位大致如下:大东门和小东门为周溪、南峰、芗溪、万户、大沙等乡舟船的停泊区,大南门为水上货船停泊区,小南门为木、竹停泊区(因南风浪大,舟船很难停泊),西门为外地客船停泊区。西街、衙前街、东街西端为主要商业区,各色店铺多云集于此。店铺多为前店后家,或前店铺后作坊。据县档案局的档案资料记载,开业时间较早的店铺有张帮仁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创办于西街的“泰山和国药店”、创办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的“徐同盛五金店”、许俊荣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的“许源泰糕饼店”、土塘人江汉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创办的“原生机米厂”、矶山人王成鼎于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创办的“鼎丰布店”、李芳圃于中华民国八年(1919年)创办的“生和旅社”。其余店铺多数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张。据县商会1932年的统计,当年县城有各种商户187家;据1947年的统计,居民住户有664户,人口3600余人。

关于古南镇的称谓,此称谓是清朝中期由景德镇传入的。明朝末年,在景德镇做窑工、陶工的都昌人占景德镇全镇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组织成立了都昌帮会。当时,县城有一位姓邵的教书先生在景德镇药王庙旁边设馆教书,许多都昌人晚上都到他的学馆聊天,慢慢地,这所学馆成了都昌人聚会的地方。人多了,知名度也提高了,所以都昌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读书。后来,学生多了,规模就大了,都昌帮会就在这里建了一所学校,取名“古南书院”。到清朝中期,景德镇人都知道古南书院是都昌的书院,就把都昌人称为“古南人”。后来,“古南”演变成县城周围的窑工、陶工出生地的称呼,人家问你是都昌哪里人,回答是古南镇人,就这样,都昌县城就有了“古南镇”的称呼。但多数人习惯将都昌称为“都昌”,故“古南镇”的称呼并未久用。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知县狄学耕建的书院就设在南山界石,鉴于景德镇和南京两地都有书院取名为“古南书院”,于是,他也把自己建的书院取名为“古南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都昌县城又称“城关镇”。1958年10月,全县实行撤区并乡,城关镇矶山乡、南山乡的两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北山乡的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成城郊乡。1959年3月,城效乡撤乡,成立都昌镇人民公社,至此,都昌镇才得以正式得到命名。

如今的都昌镇东起瓦塘居委会,南濒鄱阳湖,北靠刘家山,西止饶河口,总面积71.7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为11.5平方公里;新建万里、迎宾、环城等主干道6条,幸福、白洋、芙蓉惠民、县府等次、支干道13条,对老城区的老街道和小巷里全面实施水泥硬化;开辟人民、新世纪、西门、东湖、码头和街心等7座广场公园,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个山清水秀、道路平坦、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有活力、有魅力的新都昌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王旺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